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0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军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破坏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隔绝、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抗日武装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灭绝人性地推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在华北的长城沿线、冀晋边界、晋东北等地大规模制造 “无人区”。它是日本侵略者精心策划、有组织地对中国人民实施的长期、残暴野蛮的大屠杀,不仅使广大“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的大劫难,而且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和破坏。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无人区”的缘起
- 第一节 日本关东军的“发明”
- 第二节 从东北到华北
- 第二章 华北“无人区”概况
- 第一节 华北“无人区”的时空分布
- 第二节 日军在华北制造“无人区”的主要办法
- 第三节 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无人区”的特点
- 第三章 长城沿线“无人区”
- 第一节 伪满“无人区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二节 伪蒙疆、华北日伪的“协作”
- 第三节 “千里无人区”之形成
- 第四节 “无人区”里的斗争
- 第四章 冀晋边界“无人区”
- 第一节 晋东北“无人区”
- 第二节 冀西“无人区”
- 第三节 冀晋边界“无人区”的恢复
- 第五章 日军制造“无人区”的暴行
- 第一节 有计划的大屠杀
- 第二节 实施毒气战、细菌战
- 第六章 浸血的“王道乐土”——人圈
- 第一节 “集团部落”的建设
- 第二节 地狱般的非人生活
- 第三节 集中营式的严酷统治
- 第七章 残破的“无人区”经济与生态
- 第一节 遭摧残的农业生产力
- 第二节 被破坏的地理和生态环境
- 附录一 制造无人地带
- 附录二 “无人区”真的不存在吗?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