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JavaEE开发技术实战,提升开发技能。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MyBatis+Hibernate+Struts2+Spring3MVC+Spring,融合了作者多年软件开发和培训的经验,面向实战,通过丰富且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展现了JavaEE开发领域中最核心、最实用的开发技术,帮助读者全面提升开发技能。

目录

  • 第1章 MyBatis 3操作数据库
  • 1.1 MyBatis介绍
  • 1.2 MyBatis操作数据库的步骤
  • 1.2.1 使用XML配置文件创建SqlSessionFactory对象
  • 1.2.2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和SqlSessionFactory类的结构
  • 1.2.3 使用MyBatis Generator工具逆向
  • 1.2.4 使用SqlSession对象在MsSql数据库中新建记录
  • 1.2.5 使用SqlSession对象在Oracle数据库中新建记录
  • 1.3 使用MyBatis针对3种数据库(Oracle、MSSQL和MySQL)实现CURD
  • 1.3.1 针对Oracle的CURD
  • 1.3.2 针对MSSQL的CURD
  • 1.3.3 针对MySQL的CURD
  • 1.4 MyBatis核心对象的生命周期与封装
  • 1.4.1 创建GetSqlSessionFactory.java类
  • 1.4.2 创建GetSqlSession.java类
  • 1.4.3 创建DBOperate.java类
  • 1.4.4 创建userinfoMapping.xml映射文件
  • 1.4.5 创建连接数据库的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
  • 1.4.6 创建名为test的Servlet对象
  • 1.4.7 添加记录及异常回滚的测试
  • 1.4.8 删除记录
  • 1.4.9 更改记录
  • 1.4.10 查询单条记录
  • 1.4.11 查询多条记录
  • 第2章 MyBatis 3常用技能
  • 2.1 MyBatis 3的SQL映射文件
  • 2.2 连接DB数据库的参数来自于Properties对象
  • 2.3 <resultMap>标签
  • 2.4 <sql>标签
  • 2.5 将SQL语句作为字符串变量传入
  • 2.6 动态SQL的使用
  • 2.6.1 插入null值时的处理第1种方法——jdbcType
  • 2.6.2 插入null值时的处理第2种方法——<if>
  • 2.6.3 <choose>标签的使用
  • 2.6.4 <set>标签的使用
  • 2.6.5 <foreach>标签的使用
  • 2.7 插入超大的字符串文本内容
  • 2.8 分页
  • 第3章 Struts 2必备开发技能
  • 3.1 使用Struts 2进行登录功能的开发
  • 3.1.1 为什么要使用MVC
  • 3.1.2 准备JAR文件
  • 3.1.3 创建Web项目、添加jar文件及配置web.xml文件
  • 3.1.4 创建控制层Controller文件——Login.java
  • 3.1.5 创建业务逻辑层Model文件——UserinfoService.java
  • 3.1.6 创建视图层View文件——login.jsp
  • 3.1.7 添加核心配置文件struts.xml及解释
  • 3.1.8 添加ok.jsp和no.jsp登录结果文件
  • 3.1.9 运行项目
  • 3.1.10 Struts 2的拦截器
  • 3.1.11 Struts 2的数据类型自动转换
  • 3.2 MVC框架的开发模型
  • 3.2.1 基础知识准备1——解析并创建xml文件
  • 3.2.2 基础知识准备2——Java的反射
  • 3.2.3 实现MVC模型——自定义配置文件
  • 3.2.4 实现MVC模型——ActionMapping.java封装<action>信息
  • 3.2.5 实现MVC模型——ResultMapping.java以封装<result>信息
  • 3.2.6 实现MVC模型——管理映射信息的ActionMappingManager.java对象
