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对上海沦陷时期(1942-1945)相关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特殊现象的考察,试图重构这一时期日伪文艺统制下的复杂文学景观,解读异族奴役下中国现代文人的精神症候以及他们“蚌病成珠”的意义。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汪伪政要的散文写作、《中华副刊》对鲁迅形象的改写、周作人对上海沦陷时期散文创作的影响、路易士的“纯诗”理论与文学创作、张爱玲的战争记忆及其书写、钱锺书的蛰居心态及旧体诗词创作、郑振铎的蛰居记忆及其书写等。

本书有别于其他的沦陷区文学史著作,写法上,侧重于分析作家创作心态与文学影响;文本选择上,新旧文学兼容,且不限于此时此地,主要视写作内容是否与上海沦陷时期有密切关联。本书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高校学生群体,有助于拓展其文学史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主旨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上海沦陷时期(1941.12.8—1945.8.15)文学的相关研究
  • 二、抗战胜利之后(1945.8.15至今)文学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生存场域
  • 第一节 汪伪的文艺统制
  • 第二节 日本战时文化思想的渗透
  • 第三节 覆巢之下的文人生活
  • 第二章 汪伪政权的文学企图
  • 第一节 汪伪意识形态的文学表述
  • 第二节 汪伪政要的散文写作
  • 一、《往矣集》出版及其畅销的背后
  • 二、他人眼中的汪伪写作
  • 三、汪伪群奸的“气节”之辩
  • 第三章 鲁迅在上海沦陷时期文学中的投影
  • 第一节 不能忘却的鲁迅
  • 第二节 鲁迅的多面镜像
  • 一、鲁迅生平事迹探寻:从正史到逸话传奇
  • 二、鲁迅是否是“亲日派”
  • 三、周氏兄弟之比较
  • 四、鲁迅的功绩何在?其小说与杂文孰优孰劣?
  • 五、鲁迅的旧体诗之评价。
  • 第三节 混杂与裂变的上海沦陷时期文学
  • 一、日本因素的渗透及其利用
  • 二、“把关人”角色意识的混杂与分裂
  • 第四章 周作人与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
  • 第一节 周作人与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
  • 一、周作人的上海厌恶症
  • 二、营造周氏热点:《古今》等刊的编辑策略
  • 三、投桃报李与亲疏之别
  • 第二节 周作人与上海沦陷时期散文热
  • 一、文史随笔与“乱世”之喻
  • 二、地方风物:从江南到北京
  • 三、现实关注与对话周氏
  • 第三节 沦陷时期周作人精神症候分析
  • 一、“春秋笔”与个人苦衷
  • 二、《古今》上的相遇与示意
  • 三、忧虑的自评
  • 第五章 上海沦陷时期的诗人路易士
  • 第一节 上海沦陷时期路易士行迹考
  • 一、回忆录中的路易士
  • 二、宁、泰为官
  • 三、任职《中华日报》
  • 第二节 上海沦陷时期路易士诗歌论
  • 一、大海、都市与小城:一个现代诗人的性灵游走
  • 二、穷愁、自怜、自傲与毁灭感:个人抒写的多面性
  • 第三节 诗歌之外
  • 一、由诗到文:舒展自我的延伸
  • 二、路氏论文化人的责任:沦陷状态下精英意识的陷阱
  • 三、路氏诗论:“诗素”与“纯粹”之魅
  • 第四节 《中华副刊》对路易士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一、《华副》对路易士的力捧
  • 二、路易士的日本经验及其利用
  • 第六章 张爱玲的战时记忆与战争书写
  • 第一节 《倾城之恋》:战争与爱情
  • 第二节 《封锁》:“不近情理的梦”
  • 第三节 《烬余录》:“一些不相干的事”
  • 第四节 《同学少年都不贱》:战争已待成追忆
  • 第七章 钱锺书与《槐聚诗存》
  • 第一节 “蝼蚁槐聚”:旧体诗写作与蛰居状态
  • 第二节 “亡国贱夫”与诗作中的遗民心态
  • 第三节 “寡妇再醮”:钱锺书的贰臣观
  • 第八章 郑振铎与《蛰居散记》
  • 第一节 “狂胪文献耗中年”
  • 第二节 隐晦与影射:序跋和日记中的春秋笔法
  • 第三节 《蛰居散记》:劫后余生者的追思与控诉
  • 附录一 《中华副刊》上黄裳的三篇佚文考论
  • 附录二 1943年上海文学的几副面孔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