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7千字
字数
201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SolidWorks 2015基础教程》:草图、建模、装配、工程图、仿真分析一书全覆盖。
内容简介
本书以SolidWorks 2015为例详细叙述了SW的基础知识。讲解了在草图绘制、三维建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设计和仿真分析等方面的功能。本书每章的前半部分介绍软件的基础知识,后半部分利用一个内容较全面的范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引领读者一步步完成模型的创建,使读者能够快速而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认识SolidWorks
- 1.1 SolidWorks概述
- 1.1.1 软件背景
- 1.1.2 软件主要特点
- 1.1.3 启动SolidWorks
- 1.1.4 界面功能介绍
- 1.1.5 Feature Manager设计树
- 1.2 SolidWorks的文件操作
- 1.2.1 新建文件
- 1.2.2 打开文件
- 1.2.3 保存文件
- 1.3 常用工具命令
- 1.3.1 标准工具栏
- 1.3.2 特征工具栏
- 1.3.3 草图工具栏
- 1.3.4 装配体工具栏
- 1.3.5 尺寸/几何关系工具栏
- 1.3.6 工程图工具栏
- 1.3.7 视图工具栏
- 1.3.8 插件工具栏
- 1.4 操作环境设置
- 1.4.1 工具栏的设置
- 1.4.2 鼠标常用方法
- 1.5 参考坐标系
- 1.5.1 原点
- 1.5.2 参考坐标系的属性设置
- 1.5.3 修改和显示参考坐标系
- 1.6 参考基准轴
- 1.6.1 临时轴
- 1.6.2 参考基准轴的属性设置
- 1.6.3 显示参考基准轴
- 1.7 参考基准面
- 1.8 参考点
- 1.9 范例
- 1.9.1 生成参考坐标系
- 1.9.2 生成参考基准轴
- 1.9.3 生成参考基准面
- 1.9.4 生成配合参考
- 1.9.5 生成网格系统
- 1.9.6 生成活动剖切面
- 第2章 草图绘制
- 2.1 基础知识
- 2.1.1 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 2.1.2 退出草图状态
- 2.1.3 光标
- 2.2 草图命令
- 2.2.1 绘制点
- 2.2.2 绘制直线
- 2.2.3 绘制中心线
- 2.2.4 绘制圆
- 2.2.5 绘制圆弧
- 2.2.6 绘制矩形
- 2.2.7 绘制多边形
- 2.2.8 绘制椭圆与部分椭圆
- 2.2.9 绘制抛物线
- 2.2.10 绘制草图文字
- 2.3 草图编辑
- 2.3.1 绘制圆角
- 2.3.2 绘制倒角
- 2.3.3 转折线
- 2.3.4 剪裁草图实体
- 2.3.5 延伸草图实体
- 2.3.6 分割草图实体
- 2.3.7 镜向草图实体
- 2.3.8 线性阵列草图实体
- 2.3.9 圆周阵列草图实体
- 2.3.10 等距实体
- 2.3.11 转换实体引用
- 2.4 3D草图
- 2.4.1 空间控标
- 2.4.2 3D直线
- 2.4.3 3D点
- 2.4.4 3D样条曲线
- 2.4.5 3D草图尺寸类型
- 2.5 尺寸标注
- 2.5.1 线性尺寸
- 2.5.2 角度尺寸
- 2.5.3 圆形尺寸
- 2.5.4 修改尺寸
- 2.6 几何关系
- 2.6.1 添加几何关系
- 2.6.2 显示/删除几何关系
- 2.7 复合草图实例操作
- 2.7.1 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 2.7.2 绘制草图基本图形
- 2.7.3 绘制圆弧和样条曲线
- 2.7.4 绘制矩形
- 2.7.5 生成文字及改变字体
- 2.7.6 绘制基准面
- 2.7.7 绘制草图基本图形
- 2.7.8 绘制圆及改变实体
- 2.7.9 绘制槽口及圆锥和抛物线
- 第3章 实体建模
- 3.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
- 3.1.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属性设置
- 3.1.2 生成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方法
- 3.2 拉伸切除特征
- 3.2.1 拉伸切除特征的属性设置