  • 3.2.7 实现MVC模型——创建反射Action的ActionManager.java对象
  • 3.2.8 实现MVC模型——创建核心控制器ActionServlet.java
  • 3.2.9 实现MVC模型——创建Action接口及控制层Controller实现类
  • 3.2.10 实现MVC模型——创建视图层V对应的JSP文件
  • 3.2.11 实现MVC模型——在web.xml中配置核心控制器
  • 3.2.12 实现MVC模型——运行结果
  • 3.3 Struts 2的刷新验证功能
  • 3.3.1 Action接口
  • 3.3.2 Validateable和ValidationAware接口
  • 3.3.3 TextProvider和LocaleProvider接口
  • 3.3.4 使用ActionSupport实现有刷新的验证
  • 3.4 对Struts 2有刷新验证的示例进行升级
  • 3.4.1 加入xml配置来屏蔽自动生成的table/tr/td代码
  • 3.4.2 解决“出错信息不能自动显示”的问题
  • 3.5 用<s:actionerror>标签显示全部出错信息
  • 3.6 出错信息进行传参及国际化
  • 3.6.1 创建info_en_US.properties和info_zh_CN.properties属性文件
  • 3.6.2 在JSP文件中显示国际化的静态文本
  • 3.6.3 在JSP文件中显示国际化的静态文本时传递参数
  • 3.6.4 在Action中使用国际化功能
  • 3.7 用实体类封装URL中的参数——登录功能的URL封装
  • 3.8 Struts 2中的转发操作
  • 3.8.1 Servlet中的转发操作
  • 3.8.2 Struts 2中的转发操作
  • 3.9 由Action重定向到Action——无参数
  • 3.9.1 何种情况下使用重定向
  • 3.9.2 新建起始控制层Login.java
  • 3.9.3 新建目的控制层List.java
  • 3.9.4 在struts.xml文件中配置重定向的重点
  • 3.9.5 新建显示列表的JSP文件
  • 3.10 由Action重定向到Action——有参数
  • 3.10.1 何种情况下需要重定向传递参数
  • 3.10.2 新建起始控制层Login.java文件
  • 3.10.3 更改struts.xml配置文件
  • 3.10.4 新建目的控制层List.java文件
  • 3.10.5 用JSTL和EL在JSP文件中输出数据
  • 3.11 让Struts 2支持多模块多配置文件开发
  • 3.11.1 新建4个模块的控制层
  • 3.11.2 新建3个模块的配置文件
  • 3.11.3 使用include标记导入多个配置文件
  • 3.11.4 创建各模块使用的JSP文件
  • 3.11.5 运行各模块的结果
  • 3.12 在Action中有多个业务方法时的处理
  • 3.12.1 第一种实现方式——通过url叹号“!”参数
  • 3.12.2 第二种实现方式——在action标记中加入method属性
  • 3.13 自定义全局result
  • 3.13.1 新建全局result实例和控制层代码
  • 3.13.2 声明全局result对象
  • 3.13.3 部署项目并运行
  • 3.14 在Action中使用Servlet的API(紧耦版)
  • 3.14.1 将数据放到不同的作用域中
  • 3.14.2 从不同作用域中取值
  • 3.15 在Action中使用Servlet的API(松耦版)
  • 3.15.1 新建控制层
  • 3.15.2 新建JSP视图
  • 3.16 Session与Cookie在request与response对象中的运行机制
  • 3.17 在MyEclipse中使用Web Service
  • 第4章 Struts 2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 4.1 使用Struts 2进行单文件上传
  • 4.1.1 Struts 2上传功能的底层依赖
  • 4.1.2 新建上传文件的JSP文件
  • 4.1.3 新建上传文件的控制层Register.java文件
  • 4.1.4 Action中File实例的命名规则
  • 4.1.5 设置上传文件的大小
  • 4.1.6 设计struts.xml配置文件
  • 4.1.7 成功上传单个文件
  • 4.2 使用Struts 2进行多文件上传
  • 4.2.1 新建上传多个文件的JSP
  • 4.2.2 设计上传的控制层代码
