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9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语篇章韵律特征研究:分层表示体系、跨学科方法,具学术价值与应用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构建汉语分层表示体系,对汉语篇章韵律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理论层面,以篇章语法学、音系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等基础所构建的针对语法、语义与韵律特征的分层表示体系,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同时本书通过构建大规模数据标注库,可以对语法、语义与韵律的接口问题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其推广性也更强。另外,本书所进行的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采用了语音学、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相关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于汉语语篇理解、对话意图分析、信息安全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社会效益。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一节 语篇相关研究概述
- 一 语言学各领域对语篇的研究
- 二 语篇分析的多领域应用
- 三 依存语法研究概述
- 四 篇章回指研究概述
- 五 修辞结构研究概述
- 六 向心理论研究概述
- 七 话题与话题链研究概述
- 八 信息结构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各章内容简介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相关术语和理论简介
- 第一节 术语介绍
- 一 基础概念
- 二 篇章理论
- 三 韵律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简介
- 一 依存语法 (Dependency Parsing)
- 二 篇章回指理论 (Anaphora)
- 三 修辞结构理论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RST)
- 四 向心理论 (Centering Theory)
- 五 信息结构理论 (Information Structure)
- 六 互动语言学理论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
- 第三节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汉语语篇分层表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以往表示体系概述
- 一 修辞结构表示体系
- 二 关联词语表示体系
- 三 面向中文的篇章句间语义关系表示体系
- 四 适合英汉双语的表示体系
- 五 篇章内部实体关系表示体系
- 第二节 语篇分层表示体系理论框架
- 一 分层表示体系理论框架
- 二 分层表示体系与标注库构建方法
- 第三节 依存关系
- 一 依存关系标注规范
- 二 依存关系标注范例
- 第四节 回指结构
- 一 回指结构标注规范
- 二 回指结构标注范例
- 第五节 修辞结构
- 一 修辞结构标注规范
- 二 修辞结构标注范例
- 第六节 向心理论
- 一 向心理论标注规范
- 二 向心理论标注范例
- 第七节 话题与话题链
- 一 话题与话题链标注规范
- 二 话题与话题链标注范例
- 第八节 信息结构
- 一 信息结构标注规范
- 二 信息结构标注范例
- 第九节 韵律标注规范C-ToBI
- 第十节 语料与标注工具
- 一 语料
- 二 标注工具介绍
- 三 数据统计
- 第十一节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汉语语篇韵律接口研究
- 第一节 以往韵律研究概述
- 一 关于汉语语篇韵律的研究
- 二 语篇重音研究
- 三 汉语语篇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第二节 依存语法与韵律特征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语料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三节 篇章回指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语料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四节 修辞结构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语料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五节 向心结构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语料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六节 话题、话题链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语料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七节 信息结构与韵律特征的接口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数据标注与研究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四 结论
- 第八节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 语法、语义、语用对韵律特征的综合影响
- 二 语法、语义、语用与韵律特征的互动研究
- 三 语法、语义、语用与韵律之间互动关系的计算模型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