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决心征伐到问鼎天下,带你看懂“德川家康创业史”。

内容简介

日本战国,一如中国的三国。

作为战国时代的最终赢家,德川家康的人生却极不顺利:他从小家道中落,沦为人质,连妻子都嘲笑他;他其貌不扬,武运很差,总败得丢盔弃甲,再卷土重来;他不懂风雅,不能吟诗作赋,甚至登上高位后还被人笑话……但他却怀着踏实的态度、超人的毅力和独到的人生观笑到最后,一手开启了三百年“江户时代”。

本书是高度浓缩的历史故事,专门讲述德川家康艰难创业的历史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 第一章 暴动
  • 第二章 男女
  • 第三章 新的战斗
  • 第四章 进路
  • 第五章 上京
  • 第六章 征战
  • 第七章 三方原
  • 第八章 生死
  • 第九章 藤花
  • 第十章 相克
  • 第十一章 浮云
  • 第十二章 纷乱的足音
  • 第十三章 穿越伊贺
  • 第十四章 阿茶
  • 第十五章 秀吉
  • 第十六章 小牧、长久手之战
  • 第十七章 上洛
  • 第十八章 藏牙
  • 第十九章 目标
  • 第二十章 天下
  • 终章
  • 《德川家康》连载后记
  • 为“凡人”树碑立传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自由而不屈之心

    每日一书:《德川家康》。军事才能比不上武田信玄,雄才大略比不上织田信长,人格魅力比不上丰臣秀吉,可是德川家康最后却夺得了天下。除了本身活得长外(七十五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坚持不懈”:以自由而不屈之心,不懈地追求梦想。冈崎城主松平家康,年方二十三,正当年轻气盛。松平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骏河今川家的保护伞下。四年前今川义元在桶狭间合战中战死后,家康终于回到自己的领地三河国,重获独立。他抛弃了从今川义元大名中取一 “元” 字而成的 “元康” 一名,开始自称 “家康”。上天赐予我严酷命运,此为天意。上天在考验我能否在这乱世坚持到最后,混出个模样。” 他总能把不幸当作对自己的考验。深藏在家康内心的、绝不向命运低头的 “气”,可以说才是他所有行为的原动力。为了彻底清除今川家的影响,家康使出的一个绝招,便是与邻国尾张国织田信长结盟。永禄五年(1562 年),家康亲往尾张清洲城,拜会信长,与信长约定结成统一战线,此即所谓 “清洲同盟”。“清洲同盟” 自结盟之日起,直至信长死去,从未破裂。大久保一族每人都个性鲜明:另立门户的大久保治右卫门忠佐号称 “美髯公”,后活跃于长筱合战,被织田信长赞赏为 “长筱美髯”;其胞弟大久保彦左卫门忠教以口无遮拦、能言善辩著称,并因著有《三河物语》而广为世人所知;而他们的外甥、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大久保千丸更是出类拔萃,后成为家康侧近,改名大久保忠邻,最终竟登上德川家谱代家老首席的高位。家康看到信长,便觉得自己有一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那便是信长的 “决断力”。信长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速断速决,想到便立刻付诸行动。当然有时也会判断失误,但即使失误,他也绝不后悔。总之一直是向前向前向前!家康对信长这种颇具破坏性的突破力充满崇拜。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信长此时已经有了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夺取天下。信长直视着家康的眼睛道:“不愿攀登高峰之巅者,亦不能征服低山之顶。” 三河国就成了日本最有名的棉花产地。世传 “三和女人多”,便是因为摘棉花需要大量女性,近邻诸国大量女性都来赶场子摘棉花。结实耐用、穿着舒适的棉布,被棉布商人们卖到京畿,给三河国带来巨大的财富。武田信玄便是此类大名中的一个典型。他出生在源于武家名门清和源氏的甲斐国守护武田家,受到颇有家学修养的母亲大井夫人影响,信玄从小师事妙心寺东海派僧侣岐秀元伯,少年时便熟读佛书《碧岩录》,并钻研《孟子》《孙子》等儒书和兵书。信玄还特别沉迷禅宗,日夜坐禅,潜心研习参禅课题。武田信玄信守一条人生哲学:胜负之事,十分胜负以六七分胜为十分之胜。八分之胜难免有险,九分十分之胜则为己方大败之远因也。史称 “金崎城撤退” 的此次退却战,异常惨烈。作为织田军殿军,秀吉接受军师竹中半兵卫计策,应战后退却,退却后再应战,边战边退,经过激烈战斗,损失众多兵力,才终于摆脱全灭命运,成功地撤到若狭国加屋场。《武功夜话》一书记载了当时秀吉军惨状:“战马倒毙,矛头碎断,刀剑成帚,惨不忍睹。” 此时,出现在家康面前的强敌秀吉,在其一步登天的人生中,也找到了他自己的强大的人生哲学,那便是:“有奶便是娘!能给人吃饱饭,人便会聚集到你身边来!” 秀吉自年轻时开始,口头禅便是:“多吃快吃,吃饱不愁!” 意思大概便是:“别怕,饭多的是,但不能慢慢吃。快吃吃饱,为我多多干活,后头还有更好吃的。” 不是名门出身的秀吉与其他武将不同,手下没有一个谱代家臣。但他的吃饭哲学,却吸引了无数人。他便是用这吃饱饭多干活的口号,调动他人为自己干活。总之,把 “利” 吊在人面前,刺激人的 “欲”,由此创造出巨大的 “力” 来,这便是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今日天下枭雄的秀吉在强烈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人生哲学。诚惶诚恐!” 家康深深低下头。“放心了。在下来前一直担心。你看,此时心脏还咚咚乱跳呢。” 秀吉吸着鼻水,流下热泪。但家康有所不知,在热泪盈眶的演技背后,秀吉对家康的戒心却比原来更强了。他知道:“此人确实不能小觑!” 天正十四年(1586 年)十月二十七日,家康登上大坂城,在各路大名齐聚的大广间,谒见秀吉,表示臣服。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黑天之极意———德川家康