  • 4.2.3 成功上传多个文件
  • 4.3 使用属性驱动形式的文件上传
  • 4.3.1 创建上传多个文件的JSP
  • 4.3.2 设计上传文件的控制层
  • 4.3.3 新建上传文件的封装类
  • 4.3.4 将JSP文件中s:file标签的name属性进行更改
  • 4.3.5 以属性驱动方式成功上传多个文件
  • 4.4 用Struts 2实现下载文件的功能(支持中文文件名)
  • 4.4.1 新建下载文件的JSP文件
  • 4.4.2 新建下载文件的控制层文件
  • 4.4.3 更改struts.xml配置文件
  • 4.4.4 成功下载中文文件名的文件
  • 第5章 J SON、Ajax、jQuery 与Struts 2联合使用
  • 5.1 JSON介绍
  • 5.2 用JSON创建对象
  • 5.2.1 用JSON创建对象的语法格式
  • 5.2.2 在JSP中用JSON创建对象
  • 5.2.3 运行结果
  • 5.3 用JSON创建字符串的限制
  • 5.3.1 需要转义的特殊字符
  • 5.3.2 在JSP中对JSON特殊字符进行转义
  • 5.3.3 运行结果
  • 5.4 用JSON创建数字类型的语法格式
  • 5.4.1 在JSP中用JSON创建数字类型
  • 5.4.2 运行结果
  • 5.5 用JSON创建数组对象的语法格式
  • 5.5.1 在JSP中用JSON创建数组对象
  • 5.5.2 运行结果
  • 5.6 用JSON创建嵌套的对象类型
  • 5.7 将对象转换成JSON字符串
  • 5.7.1 什么情况下需要将对象转换成JSON字符串
  • 5.7.2 在JSP中用stringify方法将对象转换成JSON字符串
  • 5.8 将对象转换成JSO N字符串提交到Action并解析(以post方式提交)
  • 5.8.1 在JSP中创建JSON和Ajax对象
  • 5.8.2 用Action控制层接收通过Ajax传递过来的JSON字符串
  • 5.8.3 运行结果
  • 5.8.4 在控制台输出的数据
  • 5.9 将对象转换成JSO N字符串提交到Action并解析(以get方式提交)
  • 5.9.1 新建创建JSON字符串的JSP文件
  • 5.9.2 新建接收JSON字符串的Action控制层
  • 5.9.3 运行结果
  • 5.9.4 在控制台输出的数据
  • 5.10 将数组转换成JSON 字符串提交到Action 并解析(以get 和post 方式提交)
  • 5.10.1 在服务器端用get方法解析JSON字符串
  • 5.10.2 在服务器端用post方法解析JSON字符串
  • 5.10.3 运行结果
  • 5.10.4 在控制台输出的数据
  • 5.11 使用Ajax调用Action并生成JSON再传递到客户端(以get和post方式提交)
  • 5.11.1 新建具有Ajax提交功能的JSP
  • 5.11.2 在Action控制层创建List中存放的String
  • 5.11.3 在Action控制层创建List中存放的Bean
  • 5.11.4 在Action控制层创建Map中存放的String
  • 5.11.5 在Action控制层创建Map中存放的Bean
  • 5.11.6 单击不同的button按钮调用不同的Action
  • 5.12 jQuery、JSON和Struts 2
  • 5.12.1 jQuery框架的Ajax功能介绍
  • 5.12.2 用jQuery的Ajax功能调用远程action(无返回结果)
  • 5.12.3 jQuery的Ajax方法的结构
  • 5.12.4 用jQuery的Ajax功能调用远程action(有返回结果)
  • 5.12.5 用jQuery的Ajax功能调用远程action并且传递JSON格式参数(有返回值)
  • 5.12.6 用jQuery解析从action返回List中存放String的JSON字符串
  • 第6章 Spring 4 MVC实用开发
  • 6.1 Spring 4 MVC介绍
  • 6.1.1 Spring 4 MVC核心控制器
  • 6.1.2 基于注解的Spring 4 MVC开发
  • 6.2 Spring 4 MVC的第一个登录测试
  • 6.2.1 添加Spring 4 MVC的依赖jar文件
  • 6.2.2 在web.xml中配置核心控制器
  • 6.2.3 新建springMVC-servlet.xml配置文件
  • 6.2.4 新建相关的JSP文件
  • 6.2.5 新建控制层Java类文件
