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医院走廊变成画廊,当病历变成画作。

内容简介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常被称为“600号”)的画廊,有这样一群创作者:他们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却用画笔扯开了病房的铁栅栏。这里,是受精神障碍困扰的人的精神家园。

本书没有猎奇的“疯癫天才”的故事,只有一群普通人在困境中对自我的诚实书写;这里没有奇观,只有一群人在命运的裂缝里,用色彩种出的光。他们是被称为“梵高”的精神障碍患者,也是用色彩对抗荒芜的原生艺术家。

本书作者陈智民医生用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医院支持下和同事一道创办了600号画廊。在这里,有人用对称图案构建精神的秩序,有人在抽象线条中释放被压抑的灵魂,有人把病房的铁窗画成了通往自由的隧道……这些未经修饰的画作,没有技法的炫技,却暴露出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像老蒋笔下重复的军装人像,藏着被时光磨平的尊严;如心铁先生画中沸腾的血色与冰冷的铁,是躁狂与抑郁交织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治愈的神话,而是一次温柔的祛魅。一旦我们撕掉“精神障碍患者”的标签,就会发现在他们的画布上,凝结着与每个人相通的挣扎——对归属的渴望、对自由的追寻、对荒诞世界的抵抗。他们在用另一种语言,讲述着生命的重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从600号画廊走进患者的精神世界
  • 推荐序二 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 自序 精神障碍和艺术是同一条放逐路上的难友
  • 第1章 缘起:在精神病院里搞艺术
  • 第2章 印章先生的故事:用画笔来做哲学思考
  • 第3章 小龙的故事:中国的波洛克
  • 第4章 初具雏形:开办“艺术病房”的经过
  • 第5章 抽象先生的故事:“没什么好解释的,呵呵。”
  • 第6章 黑洞先生的故事:头顶上璀璨的星空
  • 第7章 运动先生的故事:年纪轻轻便安于病房生活
  • 第8章 老中医先生的故事:被S困住了
  • 第9章 诗人先生的故事:老夫聊发少年狂
  • 第10章 发明家先生的故事:用画笔创造乌托邦
  • 第11章 劳模先生的故事:“今天要画什么好呢?”
  • 第12章 老蒋的故事: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 第13章 蜜蜂小哥的故事:思维障碍在图画中的体现
  • 第14章 搞笑先生的故事:带着趣味漫步人生路
  • 第15章 瞌睡遇上了枕头:在闵行院区康复科开办原生艺术画室
  • 第16章 老严的故事:“想画就画,啥也没想。”
  • 第17章 对称先生的故事:对称世界中的神鬼精灵
  • 第18章 开展:精神病院里有了一个600号画廊
  • 第19章 发脾气先生的故事:过度用力地活着
  • 第20章 心铁先生的故事:躁狂时是沸腾的血,抑郁时是冰冷的铁
  • 第21章 之小姐的故事:雨季不再来
  • 第22章 兔子小姐的故事:和进食障碍的相爱相杀
  • 第23章 成长:画廊越来越有范儿了
  • 后记 当时只道是寻常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600号画廊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到书名就想起了〖七号房的礼物〗,又想起了梵高的星空,然后就是《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禁不住翻开看了看画,有点意外,有点震撼,尤其喜欢小龙的故事和画,600 号画廊一定很可爱,愿黑白的地方都可以出彩!可惜我年少懵懂无所知,老大画不了画、唱不了歌、跳不了舞,少了很多乐趣,得勇敢点,再勇敢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600 号画廊》这是一个温暖的梦,如果可以不醒该多好啊。精神病患者的 “艺术” 之旅,也许很稚嫩,也许很青涩,也许很普通,但是很真实。要知道,让他们这些患者可以再次投身于一项 “事业” 是多么的困难,不是他们不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做的到。什么外界宣传的所谓上帝给您关上一道门,一定会给您打开一扇窗,骗鬼的鬼话。相信的意思就是一味安慰剂效应的糖片。书里有句话挺感动的,绘画可能是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的一条通道。我们看到那个世界的锯齿、不平、恐怖、甚至绝望,我们也看到原来还是有希望,他们想拥有属于他们的画室,可以肆意的绘画他们心中所感,脑中所思。也许这也是一种发泄,如果在最一开始就可以肆意的话,会不会有另一番景象呢?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理解。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