- 3.2.2 生成拉伸切除特征的操作方法
- 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
- 3.3.1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属性设置
- 3.3.2 生成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方法
- 3.4 扫描特征
- 3.4.1 扫描特征的属性设置
- 3.4.2 生成扫描特征的操作方法
- 3.5 放样特征
- 3.5.1 放样特征的属性设置
- 3.5.2 生成放样特征的操作方法
- 3.6 筋特征
- 3.6.1 筋特征的属性设置
- 3.6.2 生成筋特征的操作方法
- 3.7 孔特征
- 3.7.1 孔特征的属性设置
- 3.7.2 生成孔特征的操作方法
- 3.8 本章范例
- 3.8.1 生成把手部分
- 3.8.2 生成其余部分
- 第4章 实体特征编辑
- 4.1 圆角特征
- 4.1.1 圆角特征属性管理器
- 4.1.2 生成圆角特征的操作方法
- 4.2 倒角特征
- 4.2.1 倒角特征属性管理器
- 4.2.2 生成倒角特征的操作步骤
- 4.3 抽壳特征
- 4.3.1 抽壳特征属性管理器
- 4.3.2 生成抽壳特征的操作步骤
- 4.4 特征阵列
- 4.4.1 特征线性阵列
- 4.4.2 特征圆周阵列
- 4.4.3 表格驱动的阵列
- 4.4.4 草图驱动的阵列
- 4.4.5 曲线驱动的阵列
- 4.4.6 填充阵列
- 4.5 镜向
- 4.5.1 镜向特征的属性设置
- 4.5.2 生成镜向特征的操作方法
- 4.6 压凹特征
- 4.6.1 压凹特征的属性设置
- 4.6.2 生成压凹特征的操作方法
- 4.7 圆顶特征
- 4.7.1 圆顶特征的属性设置
- 4.7.2 生成圆顶特征的操作方法
- 4.8 变形特征
- 4.8.1 变形特征的属性设置
- 4.8.2 生成变形特征的操作方法
- 4.9 弯曲特征
- 4.9.1 弯曲特征的属性设置
- 4.9.2 生成弯曲特征的操作方法
- 4.10 边界凸台/基体特征
- 4.10.1 边界凸台/基体特征的属性设置
- 4.10.2 生成边界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方法
- 4.11 拔模特征
- 4.11.1 拔模特征的属性设置
- 4.11.2 生成拔模特征的操作方法
- 4.12 本章范例
- 4.12.1 建立基础部分
- 4.12.2 建立其余部分
- 第5章 曲线与曲面设计
- 5.1 生成曲线
- 5.1.1 分割线
- 5.1.2 投影曲线
- 5.1.3 组合曲线
- 5.1.4 通过xyz点的曲线
- 5.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 5.1.6 螺旋线和涡状线
- 5.2 生成曲面
- 5.2.1 拉伸曲面
- 5.2.2 旋转曲面
- 5.2.3 扫描曲面
- 5.2.4 放样曲面
- 5.3 编辑曲面
- 5.3.1 等距曲面
- 5.3.2 延展曲面
- 5.3.3 圆角曲面
- 5.3.4 填充曲面
- 5.3.5 中面
- 5.3.6 延伸曲面
- 5.3.7 剪裁曲面
- 5.3.8 替换面
- 5.3.9 删除面
- 5.4 范例
- 5.4.1 生成轮毂部分
- 5.4.2 生成叶片部分
- 第6章 钣金设计
- 6.1 基础知识
- 6.1.1 折弯系数
- 6.1.2 K因子
- 6.1.3 折弯扣除
- 6.2 钣金生成特征
- 6.2.1 基体法兰
- 6.2.2 边线法兰
- 6.2.3 斜接法兰
- 6.2.4 绘制的折弯
- 6.2.5 断裂边角
- 6.2.6 褶边
- 6.2.7 转折
- 6.2.8 闭合角
- 6.3 钣金编辑特征
- 6.3.1 折叠
- 6.3.2 展开
- 6.3.3 放样折弯
- 6.3.4 切口
- 6.4 范例
- 6.4.1 生成基础部分
- 6.4.2 生成辅助部分
- 第7章 焊件设计
- 7.1 结构件
- 7.2 剪裁/延伸
- 7.3 圆角焊缝
- 7.4 子焊件
- 7.5 自定义焊件轮廓
- 7.6 自定义属性
- 7.7 本章范例
- 7.7.1 生成一侧桁架
- 7.7.2 生成其他部分
- 第8章 模具设计
- 8.1 模具设计
- 8.1.1 基础知识
- 8.1.2 拔模分析功能
- 8.1.3 底切分析功能
- 8.1.4 分型线功能
- 8.1.5 关闭曲面功能
- 8.1.6 分型面功能
- 8.1.7 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 8.2 本章范例
- 8.2.1 打开模型
