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术权威反思传播理论,“去西方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中集聚了国内外研究传播学理论的一些著名学者的论述,集中反思传播学术如何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基于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重新建立自己的中观以上的理论,并由此促动地方性的自信。本书触及了当前很多相对复杂的问题,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解决了传播学界很多模糊性的概念和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中文版序
  • 第1章 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反思以后的新起点
  • 一、学术霸权与主体性
  • 二、国际传播的缘起
  • 三、范式转移
  • 四、寻找新起点
  • 五、重新探讨“文化帝国主义”
  • 六、结语
  • 第2章 逛橱窗:论“国际传播”的国际化
  • 一、回顾我的国际传播研究
  • 二、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 第3章 超越拉扎斯菲尔德:国际传播研究及其知识生产
  • 一、知识社会学与国际传播研究
  • 二、国际传播研究中理论的生命周期
  • 三、国际传播研究的概念“调音”
  • 四、国际传播研究中的范式检定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超越现代化和报刊的四种理论
  • 一、“西方偏见”的历史情境
  •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 三、需要更复杂和整合的规范性媒介理论框架
  • 四、代结语:传媒教育的“国际化”
  • 第5章 新闻业的专业模式:在同质化与多样性之间
  • 一、工具化与极化多元主义模式的扩散
  • 二、非西方的媒介与政治的“平行对应”关系
  • 三、国家的性质
  • 四、哪些阐释范畴?
  • 五、新闻文化:作为避免西方偏见的“捷径”
  • 第6章 “媒介首都”生成的条件:全球媒介的地方情境
  • 一、何为媒介首都?
  • 二、媒介首都何为?
  • 三、媒介首都孟买
  • 四、华语影视业的首都争夺
  • 五、结论
  • 第7章 好莱坞的持久生命力:“帝国冒险”类型与《阿凡达》
  • 一、谁制造了全球大片?棱锥与棱柱
  • 二、“文化相遇”类型与刻板印象
  • 三、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达》
  • 四、《阿凡达》对好莱坞力量的复兴
  • 五、《阿凡达》的文化接受
  • 第8章 重启国际传播“帝国”的维度
  • 一、文化帝国主义
  • 二、批评与替代
  • 三、帝国主义再商榷
  • 四、重构文化帝国主义
  • 五、后果
  • 第9章 “去西方化”与世界主义的媒介研究
  • 一、由区域研究抵达“去西方化”的媒介研究为何行不通?
  • 二、世界主义的媒介研究
  • 三、如何“去西方化”与推动世界主义?
  • 四、全球化与世界主义媒介研究
  • 五、结论
  • 第10章 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
  • 一、前言
  • 二、美国主导性范式的陷阱
  • 三、韦伯式的现象学研究取径
  • 四、跨文化研究
  • 五、结语
  • 第11章 把“媒介生产”理论化为准自主场域:中国新闻研究再评价
  • 一、作为行动竞技场的场域
  • 二、纵览中国的新闻场域
  • 三、保持扎根、灵活度和好兴致
  • 第12章 翻译、交流与东西间的理解
  • 第13章 公共空间、场域与网络:去西方化世界中的西方概念?
  • 一、公共空间
  • 二、场域
  • 三、网络
  • 四、结论
  • 第14章 世界主义与国际传播:理解市民社会行动者
  • 一、找准方向
  • 二、市民社会行动者和另类全球化
  • 三、世界主义与国际公民传播
  • 四、媒体与公民世界主义
  • 五、另类全球化的公民世界主义研究
  • 第15章 后殖民视觉文化:基于印度的讨论
  • 一、媒介作为感官史/媒介与感官史
  • 二、媒介的总体性?
  • 三、后殖民的视觉性
  • 四、后殖民的分裂公众
  • 五、景观、商品与观看的劳动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