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戏曲史家周贻白作品,一部普通人都能读懂的中国戏剧史。

内容简介

《中国戏剧史讲座》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本书简练地介绍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对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尤其是对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昆曲、弋阳腔、梆子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梳理。而历史上重要作家、作品,材料翔实,评价公允,见解独到;作者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因此本书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是一部经得起考验的戏剧简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场上与案头并重,专业和普及互补
  • 前言
  • 第一讲 汉唐时代的歌舞优戏
  • 第二讲 唐代传奇文与北宋杂剧
  • 第三讲 南宋时代的杂剧和戏文
  • 第四讲 元代杂剧
  • 第五讲 元末南戏与明初传奇
  • 第六讲 明代杂剧传奇与所唱声腔
  • 第七讲 明代戏剧的演出
  • 第八讲 清初戏剧与《桃花扇》、《长生殿》
  • 第九讲 清代内廷演剧与北京剧坛的嬗变
  • 第十讲 京剧及各地方剧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戏剧史

    很精简的中国戏剧史,民间歌舞娱乐自古有之,印刷术和文字载体起到重要的作用,世道太平才歌舞升平,每个朝代的繁盛期,就是娱乐演艺的上升期,到王朝末期演艺界反而达到顶峰,出现辉煌,直到相伴王朝覆灭,再次的轮回。汉唐的戏剧模式现在只有到日本去寻觅,戏剧演艺都属于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如同说书和相声,大部分艺人是不识字的,一台戏,一部书属于传家宝,艺人从来是社会下层,不登大雅之堂,剧本和剧目不会印刷传承,直到印刷普及价格也降下来了,关汉卿的副业才被记录传承下来,200 多年后古登堡印刷术在欧洲普及,莎士比亚的伟大戏剧才被记录。明清的戏剧已经百花齐放,特别是清朝从徽班进京,开启的国剧,由于后期社会传媒的发展达到巅峰,成为一场全民追星运动,老北京尤其是八旗子弟很多票友,夏日的胡同里树荫下,传讲各种名伶轶事。(见郭宝昌的《京剧究竟好在哪里?》《了不起的游戏》)本书写于 50 年代,首次提出中国戏曲声腔三大源流:昆曲,弋阳腔和梆子腔。但本书对清明开始流行的粤剧等地方戏剧没有什么介绍。上世纪 90 年,小木匠开启中国戏曲复兴,现在万物互联多媒体时代,长篇影视都难得风行了,舞台的声光电炫目多彩,但观众的注意力不见了。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戏剧是个大宗族|中国戏剧史读书笔记之二

      读完本书(以及其他几本戏剧史著作),大体上可以将中国戏剧史提炼为以下 9 点 1400 字:


      1. 在成型初期,歌舞和戏剧之间存在紧密关系,表演行为从祭祀、礼制生活逐渐转化为主要的统治阶级享乐文化内容,故事性、剧情性是转变中的一个重要内在力量。这一点已经有定论,无需怀疑。
      2. 隋唐是戏剧史应该上溯的重要孕育期,主要有 4 点 —— 隋唐教坊和梨园体系空前发育,贡献了更加丰富的表演形式大曲和燕乐;基于教坊和梨园人士和表演行为的歌舞社交生活方式,确立了舞台艺术的效用;唐传奇、僧俗讲贡献了更具故事性的表演内容;百戏杂技参军戏等表演形式渗透进社会各阶层,奠定了舞台艺术的群众基础。宋杂剧基本上是对这 4 点的继承。
      3. 宋杂剧从北宋到南宋最大的改变,是形成固定的 “院本”,进而发展出 “南戏”,其时代背景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相对远离辽夏金蒙之间的主要纷争。同一时期,由于关中、陕北和河北在辽夏金蒙各政权间反复换手,尤其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在南宋时期正式成为金和蒙古的统治区,唐五代北宋的深厚文化积淀发育出了 “金院本”,进而发展出 “北曲”。
      4. 在南宋时期,“南戏” 和 “北曲” 之间的共通点,是都开始按照戏本开始戏剧表演,这时南北的戏剧形态都是杂剧。不同的是,“南戏” 除戏本定型、表演技巧创新外,更重要的突破是开始形成相对主流的声腔体系,而 “北曲” 此时相对不够突出集中。一直要到元朝,北曲才 “获得” 大发展。
      5. 元朝北曲获得大发展的原因是初期废除了科举,文人失去了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所以剧本创作迎来了爆发期。文人剧本创作大幅提高了元曲元杂剧的艺术水准,这种提升既包括剧本戏文的文学性,也包括剧本故事的多样性和变化,还包括剧本结构及创作技巧,以及散曲和套曲 “四折一楔子” 的基本结构,为中国戏剧正式成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元曲四大家正是此时的代表。
      6. 有了元杂剧作为基础,明代戏剧的创新发展主要在于剧本创作方面。承传自南宋的南戏和创新后的元曲,在江南结合南戏的声腔创新,形成了两条主要分支,一条是以明代传奇为内容的剧本创作潮,一条是弋阳腔对昆山腔的改革。到了这一时期,戏剧已经在前代形成的框架上进行全面发展。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是推动昆山腔成为 “雅音” 声腔的重要内容,而弋阳腔则成为大众化 “俗唱” 的主流声腔。
      7. 由于剧本和声腔构成了戏剧表演的标准场景,于是声腔开始促使各地剧种的形成。高腔、乱弹、二黄、徽调、西秦腔等各地声腔,依托通用的戏文剧本,发育出各地剧种,完全证明戏剧必然是一种地域性的大众文化。这也是为何会看到,不同的剧种中,基本可以看到同样的戏在使用不同唱腔表演。
       
