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高能量人生,从不否定开始。

内容简介

比起刻意赞美,不否定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本书作者林健太郎是日本知名培训讲师,辅导超过800位大型企业的管理者。长年的经验让他发现,赞美他人固然不错,但另一种方法更简单且有效,那就是“不否定”。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否定了别人,甚至声称自己是“为对方着想才说出那样的话”。然而,对方却觉得自己被否定,导致关系的恶化。本书教你“不否定”的心态、技巧与练习,透过倾听和认可,改变你无意识的否定习惯。你不需要刻意赞美谁,只要专注于提供心理安全感,让别人觉得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被否定,失败也不会被责备。

如此,上司、下属、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朋友、伴侣、亲子之间的关系,都能获得改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不经意间否定他人的人,是怎么想的?
  • 01 “为了对方好而否定”的心理机制
  • 02 在遇到“习惯性否定他人者”和“不否定他人者”后明白的事
  • 03 “不否定”会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性
  • 04 说着“我没有否定”的人往往是无意识的
  • 05 “否定”的能量,出乎意料地可怕
  • 06 “否定”从何而来?
  • 07 一个关于停止否定就能顺利推进的故事
  • 第二章 培养“不否定思维”
  • 01 “不否定思维”是什么?
  • 02 “不否定思维”的基本1:不要有“正因为事实如此所以否定也无所谓”的想法
  • 03 “不否定思维”的基本2:不要有“自己是正确的”这种想法
  • 04 “不否定思维”的基本3: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 05 沟通不是讲求“感情”,而是找到“未来的着陆点”
  • 06 否定是“上级看待下级视角”的产物
  • 07 从搞笑艺人组合中学习“不否定思维”
  • 08 是否被狭隘世界的常识所束缚?
  • 09 改变“否定思维”的方法
  • 10 “被否定时”的应对方法
  • 第三章 学习不否定的技巧
  • 01 yes情感沟通法
  • 02 学会“主动沉默”
  • 03 复述对方话语的技巧
  • 04 “肯定”的技巧
  • 05 熟练使用“肯定”的方法
  • 06 无法表示“同意”时“肯定”的表达方式
  • 07 添加“或许”的练习
  • 08 通过调整“非语言”信息消除否定的方法
  • 09 如果已经否定了对方,该怎么办?
  • 10 不让对方感到被否定的技巧
  • 11 让对方感兴趣的、具有“魔力”的三个字
  • 第四章 养成“不否定”的习惯
  • 01 “实况转播”的习惯
  • 02 改进说话方式的“六行对话”法
  • 03 培养俯瞰力的“on the chair”法(椅子思考法)
  • 04 “知道”与“做到”大不相同
  • 第五章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对话技巧
  • 01 引导对方持续表达的五句“附和语”
  • 02 让对话和讨论更具建设性的“提问”法
  • 03 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的最好时机
  • 04 让人讨厌的一句话
  • 05 向对方提出“建议”的方法
  • 06 表达“强烈的意见”的对话技巧
  • 07 自己因对方的话而变得情绪激动,这时该怎么办?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让语言“留余地”的生存指南

    作者开篇就戳破现代人的社交幻觉 —— 那些以 “为你好” 为名的否定,本质上是用正确感碾压对方的存在价值。比如父母对孩子说 “这题都不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或是同事在会议上脱口而出 “这个方案根本行不通”。这些看似客观的评价,实际是披着理性外衣的否定暴力,作者称之为 “上级对下级的俯视视角”。更扎心的是,95% 的否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就像书里提到的 “白墨水事件”:某公司会议上,实习生提议用白墨水打印邀请函,主管立刻否定 “白墨水根本不存在”。结果实习生默默从包里掏出样品 —— 他父亲正是白墨水制造商。书中方法论象是给语言装上缓冲器:思维层:扔掉 “正确主义” 大棒,承认 “事实正确≠沟通有效”。比如妻子抱怨工作累,丈夫若回答 “哪个工作不累?”,哪怕说的是事实,也成了情感杀手。技巧层:“复述 + 或许” 的黄金组合。当对方观点离谱时,先说 “你说的是……(复述)”,再补上 “或许换个角度……”。这种结构既保全对方立场,又悄悄植入新选项。习惯层:用 “六行对话法” 强制降速 —— 把每次交流控制在六句话内,留白比表达更重要。就像插花时的 “间”,沉默反而让对话呼吸。第四章的亲子案例堪称教科书。有个细节特别妙:孩子没写作业,多数家长会质问 “为什么没写?”,这相当于开启 “借口生产模式”。作者建议改成陈述事实 + 未来导向:“作业没写呢,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瞬间就把对抗转变为合作。这种把教练技术降维到日常对话的操作,让书中的方法论多了几分地气。作者聪明地借用了哈佛的 “心理安全感” 概念,但剥离学术外壳,转化成 “不否定” 的极简公式。比如 Google 发现高绩效团队的特质是 “不怕说蠢话”,而书中将其落地为 “三不原则”:不打断、不纠正、不评价。这种理论嫁接让沟通术既有研究背书,又像便利贴一样随手可用。这本书最颠覆的,是它把沟通从 “竞技场” 变成 “安全屋”。当全网都在教人如何犀利反驳时,它反其道而行之,教我们用 “不否定” 给关系上保险。当然,部分日式表达在翻译中稍显生硬,比如 “椅子思考法” 这类概念,需要我们另外结合案例来消化。但总体而言,它像给语言加了层磨砂滤镜 —— 未必让世界更清晰,却让相处变得更柔软。(如果对具体技巧感兴趣,书中的 22 个沟通公式和 “魔力三字法” 确实值得逐字拆解。)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比起刻意赞美,不否定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本书作者林健太郎是日本知名培训讲师,辅导超过 800 位大型企业的管理者。长年的经验让他发现,赞美他人固然不错,但另一种方法更简单且有效,那就是 “不否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肯定别人,肯定自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