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聚焦夏史争议性问题,尽力厘清信史和神话的界限,再现多元一体的夏文化。

内容简介

夏朝真的存在吗?大禹治水是神话还是史实?太康为何失国?本书以“天崇拜”为线索,串联起夏代器物、制度与信仰的演变,从微观的陶器纹饰到宏观的文明互动,揭示夏文化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

作者不仅梳理传世文献,更结合天文记录、气候数据、出土器物,甚至通过量化分析洪水与日食,试图在神话与信史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通过多重证据的互证,本书致力于探寻夏代历史的可能真相,勾勒华夏文明早期演变的脉络,演绎中华文明在孕育阶段的转型历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清华简《厚父》:禹建夏邦与天崇拜
  • 第一章 星象神兽:天崇拜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原地区的天崇拜:北斗与龙
  • 第二节 文明的精神内核:天崇拜的传播与传承
  • 第二章 渺远之迹:尧、舜的传说时代
  • 第一节 “荐之于天”:尧舜禅让与权力交替
  • 第二节 “协和万邦”:酋邦理论与尧舜传说
  • 第三章 文明初成:环嵩山地区的文化融合
  • 第一节 史前文化群的迁徙与汇合
  • 第二节 环嵩山地区的文化群
  • 第四章 第一人王:大禹及其夏朝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禹的“神性”与“人性”辩
  • 第二节 尧舜鲧禹历史记忆的断链
  • 第三节 商周对夏朝的历史记忆
  • 第五章 天命敷土:史前洪水与禹治水地望
  • 第一节 洪水传说及其古环境背景
  • 第二节 禹治水地望的考察
  • 第六章 夏邦肇始:王城岗城址所见的酋邦社会
  • 第一节 王城岗遗址与“禹都阳城”
  • 第二节 大禹时期的酋邦社会
  • 第七章 禹王天下:涂山之会与南征三苗
  • 第一节 禹涂山大会及夷夏联盟
  • 第二节 石家河文化的兴衰与禹征三苗
  • 第八章 中原共主:禹、启之际的社会整合
  • 第一节 嵩山南北迈向整合
  • 第二节 华夏共同体:“九鼎”和“九州”
  • 第九章 夏家天下:启及世袭制的开端
  • 第一节 启的继位与挑战
  • 第二节 启的历史新纪元
  • 第十章 龙鸟竞合:“新砦期”的夷夏文化萃聚
  • 第一节 夏前期历史与“新砦期”的重识
  • 第二节 夷夏天崇拜文化的交融
  • 第十一章 崛起之路: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洪水:二里头文化的催生剂
  • 第二节 稻谷:二里头文化的推动力
  • 第三节 石器:二里头文化的加速器
  • 第四节 王国:二里头文化的凝聚体
  • 第十二章 夏商剧变:二里头王国的崩溃
  • 第一节 二里头的两次社会变革
  • 第二节 二里头崇龙文化的盛衰
  • 附录
  • 夏朝及商前期考古年代框架示意图
  • 学界对二里头文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 清华简《厚父》原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