- 8.2.2 插入装配凸台
- 8.2.3 检查拔模
- 8.2.4 添加拔模
- 8.2.5 添加比例缩放
- 8.2.6 生成分型线
- 8.2.7 创建分型面
- 8.2.8 准备切削分割
- 8.2.9 应用切削分割
- 8.2.10 将型心移离型腔
- 8.2.11 生成切削装配体
- 第9章 装配体设计
- 9.1 装配体概述
- 9.1.1 插入零部件
- 9.1.2 建立装配体的方法
- 9.2 建立配合
- 9.2.1 配合概述
- 9.2.2 配合属性管理器
- 9.2.3【配合】分析标签
- 9.2.4 最佳配合方法
- 9.3 干涉检查
- 9.3.1 菜单命令启动
- 9.3.2 属性栏选项说明
- 9.3.3 干涉检查的操作方法
- 9.4 装配体统计
- 9.4.1 装配体统计的信息
- 9.4.2 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操作方法
- 9.5 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
- 9.5.1 压缩状态的种类
- 9.5.2 压缩零件的方法
- 9.6 爆炸视图
- 9.6.1 爆炸视图命令启动
- 9.6.2 属性栏选项说明
- 9.6.3 生成爆炸视图的操作方法
- 9.7 轴测剖视图
- 9.7.1 菜单命令启动
- 9.7.2 属性栏选项说明
- 9.7.3 生成轴测视图的操作方法
- 9.8 范例
- 9.8.1 插入零件
- 9.8.2 设置配合
- 9.8.3 模拟运动
- 第10章 动画设计
- 10.1 运动算例简介
- 10.1.1 时间线
- 10.1.2 键码点和键码属性
- 10.2 装配体爆炸动画
- 10.3 旋转动画
- 10.4 视像属性动画
- 10.5 距离或者角度配合动画
- 10.6 物理模拟动画
- 10.6.1 引力
- 10.6.2 线性马达和旋转马达
- 10.6.3 线性弹簧
- 10.7 产品介绍动画制作范例
- 10.7.1 设置相机和布景
- 10.7.2 设置零部件外观
- 10.7.3 制作动画
- 10.7.4 更改零部件透明度
- 10.7.5 播放动画
- 第11章 线路设计
- 11.1 线路模块(Routing)概述
- 11.1.1 激活Solidworks Routing
- 11.1.2 步路模板
- 11.1.3 配合参考
- 11.1.4 使用连接点
- 11.1.5 维护库文件
- 11.2 连接点和线路点
- 11.2.1 线路点(RoutePoint)
- 11.2.2 连接点
- 11.3 管筒线路设计范例
- 11.3.1 创建第1条电力管筒线路
- 11.3.2 创建第2条电力管筒线路
- 11.3.3 创建其余电力管筒线路
- 11.3.4 保存装配体及线路装配体
- 11.4 管道线路设计范例
- 11.4.1 创建第1条管道线路
- 11.4.2 创建第2条管道线路
- 第12章 工程图设计
- 12.1 基本设置
- 12.1.1 图纸格式的设置
- 12.1.2 线型设置
- 12.1.3 图层设置
- 12.1.4 激活图纸
- 12.1.5 删除图纸
- 12.2 建立视图
- 12.2.1 标准三视图
- 12.2.2 投影视图
- 12.2.3 剖面视图
- 12.2.4 辅助视图
- 12.2.5 剪裁视图
- 12.2.6 局部视图
- 12.2.7 旋转剖视图
- 12.2.8 断裂视图
- 12.3 标注尺寸
- 12.3.1 绘制草图尺寸
- 12.3.2 添加尺寸标注的操作方法
- 12.4 添加注释
- 12.4.1 注释的属性设置
- 12.4.2 添加注释的操作方法
- 12.5 泵体零件图范例
- 12.5.1 建立工程图前准备工作
- 12.5.2 插入视图
- 12.5.3 绘制剖面图
- 12.5.4 绘制剖切视图
- 12.5.5 标注零件图尺寸
- 12.5.6 标注零件图的粗糙度
- 12.5.7 加注注释文字
- 12.5.8 保存
- 12.6 定滑轮装配图范例
- 12.6.1 设置图纸格式
- 12.6.2 添加主视图
- 12.6.3 添加左视图和俯视图
- 12.6.4 添加各视图中心线
- 12.6.5 添加断开的剖视图
- 12.6.6 标注尺寸
- 12.6.7 添加零件序号
- 12.6.8 添加技术要求
- 12.6.9 添加材料明细表
- 第13章 配置与系列零件表
- 13.1 配置项目
- 13.1.1 零件的配置项目
- 13.1.2 装配体的配置项目
- 13.2 设置配置
- 13.2.1 手动生成配置
- 13.2.2 激活配置
- 13.2.3 编辑配置
- 13.2.4 删除配置
- 13.3 零件设计表
- 13.3.1 插入设计表
- 13.3.2 插入外部Microsoft Excel文件为设计表
