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钱穆晚年总结之作,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

内容简介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材料选择不严谨、材料编排多重复等瑕疵,在司马迁之后的孔子研究中又存在诸如贪多无厌、审核不精等问题。

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所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以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博大深微为主要中心,而政治事业次之。

故本书所采材料亦以《论语》为主。其间取舍从违,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序言
  • 再版序
  •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
  •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
  •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 第八章 孔子之卒
  • 孔子年表
  •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
  •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
  • 附录五 旧作《论语新编》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里所说的 “中行” 就是中庸,它是一种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它的两端就是 “狂” 与 “狷”。        “狂” 和 “狷” 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狂者易过之,狷者犹不及。过之则容易冒进,胆大妄为;不及则容易退缩,无所作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写于 1973 年,当时定居香港的钱穆受台湾孔孟学会之邀,撰写了这部面向普通读者的《孔子传》。他广泛搜集材料,但严格筛选,最终完成的书稿叙述简洁、论点慎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从孔子的出生说起,讲述了孔子的生平,介绍了孔子的三大事业:教育事业、政治事业和著述事业。由于本书出版后不久钱穆先生就失明了,因此,《孔子传》相当于钱穆对孔子、对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最后认识和总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连长相都完全合乎 “中庸之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