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中国德国创新体系,运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范式,强调差异性、历史性。

内容简介

本研究对中国与德国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历史沿革、制度结构特征、体系的创新绩效以及在体系内政府作用的探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创造性地运用了更适合创新研究的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范式,力图突破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均衡分析、最优化理想模型建构的框框以及行为人完全理性的假设,使分析框架更接近现实。制度和演化经济学认为创新是技术与制度共生演化的结果,同新古典范式不同,它强调不同体系和行为主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为创新体系的研究具有不可最优化的特性,从而使比较分析能够产生更丰富的成果。另外,它认为历史性的考量是创新体系研究的本质,从而为把历史重新纳入经济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录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为什么选择演化经济学
  •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及其缺陷
  • 第三节 秩序理论与经济体制比较
  • 第二章 中国与德国的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与变革
  • 第一节 中国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结构及行为主体的特征
  • 第三节 德国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德国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结构及行为主体的特征
  • 第五节 中德创新体系的比较
  • 第三章 中国与德国的创新绩效比较
  • 第一节 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中国与德国国家创新能力概览
  • 第三节 两国区域层面的创新能力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与德国的科技与创新中长期战略
  • 第一节 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第二节 德国政府的高科技战略
  • 第三节 从创新体系角度分析德国高科技战略
  • 第四节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中长期创新战略实施的范例
  • 第五节 中国与德国中长期科技战略的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德国竞争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竞争与竞争政策的发展
  • 第二节 德国、欧盟竞争政策与创新激励
  • 第三节 中国竞争政策与德国竞争政策的比较
  • 第四节 德国与欧盟竞争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从创新的视角
  • 第六章 中国与德国的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比较
  • 第一节 德国的资本市场
  • 第二节 德国政府的创新融资支持
  • 第三节 中国金融体系建立及改革过程
  • 第四节 中国创新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
  • 第五节 中国政府对创新融资的扶持
  • 第六节 德国与中国创新融资体系和融资政策的比较
  • 第七节 集群案例一:德国巴伐利亚州高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融资
  • 第七章 中国与德国中小企业创新促进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
  • 第二节 高科技战略下德国联邦政府中小企业创新政策
  • 第三节 结构转型下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促进政策
  • 第四节 德国与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促进政策的比较
  • 第八章 中国与德国创新集群促进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从产业集聚到创新集群:“集群”与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
  • 第二节 德国的创新集群促进政策
  • 第三节 中国的创新集群促进政策:国家高新区演化的新方向
  • 第四节 德国与中国创新集群政策的比较
  • 第五节 集群案例二:德国东部尖端集群“BioEconomy”
  • 第六节 集群案例三:柏林—勃兰登堡创新区
  • 第九章 欧洲研究区:欧盟国家之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内涵
  • 第二节 欧盟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历史
  • 第三节 欧洲研究区是欧盟国家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举措
  • 第四节 德国支持并积极参与欧洲研究区建设
  • 第五节 欧洲研究区对中国在亚洲地区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