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本书通过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演变,为你全面呈现魏晋南北朝战争原貌。

内容简介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

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 从戚继光的难题谈起
  • 本书内容简介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文献综述
  • 第一编 骑射、冲击与军阵:步、骑兵战术的演变
  • 第一章 早期骑兵战术特征:骑射与游击
  • 第一节 匈奴骑兵战术与其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关系
  • 第二节 《六韬》中的战国骑兵战术原则
  • 第三节 秦汉之际的骑兵战例
  • 第二章 汉匈战争与骑兵冲击战术的肇端
  • 第一节 汉军与匈奴的战术区别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骑兵进攻战略
  •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革新:从骑射到冲击
  • 第四节 再论李广与李陵
  • 第三章 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期(东汉到西晋)
  • 第一节 刘秀时代的“突骑”作战
  • 刘秀骑兵的来源
  • 刘秀时代骑兵的战术职能
  • 骑兵冲击的技术困难
  • 第二节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战术的强化
  • 骑兵将领的涌现
  •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的战例
  • 马铠(甲骑具装)的出现
  • 第三节 汉末三国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汉末北方军阀对骑兵的建设和运用
  • 孙吴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蜀汉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汉末三国政权骑兵建设之比较
  • 第四节 西晋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士族风气与晋武帝的好尚
  • 八王之乱中的具装骑兵
  • 鲜卑骑兵崭露头角
  • 第四章 骑兵的马镫战术革命与北方民族政权转型
  • 第一节 关于马镫研究的学术史和考古证据
  • 西方学界的“马镫革命”说
  • 中国的马镫考古
  • 第二节 骑兵冲击战术的成熟:马镫与马槊
  • 从单马镫到双马镫的历程
  • 马槊的普及
  • 冲锋刺杀动作要领:交、合
  • 第三节 冲击骑兵的战术运用特征
  • 骑兵对步阵的冲击战术
  • 特殊情况:骑兵的步战与传统骑射技艺
  • 第四节 游牧族对骑兵冲击战术的适应
  • 游牧族自身的中原化历程和军事转型
  • 拓跋鲜卑的中原化与军事转型个案
  • 马镫: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缩影
  • 第五章 4—6世纪南北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骑兵建设
  • 北方政权的骑兵武装
  • 北方军队的步骑兵比例
  • 第二节 北方骑兵对南作战的特征
  • 骑兵作战的地理环境:山地与河流
  • 北方骑兵的袭掠战与季节特征
  • 史书中“铠马”的数量误区
  • 第三节 南方政权的骑兵建设
  • 南方骑兵建制与规模管窥
  • 战马来源与天监十三年西路“马道”的开通
  • 第四节 南方骑兵作战特征
  • 对北军的破袭作战
  • 对北魏骑兵正面作战
  • 不擅长骑兵集群运用
  • 骑兵在南方内战中的作用
  • 第六章 古代步兵军阵的战术特征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古代步兵军阵的队列特征
  • 关于步兵军阵队列密度的讨论
  • 步兵的作战方式:陷阵
  • 队列的移动与军阵的变化
  • 第二节 军阵的“非理性异动”
  • 信息不畅与群体紧张造成的军阵异动
  • “非理性异动”的另一种表现:军营夜惊
  • 第三节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军阵变化趋势
  • 《国语》中的夫差吴兵方阵
  • 328年洛阳之战与步阵的“扁平化”趋势
  • 北朝大规模会战中的的步兵军阵
  • 第四节 南方步兵的特殊战术形式
  • 装备特征:短兵器为主
  • 步兵对骑兵冲击的防御
  • 另一种对抗骑兵的战术:斫营
  • 附录 戚继光对军阵战术的探讨和对世俗观念的纠正
  • 关于军阵密度的阐述
  • 戚继光“鸳鸯阵”的独创和局限
  • 戚继光对军阵非实用化趋势的批评
  • 第二编 南征与北伐:经典战例
  • 第七章 东吴的江防作战与晋灭吴之战
  •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隔江对峙与攻防战
  • 曹操、曹丕两代的渡江作战尝试
