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7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国大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丛书之一,提出让教育者做自己教育的主人。
内容简介
本书在探讨了人类福祉与中国教育、社会转型与人的教育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面向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提出:我国教育在价值观上,要从国家主义转向以人为本;在体制上,要从国家包办到多元主体;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基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在评价标准上,要走向多元与自主;在教学改革上,要为生活而教育;最后重申本书主旨,提出让教育者做自己教育的主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困局:教育如何实现人的幸福
- 一、 教育的偏态分布与抽吸作用
- 二、 教育平衡生态奠基人类福祉
- 三、 人本值较低是中国教育内外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 四、 止于人民幸福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人的教育
- 一、 社会转型中的人
- 二、 社会类型与教育定位
- 三、 社会类型与教育结构和形式
- 四、 教育中人的定位
- 五、 人本教育逻辑
- 第三章 价值:从国家主义转向以人为本
- 一、 教育的国家主义背景
- 二、 教育者究竟是谁
- 三、 受教育者究竟属于谁
- 四、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 五、 回归以人为本
- 第四章 体制:从国家包办到多元主体
- 一、 国家包办的理由与限制
- 二、 要大锅饭还是自助餐
- 三、 人的先天多样性与社会需要多样性的一致
- 四、 天性需要的多元与学校多样性
- 第五章 管理:基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 一、 去行政化
- 二、 教育管理是塑造还是服务
- 三、 办学的第一依据是什么
- 四、 建设现代学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 五、 学校的人本治理原理与程序设计
- 第六章 评价:走向多元与自主
- 一、 一个标准天下无人才
- 二、 评价服务人的成长
- 三、 人本评价体系及其设置基本原理
- 第七章 教学:为生活而教育
- 一、 脱离生活不是好教育
- 二、 用生活教育
- 三、 为生活更好而教育
- 四、 教学的起点与指向
- 第八章 教育当事人:我的教育我做主
- 一、 把本该属于我的权利还给我
- 二、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做最好的自己
- 三、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成长自我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