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跟着著名红学家周岭品读舌尖上的红楼滋味。

内容简介

《红楼梦》状写“吃喝玩乐”之精彩,古今中外小说无出其右者。著名红学家周岭从《红楼梦》饮食文化说开去,透过虚实食单、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饮具鉴真、酒与酒令等妙趣横生的单元,品读红楼滋味,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醇厚丰富的细节。

原著中的一饮一馔,不为“炫吃”,是为了写人物、写故事、造气氛、讲道理;吃的用的有真有假,并非“疏漏”,而是蕴藏着独具匠心的艺术意图和哲理意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虚实食单
  • “红楼第一菜”之谜
  • 隔锅的饭香,薛姨妈家的“糟鹅掌鸭信”
  • 宝玉连喝两碗的“酸笋鸡皮汤”
  • 宝玉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儿的包子”
  • 史湘云为什么在螃蟹宴上“出一回神”?
  • 馋煞人的螃蟹诗
  • 刘姥姥的螃蟹账和食蟹趣话
  • 吃磅蟹的第一人和央视1987版电视剧的“蟹八件”
  • 怡红院的丫头竟然能吃上御用米
  • 儿童不宜的“牛乳蒸羊羔”
  • 宁荣二府过年缘何不吃饺子
  • 曹雪芹的“合欢花”情结
  • “鸡髓笋”和成语“呆若木鸡”
  • 原著的那些“好汤”和续书的“火肉白菜汤”
  • 贾家一天吃几顿饭?
  • 贾母吃个饭挺“事儿”的
  • 大观园的低调奢华和中国人的无所不吃
  • 第二章 南北食材
  • “乌进孝交租”的单子和“芦雪广联句”的“广”字
  • 交租单子上的“石”和“斛”各是多少斤?
  • 宁国府收到的鲟鳇鱼是“二个”还是“二百个”?
  • 宁荣二府“鱼与熊掌兼得”的生活
  • “獐子”和“狍子”怎么吃?
  • 贾府的“汤羊”和王熙凤的“紫羯褂”
  • 宝玉和黛玉的那一盘“风腌果子狸”
  • “汤猪”和“家腊猪”
  • “龙猪”和“暹猪”
  • 宁荣二府一年要吃掉近千只野鸡
  • 第三章 茶事析疑
  • 说说妙玉“烹茶”
  • 贾母为什么不吃六安茶
  • “老君眉”为什么不是绿茶不是黄茶也不是岩茶
  • 终于把“老君眉”说清楚了
  • 贾母不仅懂茶,还很懂水
  • 什么是“旧年蠲的雨水”
  • 妙玉给黛玉补了一节“品水”课
  • “普洱茶”与《红楼梦》
  • 贾府的“普洱茶”是哪一种茶?
  • “女儿茶”是什么茶?
  • “暹罗”产茶吗?
  • 黛玉为什么喜欢“暹罗茶”?
  • “吃茶”与“定终身”
  • “枫露茶”之谜
  • 让人脑洞大开的“枫露茶”
  • 被“枫露茶”毁了前程的茜雪
  • 第四章 饮具鉴真
  • 差点儿被扔掉的“成窑五彩小盖钟”
  • 不可小觑的外围茶具
  • “风炉”和那“扇滚了的水”
  • 张之洞与“鍚茶壺”
  • “□瓟斝”惊艳出场
  • “□瓟斝”上为什么不该有王恺和苏轼的名字
  • 犀牛不复返,空余“点犀□”
  • 周汝昌与沈从文关于“杏”与“点”的论战
  • “槛外人”的“绿玉斗”
  • 大俗至雅的“竹根雕”茶具
  • 竹根与酒及茶之关系
  • 妙玉与“漆器”的对话
  • 第五章 酒与酒令
  • “黄酒”和“九酝法”
  • 芳官儿和“惠泉酒”
  • “合欢烧酒”“青梅煮酒”和“西洋葡萄酒”
  • 贾珍口中的“戏酒”
  • 大观园“行令罚酒”和朱虚侯“行令杀人”
  • 两宴大观园终于“吃”对了大观楼的位置
  • “牙牌”是怎样炼成的
  • 贾母示范“牙牌令”
  • 刘姥姥意外出彩,林黛玉无心出错
  • 大观园里“顶风作案”的生日宴
  • “湘云眠芍”的“红香圃”怎么走?
  • 宝钗为什么说“射覆”是“酒令的祖宗”?
  • “射覆”开局
  • 会者不难的“射覆”
  • 湘云搅局,香菱救场
  • “拇战”赢家史湘云虐了宝玉一把
  • 湘云设局,黛玉解围
  • 史湘云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
  • 史湘云醉里逞才情
  • 意犹未尽的生日夜宴
  • “怡红夜宴”的座次和“占花名”的骰子
  • 曹雪芹版的《赏花时》
  • “任是无情也动人”让宝玉想到了什么?
  • “日边红杏倚云栽”全诗的意味
  • 李纨为什么不掷骰子
  • 史湘云就是大观园里的苏东坡
  • 宝玉的伤感和中国酒文化的“微醺”境界
  • 香菱和朱淑真,连理枝头断肠人
  • 黛玉的“死因”在欧阳修的一句诗里
  • 袭人“桃花签”背后的故事
  • 第六章 吃出迷途
  • 端午节的粽子
  • 平安醮、屈原、端午节
  • 端午节“赏午”和“五毒”“五黄”
  • “玫瑰露”和“大马士革玫瑰”
  • 给“茯苓霜”正名
  • 柳五儿和芳官儿的交情
  • 大观园里的大案要案
  • 说说“银霜炭”
  • 曹雪芹的祖上“曹国舅”
  • 曹雪芹是汤显祖的知音
  • 黛玉就是不能说“您”
  • “拔取金钗当酒筹”与“占花名”的签子
  • 妙玉的清修之地是“拢”翠庵还是“栊”翠庵
  • 妙玉“能持否”?
  • “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考据详实,由点及面。不仅仅能让人了解红楼梦中的衣食住行诸多细节。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为什么要研究红楼梦,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还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双眼睛,透过红楼梦,可以事无巨细的回看,遥远的古人,是如何吃穿用度,细致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洗脑神书,从观点到叙事,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和作者一样的观点而已。并不是一个开放性的书,为了一己私利洗脑而已。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