      刚刚读完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再读火坂雅致算是换个视角补充阅读,还是有不一样的收获:前者有美化的嫌疑,不过细节非常丰富,后者虽有部分虚构,但关键时刻的决策背景更符合人性。日本人很好玩,他们似乎很喜欢失败者,拥有独特的 “悲情文化”,明治维新以后的近代人物里,日本人很喜欢坂本龙马、西乡隆盛、高杉晋作等。这些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失败者,都没有笑到最后。而笑到最后的那些人,在日本人气却并不高,鲜有人给他树碑立传。战国武将也是这样。有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日本人喜欢的战国武将顺序是织田信长、真田幸村、伊达政宗、上杉谦信;关西地区的人还更喜欢丰臣秀吉一些。而取得最终胜利、开创江户时代的德川家康,却排在上述几人之后,直到近些年各种作品问世才逐步得以改观。最后,引用原文作为感受结束:老夫能存命至今,是何因缘?” 看着眼前的柿田川清流,家康陷入沉思。自己并无什么超出常人的特殊能力。既无武田信玄、上杉谦信那样出神入化的军事才略,也不具备织田信长所有的那种打破既有社会规范的突破力,更没有丰臣秀吉所具有的那种能使万人着迷的个人魅力。可是自己,如今却登上了那些人都没能登上的顶峰。“坚持不懈吧!” 要说自己有什么,大约只有这一点。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总是往前看,磨炼自己,贪婪地吸收别人的长处。如此土里土气的热情,再加上一点小运气,让自己登上了如此高峰。“若在攀爬途中泄气放弃,那此时自己将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里书外的成败

        德川家康,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一个人。读完我想到了农父让三个孩子去远方牵牛的故事,话说暴雨马上来袭……… 最后是什么优势都没有的老三顺顺利利的把牛给牵回来了。哲学可以去书里找,找到了可以在生活中实践。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