  • 6.2.6 部署项目并运行
  • 6.2.7 第一个示例的总结
  • 6.2.8 Spring更加方便的参数获取方法
  • 6.3 执行Controller控制层与限制提交的method方式
  • 6.3.1 新建控制层ListUsername.java文件
  • 6.3.2 新建登录及显示数据的JSP文件
  • 6.3.3 部署项目并测试
  • 6.4 解决多人开发路径可能重复的问题
  • 6.4.1 错误的情况
  • 6.4.2 解决办法
  • 6.5 在控制层中使用指定方式处理get或post提交方式
  • 6.5.1 控制层代码
  • 6.5.2 新建JSP文件并运行
  • 6.6 控制层重定向到控制层——无参数传递
  • 6.6.1 新建控制层Java文件
  • 6.6.2 创建JSP文件并运行项目
  • 6.7 控制层重定向到控制层——有参数传递
  • 6.7.1 创建两个控制层Java文件
  • 6.7.2 部署项目并运行
  • 6.8 匹配URL路径执行指定Controller
  • 6.8.1 新建控制层文件
  • 6.8.2 部署项目并运行
  • 6.9 在服务器端获取JSON字符串并解析——方式1
  • 6.9.1 在web.xml中配置字符编码过滤器
  • 6.9.2 新建JSP文件
  • 6.9.3 新建控制层Java文件
  • 6.9.4 添加依赖的jar包文件
  • 6.9.5 运行项目
  • 6.10 在服务器端获取JSON字符串并解析——方式2
  • 6.10.1 新建封装JSON对象属性的实体类
  • 6.10.2 新建控制层
  • 6.10.3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mvc:annotation-driven />注解
  • 6.10.4 新建JSP文件
  • 6.10.5 添加jacksonJSON解析处理类库并运行
  • 6.10.6 解析不同格式的JSON字符串示例
  • 6.11 将URL中的参数转成实体的示例
  • 6.11.1 新建控制层文件
  • 6.11.2 新建登录用途的JSP文件
  • 6.11.3 在web.xml中注册编码过滤器
  • 6.11.4 运行结果
  • 6.12 在控制层传回JSON对象示例
  • 6.12.1 新建控制层文件
  • 6.12.2 新建JSP文件
  • 6.12.3 部署项目并运行
  • 6.13 在控制层传回JSON字符串示例
  • 6.13.1 新建控制层文件
  • 6.13.2 新建JSP文件及在配置文件中注册utf——8编码处理
  • 6.13.3 运行项目
  • 6.14 在控制层获取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
  • 6.14.1 新建控制层
  • 6.14.2 JSP文件中的EL代码及运行结果
  • 6.14.3 直接使用HttpServletResopnse对象输出响应字符
  • 6.15 通过URL参数访问指定的业务方法
  • 6.15.1 新建控制层文件List.java
  • 6.15.2 运行结果
  • 6.16 Spring 4 MVC单文件上传——写法1
  • 6.16.1 新建控制层
  • 6.16.2 在配置文件springMVC-servlet.xml中声明上传请求
  • 6.16.3 创建前台JPS文件
  • 6.16.4 运行结果
  • 6.17 Spring 4 MVC单文件上传——写法2
  • 6.18 Spring 4 MVC多文件上传
  • 6.18.1 新建控制层及JSP文件
  • 6.18.2 运行结果
  • 6.19 Spring 4 MVC支持下载文件名为中文的文件
  • 6.20 控制层返回List对象及实体的结果
  • 6.20.1 新建控制层文件
  • 6.20.2 新建JSP文件
  • 6.20.3 更改springMVC-servlet.xml配置文件
  • 6.20.4 运行结果
  • 6.21 控制层ModelMap对象
  • 6.21.1 新建控制层
  • 6.21.2 JSP文件代码
  • 6.21.3 运行结果
  • 6.22 对Spring 4 MVC提交的表单进行手动数据验证
  • 6.22.1 创建控制层文件
  • 6.22.2 创建JSP文件
  • 6.22.3 运行结果
  • 第7章 Spring 4 MVC必备知识
  • 7.1 web.xml中的不同配置方法
  • 7.1.1 将配置文件存放于src路径中
  • 7.1.2 指定存放路径
