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8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精选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诗歌一百五十余首,北外教授、翻译家、诗人、评论家汪剑钊先生译本。
内容简介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白银时代”诗歌的重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精选了阿赫玛托娃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包括早期具有“室内抒情”特点的、优美细腻的诗作,也有后期“抒情的历史主义”风格的《安魂曲》《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重要诗篇。本书译者为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汪剑钊教授。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序: 从“室内抒情”到《安魂曲》
- 我和你走在黑色深渊之上
- 我会爱
- 我向窗口的光线祈祷
- 灰眼睛的国王
- 他爱过
- 我的房间生活着一条美丽的蛇
- 欺骗
- 1
- 2
- 3
- 4
- 爱情
- 在皇村
- 1
- 2
- 3
- 有一个男孩正吹着风笛
- 在深色的面纱下
- 心底对太阳的记忆
- 心和心并没有锻铸在一起
- 房门半开半闭
- 最后相会的歌吟
- 你仿佛用一根麦秆啜饮我的灵魂
- 我再也不需要我的双足
- 蓝葡萄粒的气息多么甜蜜
- 黄昏的房间
- 花园
- 在新月下
- 我活着,像座钟里的布谷鸟
- 葬礼
- 短歌
- 我游手好闲,来到这里
- 在白夜
- 一棵老橡树在絮叨往事
- 致缪斯
- 丈夫用花纹皮带抽打了我
- 我来了,要取代你,姐姐
- 传送带上摆放过文具盒与书籍
- 在我乌黑的发辫中
- 我学会了简单、明智地生活
- 亲爱的,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
- 我驯顺地沉浸于想象
- 黄昏
- 这里,我们全是酒鬼和荡妇
- 我见过冰雹之后的原野
- 我什么都不会说
- 你可知道
- 我们不再会共享同一只杯子
- 每一天都有新的焦虑
- 我不会经常回想起你
- 记忆的声音
- 一串细小的念珠挂在脖子上
- 代替理智的是经验
- 我来到诗人家里做客
- 白夜
- 遗嘱
- 因为我大力颂扬过罪愆
- 我不祈求你的爱情
- 白房子
- 客人
- 回答
- 离别
- 尘世的荣誉恰似云烟
- 在人们的亲近中存在隐秘的界限
- 梦
- 我们失去语言的清新和情感的质朴
- 上帝对刈麦者和园丁太过冷漠
- 就像未婚妻
- 须知简朴的生活总在某处
- 缪斯沿着山道离开了
- 晚夕的光开阔而金黄
- 我多少次诅咒过
- 我不知道你是生还是死
- 我看见
- 我依然梦见冈峦起伏的巴甫洛夫斯克
- 你为什么要如此佯装
- 你要活下去
- 就只剩下我独自一人
- 一切被夺走: 力量,爱情
- 黑色的道路蜿蜒前伸
- 家中陡然变得十分安静
- 二十一日,夜,星期一
- 我俩无力就此绝情地分手
- 破晓时分醒来
- 一个声音向我传来
- 每一个昼夜
- 我听见黄鹂永远悲伤的啼啭
- 你谜样的爱情,仿佛一种疼痛
- 我向布谷鸟探询
- 倘若月亮并不缓行在天空
- 亲爱的旅人
- 一切被侵吞,一切被背叛,一切被出卖
- 恐惧
- 好歹得以成功地分手
- 让管风琴的声音重新响起
- 生铁铸就的栅栏
- 你预言,苦命人
- 当我尚未在围栏前倒下
- 我对亲人施予毁灭的咒语
- 诽谤
- 大门宽敞地打开
- 哭泣的秋天
- 皇村诗行
- 1
- 2
- 别热茨克
- 湖对岸的月亮静止不动
- 那些抛弃国土、任敌蹂躏的人
- 前所未有的秋天建造了高高的穹顶
- 这儿真美妙
- 天鹅的风四下吹拂
- 他对我耳语
- 缪斯
- 自童年就喜爱的那一座城市
- 最后的祝酒辞
- 有人传递脉脉含情的眼神
- 庆祝一下最后的周年纪念日
- 柳树
- 记忆的地下室
- 第三扎加采耶夫斯基胡同
- 落在列宁格勒的第一发远程炮弹
- 死亡之鸟伫立在天顶
- 小拳头一敲
- NOX
- 而你们,我最后一次应征的朋友
- 普希金
- 三个秋天
-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 “永不遗忘的日期”又已临近
- 当月光像一片查尔朱的甜瓜
- 那一晚我们都因对方而疯狂
- 你,亚洲,祖国的祖国
- 诗三首
- 1
- 2
- 3
- 悼亡友
- 一枚狡猾的月亮
- 瓦砾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莫斯科郊外的道路令我着迷
- 致普希金城
- 1
- 2
- 这并不费解
- 你徒然在我脚下投掷
- 海滨十四行诗
- 请别妨碍我的生活
- 一年四季
- 片段
- 夏园
- 以青春诱惑
- 三月的哀歌
- 回声
- 悼诗人
- 1
- 2
- 故土
- 聆听歌唱
- 最后的玫瑰
- 书籍的出版
- 二十三年之后
- 离别是虚幻的
- 这个夏天令人如此愉快
- 诗人不是人
- 行遍大地路漫漫
- 1
- 2
- 3
- 4
- 5
- 6
- Cinque
- 1
- 2
- 3
- 4
- 5
- 北方哀歌
- 第一歌
- 第二歌
- 第三歌
- 第四歌
- 第五歌
- 第六歌
- 野蔷薇开花
- 1. 焚毁的笔记本
- 2. 非梦
- 3. 在梦中
- 4. 第一支短歌
- 5. 另一支短歌
- 6. 梦
- 7
- 8
- 9. 在打碎的镜子中
- 10
- 11
- 12
- 13
- 子夜诗
- 代献辞
- 1. 暮冬的哀歌
- 2. 初次警告
- 3. 在镜子背面
- 4. 十三行诗
- 5. 召唤
- 6. 夜访
- 7. 最后的诗
- 代后记
- 安魂曲
- 代序
- 献辞
- 序曲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Ⅶ 判决
- Ⅷ 致死神
- Ⅸ
- Ⅹ 钉上十字架
- 尾声
-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
- 代前言
- 献辞
- 第二献辞
- 第三即最后的献辞
- 序曲
- 第一联
- 第二联
- 第三联
- 修订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