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读当代诗歌“超验”理路

内容简介

此书通过对海子、昌耀、洛夫、西川、谭延桐、余怒、李心释、马行、臧北、韩春莲、林宗龙等文本,以及当代多种诗歌现象的解读和梳理,探讨了当代诗歌书写中的“超验”理路与可能。以上成果基本上发表《当代作家评论》《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南方文坛》等理论刊物。近二十年来,针对雷同化、同质化的写作趋势,笔者专注于语言本体意识的文学态度与理论旨趣,关注诗性、灵性与神性的“同一”的“超验”书写。这种“诗观”彰显了生命体验和思想路径的联结。就体裁与意蕴而言,语言的诗性均是“通感”体现,它在语言审美与哲理观照上趋于“超验”思维。超验,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哲学观念,“超验”运思轨迹,将诗的审美与哲学的认知有效地统一与合成。笔者教学生写诗,自己读诗、写诗、翻译诗,推助了个体写作的超验实践与理论形成,也为当代诗歌话语研究与写作实践提供了观照与参照。

目录

  • 目录
  • 导论:诗体通感与通感修辞
  • 上篇 理论
  • 第一章 当代诗歌书写的精神向度
  • 第一节 当代诗歌的“口语中心化”
  • 第二节 “口语写作”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当代诗歌书写的精神向度
  • 第二章 “内歌唱”:当下诗歌写作追求
  • 第一节 “内歌唱”的缘起研究
  • 第二节 “内歌唱”书写的哲学基础
  • 第三节 “内歌唱”书写的美学基础
  • 第三章 当下诗歌写作:从“反讽”到“歌唱”
  • 第一节 走向“反讽”的逻格斯中心
  • 第二节 “反讽”之后
  • 第三节 “大诗写作”的可能
  • 第四章 时代之诗的去蔽与可能
  • 第一节 语言、时代的表现
  • 第二节 走向深度现实
  • 第三节 幻想与可能
  • 第五章 当代诗歌的孤寂诗写及诗学建构
  • 第一节 “孤寂”作为“诗写”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诗写”的理论特征
  • 第三节 “诗写”的诗学意义与理论建构
  • 第六章 从“再现”返回“表现”:当代诗写误区及回归
  • 第一节 失踪的“表现”
  • 第二节 “表现”的困境
  • 第三节 重返“表现”与诗体突围
  • 第七章 回归语言本体,重续诗歌传统
  • 第一节 诗、语言、思想
  • 第二节 语言:诗的通道与可能
  • 第三节 语言:现代表现的诗意可能
  • 第八章 现代诗歌的幻想性与艺术书写
  • 第一节 幻想与想象
  • 第二节 幻想与书写
  • 第三节 幻想与艺术性
  • 第九章 “诗”与“非诗”:当代诗歌两种书写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民间立场
  • 第二节 “诗”与“非诗”
  • 第三节 “诗歌”作为“文化”
  • 下篇 文本
  • 第十章 海子:“大诗”与超验
  • 第一节 “昌平的孤独”:为“大诗”作准备
  • 第二节 “以梦为马”:激情与良知
  • 第三节 大诗:普世性写作
  • 第十一章 昌耀:“大诗”与超验
  • 第一节 “大诗”谱系形成
  • 第二节 昌耀的孤寂诗写
  • 第三节 大诗写作的话语启示
  • 第十二章 洛夫:禅诗与超验
  • 第一节 禅与禅诗
  • 第二节 洛夫:“现代禅诗”的书写者
  • 第三节 现代禅诗:超验之可能
  • 第十三章 西川:知性与超验
  • 第一节 知识分子写作:作为一种写作类型
  • 第二节 西川:身体、精神的“思想综合”
  • 第三节 思想综合:诗的信念与情怀
  • 第十四章 谭延桐:神性与超验
  • 第一节 神性写作的起源
  • 第二节 神性写作
  • 第三节 身体、诗与真理合一
  • 第十五章 余怒:叙事与超验
  • 第一节 身体叙事
  • 第二节 强指与超验
  • 第三节 解构与超验
  • 第十六章 李心释:语言与超验
  • 第一节 在语言深处深究虚无
  • 第二节 语言:不可能的可能
  • 第三节 语言本体与超验可能
  • 第十七章 马行:佛性与超验
  • 第一节 超验与意志
  • 第二节 超验与象征
  • 第三节 佛性与感应
  • 第十八章 臧北:刺点与超验
  • 第一节 文本策略
  • 第二节 “聪明”话语
  • 第三节 刺点:诗性与超验
  • 第十九章 韩文莲:“时光的碎片簌簌坠下”
  • 第一节 超验之心
  • 第二节 孤独意蕴
  • 第三节 绵延诗心
  • 第二十章 林宗龙:“一抹超验的微光”
  • 第一节 孤独叙事
  • 第二节 超验追求
  • 第三节 神性书写
  • 结语:当代诗歌的诗性言说与诗学探索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