  • 魏晋与东吴的长江攻防战略
  • 第二节 伐吴的前期部署及司马炎对将帅的戒备
  • 羊祜经营荆州与王濬的升迁之路
  • 西陵之战引发西晋对水军建设的重视
  • 王濬在益州造舰的开始时间与波折
  • 第三节 灭吴之役的部署
  • 朝廷党争与伐吴争论
  • 伐吴之役的指挥序列及武帝的意图
  • 第四节 伐吴之战过程
  • 第一阶段战事
  • 第二阶段的战事和争议
  • 余论:晋灭吴之战的另一种可能
  • 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
  • 第一节 立国之初:与北齐的战事
  • 555年齐军首次渡江之战
  • 556年齐军第二次渡江
  • 第二节 560年代陈内战与北周、北齐的渡江作战
  • 变起上游:王琳与北齐联军
  • 北周渡江:巴陵和湘州的战事
  • 华皎之叛:周军的再度渡江与沌口一战
  • 陈的江防与进攻
  • 第三节 隋军灭陈之战的部署
  • 总体规划
  • 杨素在上游的准备
  • 贺若弼在下游的渡江准备
  • 第四节 灭陈战事实际进程
  • 上游战事:缺乏建树的杨素舰队
  • 长江下游战事
  • 战功评定的争执
  • 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
  • 第一节 南方对北作战的地理因素
  • 水运、河流与季节
  • 江—淮、黄—淮水系与南北战争
  • 第二节 晋军北伐中的黄—淮航道
  • 352—354年,戴施利用汴水进入洛阳和河北
  • 荀羡沟通泗水、济水和黄河
  • 第三节 桓温伐前燕
  • 桓温的部署及其以往的教训
  • 新泗黄航道(桓公渎)的开通
  • 战役进程与桓温的失败
  • 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
  • 第一节 刘裕伐南燕
  • 战争背景与刘裕的进攻部署
  • 南燕君臣的应对策略
  • 战事进程:临朐战役与广固围城
  • 第二节 刘裕北伐后秦
  • 刘裕对第一阶段战事的部署
  • 第一阶段的战况
  • 完全超出计划的伐秦第二阶段战况
  • 附录 刘裕伐后秦“水军出石门”辨正
  • 结语 地理环境并非战争的决定因素
  • 第三编 成功转型与积重难返:南北朝的战争与政权
  • 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
  • 总论 拓跋北魏战争模式的三次转型
  • 第一节 拓跋伐燕之战的战争形态
  • 魏—后燕的政权结构及战备特征
  • 魏军对城池的攻坚战
  • 中山围城的战事
  • 拓跋珪时代转型总结
  •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复合战备形式(5世纪前期)
  • 边疆臣服部族的骑兵(高车等)
  • 拓跋鲜卑骑兵(羽林、虎贲、直从)
  • 汉地调发的步兵
  • 第三节 420年代拓跋嗣的对宋战争
  • 拓跋嗣河南战事中的略地作战
  • 拓跋嗣河南战事中的攻城作战
  • 总结
  • 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拓跋焘时期魏军的战争模式
  • 拓跋焘对夏、北燕等北方政权的战争
  • 430年宋魏河南之战
  • 450年宋魏之战
  • 北魏对南作战特点:野战与劫掠补给
  • 拓跋焘时代对南战争的总结
  • 第二节 北魏进占淮北青齐与作战模式转型
  • 尉元的淮北战事
  • 慕容白曜的青齐战事
  • 第三节 北魏中期的步兵来源
  • 从民户中征发的兵役
  • 贱民性质的兵户或营户
  • 两种关于练兵的建议
  • 第十三章 北魏政权后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孝文帝时期的魏齐战争形态
  • 迁都洛阳时的动员规模
  • 第一次南征
  • 对第一次南征的总结
  • 第二次南征
  • 第二次南征的总结及余波
  • 总结 孝文帝改革与北魏政权转型
  • 第二节 魏宣武帝初年的对南扩张
  • 500年魏军进占寿春与应急动员
  • 503—504年魏梁战事
  • 第三节 505—506年萧宏北伐与魏梁战事
  • 梁军的进攻部署
  • 魏军的防御和反击
  • 元英进攻钟离失败
  • 505—506年的魏梁战事总结
  • 第十四章 南朝的财政与战争
  • 第一节 刘宋时期的战争与财政
  • 铸币与财政、军费问题的简要回顾
  • 元嘉时期的铸币与改制尝试
  • 元嘉二十七年北伐造成的国债负担与税收危机
  • 孝武帝朝(453—464年)的铸币贬值与政策争论
  • 孝武帝朝的税制
  • 孝武帝之后的钱制和税收
  • 第二节 南齐的财政与战争
  • 谨慎的铸币政策
  • 绢布和力役折钱
  • 检籍与财政
  • 南齐朝廷财政的充裕
  • 第三节 梁、陈的财政与战争
  • 梁朝赋税
  • 梁朝钱制和梁武帝发明铁钱
  • 陈朝的货币与财政
  • 总结
  • 第十五章 南朝军人势力与皇权
  • 第一节 陈朝的“军人共同体”特征
  • 第二节 宋、陈军人改立皇帝的选择
  • 第三节 皇权对军事将领的打击与控制
  • 第四节 皇权、将领对士族文化的追求
  • 南朝皇室对文化品味的追求
  • 南朝军事将领对文化品味的追求
  • 余论 文武分途与“南朝化”命题
  • 参考文献
  • 一、传世文献(基本按四部分类排序)
  • 二、研究论著(按音序排序)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