  • 7.1.3 指定多个配置文件
  • 7.2 路径中添加通配符的功能
  • 7.3 Service业务逻辑层在Controller中进行注入
  • 7.3.1 新建业务逻辑层
  • 7.3.2 创建控制层文件
  • 7.3.3 设计springMVC-servlet.xml配置文件
  • 7.3.4 运行结果
  • 7.3.5 多个实现类的情况
  • 7.4 对象ModelAndView的使用
  • 7.4.1 创建控制层及JSP文件
  • 7.4.2 程序运行结果
  • 7.5 控制层返回void数据的情况
  • 7.5.1 创建控制层及index.jsp文件
  • 7.5.2 更改配置文件
  • 7.5.3 部署项目并运行程序
  • 7.6 使用Spring 4 MVC中的注解来操作HttpSession中的对象
  • 7.6.1 创建控制层文件PutGetSession.java
  • 7.6.2 创建显示不同作用域中值的JSP文件
  • 7.6.3 部署项目并运行程序
  • 第8章 Spring 4 MVC+MyBatis 3 +Spring 4整合
  • 8.1 准备Spring 4的jar包文件
  • 8.2 准备MyBatis的jar包文件
  • 8.3 准备MyBatis 3与Spring 4整合的jar文件
  • 8.4 创建Web项目
  • 8.5 配置web.xml文件
  • 8.6 配置springMVC-servlet.xml文件
  • 8.7 配置MyBatis配置文件
  • 8.8 创建MyBatis与映射有关文件
  • 8.9 配置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 8.10 创建DAO对象
  • 8.11 创建Service对象
  • 8.12 创建Controller对象
  • 8.13 测试整合效果
  • 8.14 回滚的测试
  • 第9章 用Hibernate 4操作数据库
  • 9.1 Hibernate概述与优势
  • 9.2 持久层与持久化与ORM
  • 9.3 用MyEclipse开发第一个Hibernate示例
  • 9.3.1 用MyEclipse Database Explorer工具连接Oracle 11g数据库
  • 9.3.2 创建一个支持Hibernate4环境的Web项目
  • 9.3.3 对数据表进行Hibernate逆向工程
  • 9.3.4 逆向工程后的项目orm结构
  • 9.3.5 使用Hibernate进行持久化
  • 第10章 Hibernate 4核心技能
  • 10.1 Configuration介绍
  • 10.2 SessionFactory介绍
  • 10.3 Session介绍
  • 10.4 使用Session实现CURD操作
  • 10.4.1 Session操作目标表USERINFO
  • 10.4.2 逆向工程后的项目结构
  • 10.4.3 新建添加记录的Servlet
  • 10.4.4 新建查询记录的Servlet
  • 10.4.5 新建更改记录的Servlet
  • 10.4.6 新建删除记录的Servlet
  • 10.5 在Hibernate中使用JNDI技术
  • 10.5.1 备份Tomcat/conf路径下的配置文件
  • 10.5.2 更改配置文件context.xml
  • 10.5.3 更改配置文件web.xml
  • 10.5.4 添加Hibernate框架配置的关键步骤
  • 10.5.5 逆向工程
  • 10.5.6 支持JNDI的hibernate.cfg.xml配置文件内容
  • 10.5.7 创建查询数据的Servlet
  • 10.5.8 部署项目并验证结果
  • 10.6 缓存与实体状态
  • 10.6.1 Hibernate的OID与缓存
  • 10.6.2 Hibernate中的对象状态:瞬时状态、持久化状态和游离状态
  • 10.7 双向一对多在MyEclipse中的实现
  • 10.7.1 创建主表MAIN
  • 10.7.2 创建子表SUB
  • 10.7.3 添加主外键约束对象
  • 10.7.4 设置主外键关系
  • 10.7.5 逆向主从表外键关系
  • 10.7.6 集合与多对一
  • 10.7.7 新建主表main数据
  • 10.7.8 新建子表SUB数据
  • 10.7.9 删除子表SUB数据
  • 10.7.10 删除主表MAIN数据
  • 10.8 Hibernate备忘知识点
  • 10.9 对主从表结构中的HashSet进行排序
