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塞内冈比亚巨石圈为个案,结合考古实践与民族史研究,探讨非洲文化景观问题。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文化景观是文化生产的结果,聚居群落通过日常活动、信仰和价值观,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所在。

作者首先阐述塞内冈比亚巨石圈墓地考古情况及数据。其次,介绍巨石圈的西侧和东侧边缘地带的文化景观——萨卢姆三角洲贝冢、巴萨里和贝迪克文化景观。三个景观案例历经公元前二千纪中期至今的时间段,对巨石圈墓地的分析完全是考古学范畴的;对萨卢姆三角洲的分析也具有很强的考古学意义,但同时包含着民族史的探讨;而巴萨里和贝迪克地区的案例研究,则体现了当地部落人群英勇抵抗外来入侵的过程对文化景观形成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编委会名单
  •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助力中非友好合作
  • 彩插
  • 绪论 文化景观考古学
  • 第一部分 巨石圈空间
  • 第一章 关于巨石圈与领土的猜想
  • 第二章 塞内冈比亚巨石圈区域
  • 一 从冈比亚河到萨卢姆河:“两河之地”的结构
  • 二 文化景观的结构:小宝伯隆河流域
  • 第三章 一级遗址:西内—恩加耶纳墓葬群
  • 一 西内—恩加耶纳墓地的空间组织
  • 二 西内—恩加耶纳墓地的挖掘工作
  • 三 小结
  • 第四章 二级遗址:恩加耶纳2号墓葬群
  • 一 墓地
  • 二 恩加耶纳2号墓葬群的炼铁场遗址
  • 三 恩加耶纳2号墓葬群的采石场
  • 第五章 三级遗址:桑蒂乌—恩加耶纳墓葬群
  • 一 发掘的墓冢
  • 二 总结分析:埋葬逝者、标记空间和生产祖先
  • 第二部分 巨石圈空间的西翼和东翼
  • 第六章 萨卢姆河三角洲
  • 一 现居人口的历史传统
  • 二 软体动物的开发利用
  • 第七章 贝丘考古
  • 一 恩迪阿蒙—巴达特贝丘: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农民的生活方式
  • 二 迪奥隆—布玛克贝丘:贝坦提岛群古代农民生活方式
  • 三 迪奥隆—本道:贝坦提岛群古代农民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
  • 四 苏库塔:诺姆巴托旧时农民的生活方式
  • 五 班加雷尔:诺姆巴托贝丘的形成和发展速度
  • 六 法布拉:关于贝丘形成速度的补充信息
  • 第八章 贝丘与领土标记策略
  • 一 甘杜勒岛群的贝丘
  • 二 普塔克小岛和古克小岛的贝冢
  • 三 贝坦提岛群贝丘
  • 四 诺姆巴托贝丘群
  • 五 领土化、集约化和交换
  • 六 文化遗产保护
  • 第九章 巴萨里和贝迪克文化景观
  • 一 巴萨里人
  • 二 贝迪克人
  • 三 小结
  • 第十章 巴萨里和贝迪克考古
  • 一 巴萨里地区的考古调查
  • 二 在贝迪克人的埃提奥瓦尔村的考古调查
  • 第十一章 抵抗之地
  • 一 贝迪克人和巴萨里人
  • 二 喀麦隆北部廷格林(Tinguelin)高原的避难地和抵抗活动
  • 三 喀麦隆北部曼达拉(Mandara)高地的避难所和抵抗活动
  • 四 西苏丹“努巴山”(Nuba)的避难所和抵抗活动
  • 五 展望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 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