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3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研究专著,旨在探讨批评家任务、策略,推动社会思想民主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研究的专著,从精英批评研究延展至大众批评研究是本书的科研脉络。上篇精英批评研究,以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为主要研究对象,各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均立足于中国语境,研究议题均经由中国视角提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任务,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策略,论述了突破西方文化影响的焦虑的方法,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唯物主义的伦理学理论,并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悲剧观、无利害性观点和延续性观点予以了批判。下篇大众批评研究是结合时代发展做出的理论思考。如何保持日兴月盛的大众传媒社会的多元和理性发声,是研究的侧重点。本书提出的构建批评言论信用体系的方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民主建设的尝试,旨在让大众拥有张弛有度、止于至善的言说能力,达到自治进而自由的言论状态,从而推动社会的总体性进步。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目录
- 上篇 伊格尔顿研究
- 第一章 精英批评家的任务
- 第一节 身陷多重束缚的马克思主义者
- 第二节 寻找自己的声音
- 第三节 旨在大众文化解放
- 第四节 从差的新时代开始
- 第二章 21世纪文化理论与批评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领导权
- 第二节 民粹及精英笔法双管齐下
- 第三节 消解批评写作与创意写作的鸿沟
- 第四节 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伦理的论辩
- 第三章 文化的去殖民策略
- 第一节 爱尔兰剽窃作为历时性重演
- 第二节 冲破既定经验的规约
- 第三节 寻求“形式的政治”
- 第四节 道德与自由审美的共时性呈现
- 第四章 唯物主义伦理学探讨
- 第一节 不是所有的殉道者都是替罪羊
- 第二节 陌生人的麻烦
- 第三节 论及“罪恶”
- 第四节 伦理与政治的关系辨析
- 第五章 西方自由人文主义批判
- 第一节 悲剧人文主义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自由人文主义悲剧观批判
- 第三节 自由人文主义“无利害性”批判
- 第四节 自由人文主义“延续性”批判
- 第六章 重塑文艺批评精神
- 第一节 文艺批评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当下国内文艺批评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
- 第四节 文艺批评家的品行
- 下篇 大众批评研究
- 第七章 大众批评的定义与功用
- 第一节 公众话语中的大众批评
- 第二节 消解身份分层
- 第三节 打破灵韵崇拜
- 第四节 克服学术异化
- 第八章 批评言论信用体系建构
- 第一节 共识之分歧与理性的暧昧
- 第二节 良好的常识与自由地言说
- 第三节 “完整的论证”与批评言论信用体系
- 第四节 批评言论信用关系与信用评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译名对照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