  • 10.10 Hibernate中延迟加载的调试实验
  • 10.10.1 主从表表结构的设计
  • 10.10.2 对省表和市表内容的填充
  • 10.10.3 更改映射文件
  • 10.10.4 新建测试用的Servlet对象
  • 10.10.5 更改映射文件Sheng.hbm.xml
  • 10.11 Hibernate中对Oracle中CLOB字段类型的读处理
  • 10.12 Hibernate中的inverse与cascade的测试
  • 第11章 在Hibernate 4中使用
  • 11.1 Hibernate的检索方式
  • 11.2 HQL表别名
  • 11.3 HQL对结果进行排序与list()和iterator()方法的区别
  • 11.4 HQL索引参数绑定
  • 11.5 HQL命名参数绑定与安全性
  • 11.6 HQL方法链的使用
  • 11.7 HQL中的uniqueResult()方法的使用
  • 11.8 HQL中的Where子句与查询条件
  • 11.9 HQL中的聚集函数:distinct、count、min、max、sum和avg
  • 11.10 HQL中的分组查询
  • 第12章 Spring 4的AOP和IOC
  • 12.1 Spring介绍
  • 12.2 Spring架构
  • 12.3 IOC的介绍
  • 12.4 AOP的介绍
  • 12.5 IOC容器
  • 12.6 使用传统方式保存数据功能的测试
  • 12.7 使用Spring的IOC方式保存数据功能的测试
  • 12.8 BeanFactory与ApplicationContext
  • 12.9 Spring的IOC容器的注入类型
  • 12.9.1 通过IOC容器注入基本数据类型
  • 12.9.2 通过IOC容器注入引用数据类型
  • 12.9.3 通过IOC容器注入null类型
  • 12.9.4 通过IOC容器注入Properties类型
  • 12.9.5 通过IOC容器对构造方法进行注入
  • 12.10 Spring中Bean在Singleton和Prototype中的作用域
  • 12.11 Spring中注入外部属性文件的属性值
  • 12.12 Spring中多个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文件的使用
  • 12.13 AOP的概念与介绍
  • 12.13.1 静态代理的实现
  • 12.13.2 动态代理的实现
  • 12.14 实现MethodBeforeAdvice接口——方法执行前增强
  • 12.15 实现AfterReturningAdvice接口——方法执行后增强
  • 12.16 实现MethodInterceptor接口——方法执行前后环绕增强
  • 第13章 Struts 2+Hibernate 4+ Spring 4整合
  • 13.1 目的
  • 13.2 新建Oracle数据表userinfo
  • 13.2.1 新建数据表userinfo
  • 13.2.2 创建序列对象
  • 13.3 新建整合用的Web项目
  • 13.4 添加Struts 2框架支持环境
  • 13.4.1 添加Struts 2框架
  • 13.4.2 在web.xml文件中注册Struts 2的过滤器
  • 13.4.3 在项目的src目录下创建struts.xml配置文件
  • 13.4.4 添加Struts 2框架后的项目文件结构图
  • 13.5 添加Hibernate Database Explorer数据库连接
  • 13.6 添加Hibernate 4框架支持
  • 13.7 添加Spring 4框架支持文件
  • 13.8 创建的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 13.9 在web.xml文件中添加Spring的utf-8编码过滤器和Spring监听器
  • 13.10 添加Spring 4框架后的Web项目结构
  • 13.11 对Oracle 11g数据表userinfo进行Hibernate逆向工程
  • 13.12 创建Hibernate 4的DAO类
  • 13.13 创建All_DAO对象
  • 13.14 创建UserinfoService.java服务对象
  • 13.15 创建AllService服务对象
  • 13.16 继续更改applicationContext.xml和hibernate.cfg.xml
  • 13.17 新建自定义action的父类BaseAction
