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论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空间规划建议与实施方案。

内容简介

我国正处于城市增长与收缩情境并存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亟须探索城市收缩的空间形态调整和空间优化策略。本研究在城市收缩理论内涵与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东北三省城市收缩本土化空间特征的实证分析,总结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和现状问题,结合国外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政策战略和方法措施,为东北三省收缩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优化建议和实施方案。本研究既为城市的精明收缩规划提供策略和依据,也有助于引导其空间结构实现向“紧凑节点化公交网络化”的转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城市收缩的西方语境和理论性探析
  • 第一节 城市收缩的缘起和概念
  • 一 西方语境的收缩现象
  • 二 城市收缩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城市收缩的成因与表征
  • 一 城市收缩的形成动因
  • 二 城市收缩的表现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阶段的规划思潮演变
  • 一 城市发展阶段
  • 二 规划思潮演变
  • 第四节 城市收缩的规划应对方式
  • 一 以城市再生为主导的复兴型规划
  • 二 以精明收缩为主导的适应型规划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内涵辨析
  • 一 人口增长时代与减少时代的城市规划
  • 二 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概念内涵
  • 第二节 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空间治理规划
  • 一 土地集约化和设施网络化的空间规划
  • 二 公共设施的规模适当化
  • 三 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体系转换
  • 四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体系
  • 第三节 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的战略和方法
  • 一 城市维度
  • 二 社区维度
  • 第三章美国的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
  • 第一节 城市收缩的形成动因:郊区化和经济转型导致的面包圈收缩现象
  • 一 郊区化与无序蔓延
  • 二 去工业化与经济转型
  • 第二节 城市收缩应对策略
  • 一 规划范式的转变:从精明增长转向规模适当化
  • 二 联邦政府的应对政策:社区稳定计划(NSP)
  • 第三节 典型收缩城市案例分析
  • 一 扬斯顿市
  • 二 底特律
  • 三 罗切斯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德国的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
  • 第一节 城市收缩的形成动因:多维度因素导致的城市空置收缩困境
  • 一 持续性人口流失引发空置住房的持续增加
  • 二 制造业产业转移导致工厂企业空间荒废
  • 三 城市外围开发造成房屋空置问题持续恶化
  •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收缩对策
  • 一 社会城市计划
  • 二 东部都市重建计划
  • 三 城市收缩的基本战略
  • 第三节 典型收缩城市案例分析
  • 一 莱比锡
  • 二 莱内费尔德
  • 三 德累斯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1.多样化因素引发的城市收缩加速精简主义规划思想的扩散
  • 2.正视收缩事实制定适应城市收缩的空间重构规划
  • 3.反映地区特性的多样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规划
  • 第五章日本的精明收缩型城市再生
  • 第一节 城市收缩的形成动因:少子老龄化主导下的经济衰退
  • 一 首都圈一极集中诱发人口减少
  • 二 少子老龄化造成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三 人口减少导致地方经济衰退
  • 四 郊区化迁移诱发市中心空洞化
  •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收缩对策
  • 一 “城镇·人·就业”地方创生政策
  • 二 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国土总规划2050》与《新国土形成规划》
  • 三 网络型紧凑城市规划
  • 第三节 典型收缩城市案例分析
  • 一 富山市
  • 二 熊本市
  • 三 钏路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产业振兴:形成“城镇·人·就业”良性循环结构
  • 二 正视收缩:推动地方收缩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和重构
  • 三 规划实践中及时更新调整选址优化规划内容
  • 四 空间重构:借助选址优化规划推动“多节点+网络化”紧凑城市规划建设
  • 五 市中心再生:引导多样化城市功能集聚和人口持续性迁入
  • 第六章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本土语境与空间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城市收缩的宏观语境
  • 一 中国城市收缩的内涵阐述和特征分析
  • 二 城市收缩的形成背景和应对理念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微观语境
  • 一 收缩轨迹
  • 二 现状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 一 城市收缩的识别诊断
  • 二 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
  • 三 城市收缩的形成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东北三省的城市再生策略与空间优化规划
  • 第一节 收缩城市再生规划方向
  • 一 城市功能的紧凑化集聚与网络化联系
  • 二 开发容量和功能设施的规模适当化
  • 第二节 收缩城市空间规划战略
  • 一 空间战略取向
  • 二 空间规划思路
  • 三 空间规划战略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收缩城市空间优化规划建议
  • 一 辽宁省阜新市
  • 二 黑龙江省伊春市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收缩城市空间优化规划实施方案
  • 一 遵循精明收缩型再生理念编制精明紧凑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
  • 二 建构“紧凑节点化+公交网络化”的市级国土城市空间结构
  • 三 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体系
  • 四 合理界定与控制中心城区规模
  • 五 推进规模适当化规划的制度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