- 13.3.3 编辑设计表
- 13.3.4 保存设计表
- 13.4 套筒系列零件范例
- 13.4.1 创建表格
- 13.4.2 插入设计表
- 第14章 仿真分析
- 14.1 公差分析(TolAnalyst)
- 14.1.1 测量目标面
- 14.1.2 装配体顺序
- 14.1.3 装配体约束
- 14.1.4 分析结果
- 14.1.5 公差分析范例
- 14.2 有限元分析(SimulationXpress)
- 14.2.1 添加夹具
- 14.2.2 施加载荷
- 14.2.3 定义材质
- 14.2.4 运行分析
- 14.2.5 查看结果
- 14.2.6 有限元分析范例
- 14.3 流体分析(FloXpress)
- 14.3.1 检查几何体
- 14.3.2 选择流体
- 14.3.3 设定边界条件
- 14.3.4 求解模型
- 14.3.5 查看结果
- 14.3.6 流体分析范例
- 14.4 数控加工(DFMXpress)
- 14.4.1 规则说明
- 14.4.2 配置规则
- 14.4.3 数控加工范例
- 14.5 注塑模分析(Plastics)
- 14.5.1 SolidWorks Plastics简介
- 14.5.2 SolidWorks Plastics组成
- 14.5.3 注塑模分析实例
- 第15章 标准零件库
- 15.1 SolidWorks Toolbox概述
- 15.1.1 Toolbox概述
- 15.1.2 SolidWorks Toolbox管理
- 15.1.3 安装Toolbox
- 15.1.4 配置Toolbox
- 15.1.5 生成零件
- 15.1.6 将零件添加到装配体
- 15.1.7 管理员操纵Toolbox
- 15.1.8 能够自动调整大小的Toolbox零部件(智能零件)
- 15.2 凹槽
- 15.2.1 生成凹槽
- 15.2.2 O-环凹槽属性设置
- 15.2.3 固定环凹槽属性设置
- 15.3 凸轮
- 15.3.1 生成凸轮
- 15.3.2 凸轮属性的设置
- 15.3.3 凸轮运动的设置
- 15.3.4 凸轮生成的设置
- 15.3.5 收藏凸轮
- 15.4 其他工具
- 15.4.1 钢梁计算器
- 15.4.2 轴承计算器
- 15.4.3 结构钢
- 15.5 智能零件范例
- 15.5.1 设置配合参考
- 15.5.2 添加配置
- 15.5.3 制作智能零部件
- 15.5.4 应用智能零部件
- 第16章 特征识别
- 16.1 FeatureWorks选项设置
- 16.1.1 FeatureWorks选项
- 16.1.2 特征识别的步骤
- 16.1.3 中级阶段属性管理器
- 16.2 FeatureWorks识别类型
- 16.2.1 自动/交互的特征识别
- 16.2.2 交互特征识别类型
- 16.2.3 逐步识别
- 16.3 识别不同实体
- 16.3.1 放样特征识别
- 16.3.2 阵列特征识别
- 16.3.3 扫描特征识别
- 16.4 诊断错误信息
- 16.4.1 拉伸的错误诊断
- 16.4.2 旋转的错误诊断
- 16.4.3 倒角的错误诊断
- 16.4.4 圆角的错误诊断
- 16.5 减速器箱体特征识别范例
- 16.5.1 识别特征前的准备工作
- 16.5.2 交互特征识别
- 第17章 二次开发
- 17.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概述
- 17.1.1 SolidWorks二次开发体系
- 17.1.2 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接口
- 17.1.3 SolidWorks API函数
- 17.1.4 SolidWorks二次开发方法
- 17.1.5 SolidWorks二次开发工具
- 17.2 减速器建模二次开发范例
- 17.2.1 建立基础模型
- 17.2.2 VB.net二次开发界面
- 17.2.3 VB.net应用程序代码
- 第18章 渲染输出
- 18.1 布景
- 18.2 光源
- 18.2.1 线光源
- 18.2.2 点光源
- 18.2.3 聚光源
- 18.3 外观
- 18.4 贴图
- 18.5 输出图像
- 18.5.1 PhotoView整合预览
- 18.5.2 PhotoView预览窗口
- 18.5.3 PhotoView选项
- 18.6 渲染实例
- 18.6.1 打开文件
- 18.6.2 设置模型外观
- 18.6.3 设置模型贴图
- 18.6.4 设置外部环境
- 18.6.5 设置光源与照相机
- 18.6.6 输出图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