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将考古与文献深度结合,对古代宫城形制与格局的开创性论作。

内容简介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宫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运作与宫禁格局密切相关。两汉魏晋的皇宫包含宫中、殿中、禁中三个区域。

全书以皇宫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殿式建筑开篇。三组文章分别探讨西汉未央宫、东汉南北宫、魏晋洛阳宫的形制格局、主要建筑、机构分布,揭示出其间幽微、隐显的演化脉络。

宫中各种机构分布在不同区域,承担着不同事务。其权力大小和对最高决策过程的影响,往往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和与皇帝的空间距离。皇帝身边的士人、外戚、宦官等势力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权力争夺,与宫禁制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本书充分利用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经学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新结论,系统揭示了该时期宫禁制度的演进线索,对考古和历史学者深入研究古代皇宫制度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政治史、制度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学术 总序
  • 插图目次
  • 前言
  • 说“殿”
  • 上篇 西汉的未央宫
  • “公车司马”考
  • 未央宫四殿考
  • 一 “前殿”“宣室”考
  • 二 “温室”考
  • 三 “承明”考
  • 未央宫“殿中”考
  • 一 “殿中”的范围和布局
  • 二 “殿中”的机构和设施
  • 三 所谓“中朝”
  • 上篇小结
  • 中篇 东汉的南北宫
  • 东汉的南宫和北宫
  • 一 南北两宫的形成和改建
  • 二 南北两宫主从关系的转换
  • 三 “平城门”和“北宫门”
  • 四 北宫南阙门
  • 五 南北两宫西面的门
  • 东汉的“东宫”和“西宫”
  • 一 北宫的“东宫”和“西宫”
  • 二 南宫的“东宫”和“西宫”
  • 三 北宫章德殿和南宫玉堂殿
  • 四 太后与“西宫”
  • 五 “东西宫”格局对东汉政治的影响
  • 东汉的“殿中”和“禁中”
  • 一 “殿中”的门
  • 二 朝堂和尚书
  • 三 符节台和兰台
  • 四 殿中其他重要机构
  • 五 “禁中”和“省中”
  • 六 上述布局对政治的影响
  • 中篇小结
  • 下篇 魏晋的洛阳宫
  • 魏晋洛阳宫的形制与格局
  • 一 洛阳宫的重建
  • 二 宫门和殿门
  • 三 中华门和上
  • 四 太极殿等核心建筑
  • 魏晋洛阳宫禁军制度的变迁
  • 一 少府和光禄勋
  • 二 曹魏新置的殿中宿卫军
  • 三 西晋二卫所领殿中宿卫军
  • 四 魏晋的五校和四军
  • 魏晋洛阳宫主要行政机构的分布
  • 一 魏初的北宫和承明门
  • 二 中书和秘书
  • 三 门下和散骑
  • 四 尚书
  • 下篇小结
  • 附录
  • 东晋南朝建康宫“第三重宫墙”考
  • 北魏、北齐的门下省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个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