  • 13.18 新建操作userinfo表中数据的Action
  • 13.19 在applicationContext.xml中配置/base和/test
  • 13.20 部署到Tomcat容器
  • 13.20.1 测试插入出错的事务回滚特性
  • 第14章 有状态/无状态会话Bean和消息驱动Bean
  • 14.1 EJB3概述
  • 14.1.1 Java EE体系结构
  • 14.1.2 容器的概念
  • 14.2 有状态会话Bean和无状态会话Bean
  • 14.2.1 会话Bean的作用
  • 14.2.2 会话Bean的种类
  • 14.2.3 在MyEclipse中无状态会话Bean的创建
  • 14.2.4 用Web方式调用本地SayHello接口
  • 14.2.5 本地和远程无状态会话Bean的区别
  • 14.2.6 EJB组件接口无注解时的默认情况
  • 14.2.7 调用远程类型的无状态会话Bean
  • 14.2.8 无状态会话Bean的回调函数和生命周期
  • 14.2.9 无状态会话Bean实例变量值保留的问题与无状态会话Bean实例池
  • 14.2.10 有状态会话Bean
  • 14.2.11 有状态会话Bean的创建与状态特性
  • 14.2.12 将远程无状态会话Bean共享的服务重命名
  • 14.2.13 使用注解声明会话Bean的第2种写法
  • 14.2.14 有状态会话Bean的钝化与激活
  • 14.2.15 有状态会话Bean的回调函数和生命周期
  • 14.2.16 有状态会话Bean的@Remove回调函数的使用
  • 14.2.17 注入其他本地类型的EJB对象
  • 14.3 消息驱动Java Bean(MDB)和在WebLogic中创建消息目的
  • 14.3.1 创建持久性存储对象
  • 14.3.2 创建JMS服务器
  • 14.3.3 创建JMS模块
  • 14.3.4 在JMS模块中创建子部署
  • 14.3.5 在JMS模块中创建资源
  • 14.3.6 点对点式消息驱动Java Bean
  • 14.3.7 发布-订阅式消息驱动Java Bean
  • 14.4 Web Service与在EJB3中创建基于Web Service的业务服务
  • 14.5 计时器与作业调度
  • 第15章 实体Bean
  • 15.1 实体Bean概述
  • 15.2 持久层、持久化与ORM
  • 15.2.1 在WebLogic的JNDI树中创建节点与对象
  • 15.2.2 在WebLogic的JNDI树中创建子节点
  • 15.2.3 在WebLogic的JNDI树中查找节点
  • 15.2.4 在WebLogic的JNDI树中删除节点
  • 15.3 从保存记录开始
  • 15.3.1 安装Oracle11g数据库
  • 15.3.2 使用Toad管理Oracle数据库
  • 15.3.3 使用MyEclipse Database Explorer工具连接Oracle11G数据库
  • 15.3.4 创建EJB3项目
  • 15.3.5 更改实体的主键与序列映射
  • 15.3.6 创建调用外观的Serlvet
  • 15. 3.7 更改persistence.xml配置文件
  • 15.3.8 KODO的简要介绍
  • 15.3.9 部署到WebLogic中并且运行
  • 15.3.10 使用JPA技术向Oracle 11g数据库成功添加记录
  • 15.3.11 改成JNDI连接池的示例
  • 15.4 解析实体类所使用的注解
  • 15.5 在SQL 2005数据库中插入记录
  • 15.6 在MySQL数据库中插入记录
  • 15.7 使用表在Oracle数据库中生成主键
  • 15.8 使用EJB3在Oracle中插入Date时间类型
  • 15.9 处理CLOB数据类型
  • 15.10 在WebLogic中实现JDBC+JNDI全局性分布式事务实验
  • 15.10.1 JTA和2PC的概述
  • 15.10.2 进入WebLogic控制台
  • 15.10.3 配置数据源名称
  • 15.10.4 配置数据源属性
  • 15.10.5 设置数据源连接数据库的详细信息
  • 15.10.6 测试是否连接到数据库
  • 15.10.7 将数据源归属到AdminServer服务器
  • 15.10.8 新建名为b_jndi的数据源
  • 15.10.9 数据源列表
  • 15.10.10 SQL在正确的情况下实现多数据源提交事务
  • 15.10.11 SQL在错误的情况下实现多数据源回滚事务
  • 第16章 J PA核心技能