      8. 清朝戏剧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桃花扇》《长生殿》奠定的昆山腔 “正音” 阶段、秦腔进京打破昆山腔垄断阶段、徽班进京京剧定型阶段。简单来说,就是由雅向俗发展,安静的昆山腔被表现力强的秦腔击败,以及更加通俗、表现力更丰富、创新二黄弋阳腔的徽班一统天下。可以说,京剧不是徽班的承传,而是清朝三个阶段所形成的顶级剧本创新、秦腔魏长生舞美装扮创新、徽班唱腔创新三者的融合,以及在清皇室偏爱和支持下最终造就而成。
       
      9. 由于京剧的形成有赖于上述三个创新,因此京剧和其他剧种其实存在诸多渊源,比如湖北的西皮二黄,比如梆子腔,比如弋阳腔和昆山腔。事实上,与其说剧种是一个表演差异体系,不如说剧种是一个地域差异体系,更简单滴说,京派融合的唱腔成了京剧,汉口融合的唱腔成了汉剧,关中融合的唱腔成了秦腔,四川融合的唱腔成了川剧,海派融合的唱腔成了…… 不是 “沪剧” 而是 “海派京剧”(沪剧是松江府浦江一带的滩簧申曲)。这种地域属性,决定了一种戏剧的艺术水准完全取决于当地的文化水准。
      说点题外话,读不同的戏剧史著作,看到的戏剧史会截然不同。我把我读到的所有著作观点大体上分为三类:
      1、始于元代,元代以前都属于胚胎期,主要代表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2、始于唐宋,唐宋具备了构成戏剧艺术所需的各种要素,主要代表是任中敏《唐戏弄》;
      3、始于秦汉,傩舞和角抵戏这些戏剧源头都算(我把这理解为胚胎形成需要射精甚至交配行为),主要代表是余秋雨《中国戏剧史》。
       
      这三类基本能覆盖当今所有戏剧史观点,没法说哪种对哪种错。在我看来,就连这种追求一个确定性 “戏剧起源” 的行为都毫无意义。当下,我更愿意把戏剧看作一种主动自发的社会运行维护机制。
       
      过去几年在新疆上海这条丝路之间来来回回的经历,逐渐改变了我对 “结果” 的期待。就好比一条大路或者一条大河在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分叉和汇流,比起 “从不间断” 的传承或延续而言,对 “起源” 的执念在长此以往的时间里显得很苍白。说得再刻薄一点,几百年来一直有人认为元蒙不算中华正统王朝,那为何又要把元曲作为戏剧起源?又或者,如果秦汉、唐宋是正宗起源,那如今的戏剧是否都算不肖子孙?
       
      我不认为自己会因为工作和兴趣的原因而爱上戏剧,但当我被一幕剧一个动作一句唱词打动的时候,我去追究他是否正宗岂不大煞风景?
      怜取眼前人,莫不更值得?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1999年批准组建的全国首批7家试点出版集团之一,拥有北京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文津出版社、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十月》《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北京卡通》《夜北京》杂志社。集团前身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 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出版机构,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为广大读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50余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2万余种、15亿多册,出版物获得多项国家级出版大奖和文学大奖。每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近3000种,其中新书约1600种,在销品种约8000种。出版物在全国零售市场持续稳居前列。在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北京出版社曾两次获得“最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2009年,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