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讲解UG NX 12.0技能,提高设计与加工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UG NX 12.0实体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图、典型机械零件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相关实例,内容完整,实例丰富,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UG NX 12.0功能,提高UG从机械设计到数控加工全面的能力。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数控编程与加工基础
  • 1.1 数控加工概述
  • 1.1.1 CAM系统的组成
  • 1.1.2 加工原理
  • 1.1.3 刀位计算
  • 1.2 数控机床简介
  • 1.2.1 数控机床的特点
  • 1.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 1.2.3 数控机床的分类
  • 1.3 数控编程
  • 1.3.1 手工编程
  • 1.3.2 自动编程
  • 1.3.3 数控加工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 1.4 数控加工工艺
  • 1.4.1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 1.4.2 工序的划分
  • 1.4.3 加工刀具的选择
  • 1.4.4 走刀路线的选择
  • 1.4.5 切削用量的确定
  • 1.4.6 铣削方式
  • 1.4.7 对刀点的选择
  • 1.4.8 起止高度与安全高度
  • 1.4.9 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
  • 1.4.10 数控编程的误差控制
  • 第2章 UG CAM基本操作
  • 2.1 UG CAM概述
  • 2.1.1 UG CAM的特点
  • 2.1.2 UG CAM与UG CAD的关系
  • 2.2 UG加工环境
  • 2.2.1 初始化加工环境
  • 2.2.2 设置加工环境
  • 2.3 UG CAM操作界面
  • 2.3.1 基本介绍
  • 2.3.2 工序导航器
  • 2.3.3 功能区
  • 2.4 UG CAM加工流程
  • 2.4.1 创建程序
  • 2.4.2 创建刀具
  • 2.4.3 创建几何体
  • 2.4.4 创建方法
  • 2.4.5 创建工序
  • 第3章 UG CAM铣削通用参数
  • 3.1 几何体
  • 3.1.1 部件几何体
  • 3.1.2 毛坯几何体
  • 3.1.3 检查几何体
  • 3.1.4 修剪几何体
  • 3.1.5 边界几何体
  • 3.1.6 切削区域
  • 3.1.7 “切削区域”示例
  • 3.1.8 壁几何体
  • 3.1.9 过切检查
  • 3.2 切削模式
  • 3.2.1 单向切削(Zig)
  • 3.2.2 “单向切削”示例
  • 3.2.3 单向轮廓切削(Zig with Contour)
  • 3.2.4 往复切削(Zig-Zag)
  • 3.2.5 “往复切削”示例
  • 3.2.6 跟随周边切削(Follow Periphery)
  • 3.2.7 跟随部件切削(Follow Part)
  • 3.2.8 “跟随部件切削”示例
  • 3.2.9 轮廓加工切削(Profile)
  • 3.2.10 标准驱动切削(Standard Drive)
  • 3.2.11 摆线切削(Cycloid)
  • 3.2.12 “摆线切削”示例
  • 3.3 步距
  • 3.4 公用切削参数
  • 3.4.1 策略参数
  • 3.4.2 余量参数
  • 3.4.3 拐角
  • 3.4.4 连接
  • 3.4.5 “更多”选项卡里的参数
  • 3.4.6 多刀路参数
  • 3.5 公用铣削参数
  • 3.5.1 切削深度和最大值
  • 3.5.2 进给和速度
  • 3.6 非切削移动
  • 3.6.1 概述
  • 3.6.2 进刀
  • 3.6.3 “进刀”示例
  • 3.6.4 退刀
  • 3.6.5 起点/钻点
  • 3.6.6 “起点/钻点”示例
  • 3.6.7 转移/快速
  • 3.6.8 避让
  • 第4章 平面铣
  • 4.1 平面铣概述
  • 4.2 平面铣的子类型
  • 4.3 创建平面铣的基本过程
  • 4.3.1 创建平面铣操作
  • 4.3.2 “平面铣”设置
  • 4.3.3 刀轨设置
  • 4.4 切削深度
  • 4.4.1 类型
  • 4.4.2 公共和最小值
  • 4.4.3 切削层顶部
  • 4.4.4 上一个切削层
  • 4.4.5 增量侧面余量
  • 4.4.6 临界深度
  • 4.5 平面铣综合加工实例
  • 4.5.1 创建毛坯和几何体
  • 4.5.2 创建“MILL_BND”
  • 4.5.3 创建刀具
  • 4.5.4 平面铣粗加工
  • 4.5.5 侧壁铣削
  • 4.5.6 底面和岛顶部铣削
  • 第5章 轮廓铣
  • 5.1 型腔铣概述
  • 5.2 工序子类型
  • 5.3 型腔铣中的几何体