  • 16.1 EntityManager类的概述
  • 16.1.1 实体类的状态
  • 16.1.2 EJB3中的事务
  • 16.2 EntityManager类的方法使用
  • 16.2.1 persist(Object)方法
  • 16.2.2 merge(T)方法和find(Class<T>, Object)方法
  • 16.2.3 remove(Object)方法
  • 16.2.4 getReference(Class<T>, Object)方法
  • 16.2.5 createNativeQuery()方法
  • 16.2.6 close()和isOpen()方法
  • 16.2.7 refresh(Object)方法
  • 16.2.8 clear()和contains(Object)方法
  • 16.2.9 createQuery(String)方法
  • 16.2.10 createNamedQuery(String)方法
  • 16.3 EntityManagerFactory对象介绍
  • 16.4 用Java SE客户端调用远程EJB3组件(使用逆向DAO)
  • 16.5 在Java SE客户端使用EntityManagerFactory实现持久化(手动配置)
  • 16.6 在Java SE客户端使用EntityManagerFactory实现持久化(自动配置)
  • 16.7 在会话Bean中生成EntityManagerFactory
  • 16.8 双向一对多的CURD实战
  • 16.8.1 新建数据表Sheng
  • 16.8.2 新建数据表Shi
  • 16.8.3 配置主从键约束关系
  • 16.8.4 创建企业项目
  • 16.8.5 逆向EJB实体
  • 16.8.6 添加主键生成策略的注解
  • 16.8.7 配置persistence.xml文件
  • 16 .8.8 persistence.xml配置文件再次提醒
  • 16.8.9 生成的Sheng.java和Shi.java代码引用
  • 16.8.10 创建Sheng的Servlet
  • 16.8.11 创建Shi的Servlet
  • 16.8.12 更新Sheng的Servlet
  • 16.8.13 更新Shi的Servlet
  • 16.8.14 删除没有市的省
  • 16.8.15 删除有市的省
  • 第17章 J PQL必备技能
  • 17.1 JPQL介绍
  • 17.2 命名参数和索引式参数及实体参数式查询
  • 17.2.1 参数索引式查询
  • 17.2.2 命名式参数查询
  • 17.2.3 为实现主从关联示例创建sheng表和shi表
  • 17.2.4 sheng表和shi表两种关联查询的方式
  • 17.3 JPQL支持的运算符
  • 17.3.1 +、-、*、/、=、>=、>、<、<=、<>、between、like、in运算符的使用
  • 17.3.2 not运算符的使用
  • 17.3.3 is null运算符的使用
  • 17.3.4 is empty运算符的使用
  • 17.4 order by的使用
  • 17.5 查询指定字段的示例
  • 17.6 聚合函数avg、count、max、min、sum的使用
  • 17.7 group by和having的使用
  • 17.8 左外连接的使用
  • 17.9 通过distinct去除重复记录
  • 17.10 JPQL的字符串操作函数
  • 17.11 通过JPQL取得当前的日期和日期时间
  • 17.12 JPQL语言对日期的判断
  • 17.13 JPQL的数学函数
  • 17.14 JPQL中的分页功能
  • 第18章 FreeMarker模板引擎的使用
  • 18.1 输出8种简单数据类型
  • 18.2 简单数据类型的计算
  • 18.3 输出复杂数据类型——数组
  • 18.4 输出集合对象——List
  • 18.5 输出集合对象——Set
  • 18.6 输出集合对象——Map
  • 18.7 输出嵌套类型——List中有Map
  • 18.8 输出嵌套类型——Map中有List
  • 18.9 判断#if和#else标签的使用
  • 18.10 输出实体类的属性及boolean类型注意事项
  • 18.11 FreeMarker中的注释
  • 18.12 FreeMarker中的导入
  • 18.13 FreeMarker中对不存在的变量或null值的处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