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29千字
字数
2020-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全方位编年史的叙述方法,呈现美国历史原貌。
内容简介
与大多数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相比,美国还相当年轻。自17世纪初*批英国定居者踏上詹姆斯敦,建立首个永久殖民地,美国至今也不过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初的十三个殖民地,历经革命、建国、西扩、内战、工业化、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一系列危机、应对与改革,美利坚民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快速崛起,其间有因矛盾和冲突导致的挣扎与波折,也有基于理想和信念的开拓与进取。
本书采用全方位编年史式的叙述方法,力图呈现美国从诞生、成长到长成的重要历史进程与主流思想脉络。内容涵盖政治、社会、思想、科技、文化等诸方面,并配有精彩插图、文献摘录、人物小传等辅助资料,尽可能多侧面、多维度地保留历史本来的面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一、美洲古代文明
- 二、地理大发现与哥伦布
- 三、欧洲人进入美洲
- 作者点评:
- 第二章 英国殖民北美
- 一、早期的殖民尝试
- 二、弗吉尼亚经验
- 三、新英格兰方式
- 四、其他殖民地的建立
- 作者点评:
- 第三章 形成中的美利坚社会
- 一、殖民地的人口与社会
- 二、殖民地的政治与经济
- 三、殖民地的宗教与教育
- 四、殖民地的科技与文化
- 五、对外关系
- 作者点评:
- 第四章 美国革命
- 一、英国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
- 二、殖民地的抵抗与反叛
- 三、《独立宣言》
- 四、独立战争
- 五、战争与社会
- 作者点评:
- 第五章 合众国宪法
- 一、联邦必须完善
- 二、制宪会议
- 三、《合众国宪法》
- 作者点评:
- 第六章 共和国早期
- 一、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
- 二、亚当斯时期
- 三、杰斐逊时期
- 四、国家成长中的痛楚
- 五、经济、社会与文化
- 作者点评:
- 第七章 内战前的社会改革
- 一、1824年大选与新的党派之争
- 二、杰克逊时期
- 三、改革时代
- 四、社会与经济变化
- 五、民族文化的兴起
- 作者点评:
- 第八章 西进运动
- 一、西部扩张
- 二、墨西哥战争
- 三、奴隶制与地区矛盾
- 四、经济与社会
- 作者点评:
- 第九章 南北战争
- 一、联邦危机四伏
- 二、南北开始分裂
- 三、南北战争
- 四、解放宣言
- 作者点评:
- 第十章 镀金时代
- 一、南方的重建
- 二、工业革命
- 三、党派政治与国内外政策
- 四、社会与文化
- 五、内战后宗教的演变
- 作者点评:
- 第十一章 进步主义时期
- 一、“进步时代”的矛盾与改革
- 二、罗斯福的“公平施政”
- 三、威尔逊的“新自由”
- 四、实用主义
- 作者点评:
-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20年代
- 一、从中立到参战
- 二、寻求国际新秩序
- 三、战后社会动荡
- 四、汽车与爵士乐时代
- 作者点评:
- 第十三章 大萧条与新政
- 一、经济危机的来临
- 二、罗斯福及其“新政”
- 三、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与文化
- 四、现代自由主义的兴起
- 作者点评:
- 第十四章 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从孤立到介入
- 二、战争与和平
- 三、战时经济、社会与科技
- 作者点评:
- 第十五章 冷战时期
- 一、杜鲁门主义与“公正施政”
- 二、朝鲜战争与反颠覆运动
- 三、艾森豪威尔时期
- 四、丰裕社会与文化
- 作者点评:
- 第十六章 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
- 一、肯尼迪与“新边疆”
- 二、“伟大社会”与越战泥潭
- 三、民权运动与青年反文化
- 四、文学与宗教
- 作者点评:
- 第十七章 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尼克松与“水门事件”
- 二、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三、冷战结束之后
- 四、经济与社会
- 五、科技与文化
- 作者点评:
- 第十八章 步入21世纪
- 一、“9·11”恐怖袭击
- 二、布什及其反恐战争
- 三、奥巴马时期
- 作者点评:
- 附录一 《独立宣言》
- 附录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附录三 美国国歌:《星条旗》
- 主要参考书目
-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