  • 5.3.1 部件几何体
  • 5.3.2 毛坯几何体
  • 5.3.3 修剪边界
  • 5.3.4 岛
  • 5.3.5 切削区域
  • 5.4 切削层设置
  • 5.4.1 概述
  • 5.4.2 切削层
  • 5.5 切削
  • 5.5.1 毛坯距离
  • 5.5.2 参考刀具
  • 5.5.3 使用刀具夹持器
  • 5.6 型腔铣示例
  • 5.6.1 创建毛坯
  • 5.6.2 创建几何体
  • 5.6.3 创建刀具
  • 5.6.4 创建工序
  • 5.7 深度轮廓铣
  • 5.7.1 概述
  • 5.7.2 创建工序方法
  • 5.7.3 操作参数
  • 5.7.4 切削参数
  • 5.7.5 深度轮廓铣示例
  • 5.8 插铣
  • 5.8.1 操作参数
  • 5.8.2 插削粗加工示例
  • 5.9 轮廓铣操作实例
  • 5.9.1 创建毛坯
  • 5.9.2 创建几何体
  • 5.9.3 创建刀具
  • 5.9.4 型腔铣
  • 5.9.5 非陡峭区域轮廓铣
  • 5.9.6 深度轮廓铣
  • 5.9.7 固定轮廓铣
  • 5.9.8 刀轨演示
  • 第6章 多轴铣
  • 6.1 概述
  • 6.1.1 生产驱动点
  • 6.1.2 投影驱动点
  • 6.1.3 投影矢量
  • 6.1.4 驱动方式
  • 6.2 多轴铣子类型
  • 6.3 投影矢量
  • 6.3.1 投影矢量简介
  • 6.3.2 投影矢量点
  • 6.3.3 投影矢量线的概念
  • 6.4 多轴铣驱动方式
  • 6.4.1 曲线/点驱动方法
  • 6.4.2 螺旋式驱动方法
  • 6.4.3 径向切削驱动方法
  • 6.4.4 曲面区域驱动方法
  • 6.4.5 边界驱动方法
  • 6.4.6 “边界驱动方法”示例
  • 6.4.7 区域铣削驱动方法
  • 6.4.8 清根驱动方法
  • 6.4.9 外形轮廓加工驱动方法
  • 6.4.10 可变流线铣
  • 6.5 刀轴
  • 6.5.1 远离点
  • 6.5.2 朝向点
  • 6.5.3 远离直线
  • 6.5.4 朝向直线
  • 6.5.5 相对于矢量
  • 6.5.6 垂直于部件
  • 6.5.7 相对于部件
  • 6.5.8 4轴,垂直于部件
  • 6.5.9 4轴,相对于部件
  • 6.5.10 双4轴在部件上
  • 6.5.11 插补
  • 6.5.12 “插补”示例
  • 6.6 切削参数
  • 6.6.1 刀轴控制
  • 6.6.2 最大拐角角度
  • 6.6.3 切削步长
  • 6.7 非切削移动
  • 6.7.1 概述
  • 6.7.2 进刀和退刀
  • 6.7.3 转移/快速
  • 6.7.4 公共安全设置
  • 6.8 多轴加工操作实例
  • 6.8.1 创建毛坯和几何体
  • 6.8.2 创建刀具
  • 6.8.3 创建型腔铣
  • 6.8.4 创建非陡峭区域轮廓铣
  • 6.8.5 创建可变轮廓铣
  • 6.8.6 创建外形轮廓铣
  • 6.8.7 创建固定轮廓铣
  • 6.8.8 刀轨演示
  • 第7章 钻孔加工
  • 7.1 “hole_making”概述
  • 7.2 基本操作
  • 7.2.1 “创建工序”对话框
  • 7.2.2 “创建刀具”对话框
  • 7.2.3 操作方法
  • 7.3 几何体
  • 7.4 钻孔循环
  • 7.4.1 钻,文本
  • 7.4.2 钻
  • 7.4.3 钻,埋头孔
  • 7.4.4 钻,深孔
  • 7.4.5 钻,深孔,断屑
  • 7.4.6 钻,攻丝
  • 7.4.7 钻,镗
  • 7.4.8 钻,镗,拖动
  • 7.4.9 钻,镗,不拖动
  • 7.4.10 钻,镗,背镗
  • 7.4.11 钻,镗,手工
  • 7.5 加工实例1
  • 7.5.1 工件简介
  • 7.5.2 工艺分析
  • 7.5.3 加工操作
  • 7.6 加工实例2
  • 7.6.1 工件简介
  • 7.6.2 工艺分析
  • 7.6.3 加工操作
  • 第8章 车削加工
  • 8.1 概述
  • 8.2 基本操作
  • 8.2.1 创建操作
  • 8.2.2 创建刀具
  • 8.3 粗加工
  • 8.3.1 切削区域
  • 8.3.2 切削策略
  • 8.3.3 层角度
  • 8.3.4 切削深度
  • 8.3.5 变换模式
  • 8.3.6 清理
  • 8.3.7 拐角
  • 8.3.8 轮廓类型
  • 8.3.9 轮廓加工
  • 8.3.10 进刀/退刀
  • 8.3.11 粗加工示例
  • 8.4 示教模式
  • 8.4.1 线性移动
  • 8.4.2 轮廓移动
  • 8.4.3 进刀/退刀设置
  • 8.5 中心线钻孔
  • 8.5.1 循环类型
  • 8.5.2 深度选项
  • 8.5.3 中心线钻孔示例
  • 8.6 车螺纹
  • 8.6.1 螺纹形状
  • 8.6.2 切削深度
  • 8.6.3 切削参数
  • 8.6.4 车螺纹示例
  • 8.7 车削加工操作示例
  • 8.7.1 创建几何体
  • 8.7.2 创建刀具
  • 8.7.3 指定车削边界
  • 8.7.4 创建粗车工序
  • 8.7.5 创建面加工工序
  • 8.7.6 创建精车工序
  • 8.7.7 创建示教模式工序
  • 8.7.8 创建钻工序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