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更适合中国人学习的思维工具书。

内容简介

很多人对思维导图望而却步,认为这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要绘画基础的工具。市场上关于思维导图的书很多,笔记、记忆、写作、创意……不少人质疑,思维导图的作用是否被过分高估?

其实,思维导图核心的功能在于呈现思考的过程。不管是输入还是输出信息,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都可以分为三步:1.罗列信息;2.在信息之间寻找关联;3.用信息完成决策。

《看完就用的思维导图》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三个角度,重点阐述了思维导图的落地应用。书中包含来自企业员工、学生和作者本人的近150张手绘思维导图,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实用解决方案。

学习篇:高效笔记整理术/读书笔记/听记导图
生活篇:出行清单/账单统计/基金理财/日常创意
工作篇:制作简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工作汇报/高效会议

作为世界思维导图锦标赛的“全球总冠军”,本书作者刘艳基于10年教学经验,不断深入学校和企业,在与东尼·博赞深入探讨思维导图研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人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得到了博赞先生的充分肯定。在博赞生前的最后一本书《思维导图完整手册》中,刘艳是唯一被提到的中国思维导图教师,并被博赞誉为“思维导图领域最出色的领军人物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笨蛋!重点是思维,不是手绘!
  • 第一章 给所有人的使用说明
  • 将知识系统化
  • 如何读懂思维导图?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的底层逻辑
  •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 自由联想和逻辑联想
  • 第三章 365黄金思考法
  • 3种绘制类型
  • 6个核心要素
  • 5步快速绘制法
  • 图解国际标准画法
  • 第四章 怎样使用思维导图?
  • 学习篇
  • 高效笔记整理术
  • 框架阅读法:如何做读书笔记?
  • 训练听记导图
  • 生活篇
  • 制作清单
  • 账单统计和基金理财
  • 创意思考:自行车、橙子、非洲鼓和汉堡
  • 工作篇
  • 如何做一份好简历?
  • 用四象限法则做时间管理
  • 目标管理:九宫格思考法
  • 复盘:个人和团队成长法
  • 工作汇报总结
  • 高效会议六帽法
  • 构想商业模式画布
  • “世界咖啡”问题解决法
  • 课堂教学设计
  • 第五章 学员实用案例
  • 案例1:亲子教育——如何教会孩子思考?
  • 案例2: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 案例3:有效谈判模式
  • 案例4:轻松搞定招标
  • 案例5:六大营销策略
  • 案例6:职业资格考试
  • 案例7:毕业论文答辩
  • 案例8:个人年度计划
  • 后记 致敬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先生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刘艳著.《看完就用的思维导图》

    【格式引文】刘艳著。看完就用的思维导图中信出版集团.2019: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rlrMAqWzTm12ha7 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很显然,思维导图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如何利用它来带给我们更大的帮助,实实在在地把它应用到工作当中呢?在这本书中你会找到答案。这本书从高效笔记、问题解决、创意思考、教学设计等诸多应用领域出发,采用了大量案例进行讲解,让大家看到了思维导图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魅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一样的思维导图

      现在的思维导图简直是 “泛滥成灾”,不仅手机电脑中有很多 APP 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提升效率。也被很多人用于教学和辅助学习。作者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的学生,为思维导图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不过,该书却只能说普普通通。介绍的 “正统” 的思维导图方式也不太实用。与现在网络上看到的思维导图不一样,虽然更加华丽和漂亮。但并不推荐学习使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我感觉适合手绘的脑图介绍。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