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类文明迈入智能时代,注意力远比石油、资本更宝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AI时代的预言书,颠覆性提出人类正在经历第三次文明级跃迁。作为一名风险投资人,阿尔伯特·温格以罕见的前瞻性提出,鉴于数字革命的爆发,尤其是AI能力的快速增强,我们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文明级的跃迁,从工业时代过渡到知识时代。而这场转型的核心矛盾将从“资本稀缺”转向“注意力稀缺”。

“工业时代的机器需要石油,(而)知识时代的‘机器’(人类大脑)需要注意力。”

本书也是一本写给“清醒者”的生存指南,一份关于人类如何免于精神贫困的宣言。阿尔伯特·温格告诉我们,我们不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是首批面对“注意力生态崩溃”的探险者。当前的我们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在恶化的工作循环中投入太多的注意力,因为屈服于欲望而不断进行炫耀性消费;二是大脱钩问题,国家的GDP持续增长,个人收入却停滞不前。

为此,温格创造性提出他的破解之法:扩展三大自由度——经济自由、信息自由以及心理自由;激活知识循环的无限潜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注意力:数字荒漠中的绿洲
  • 推荐序二 带着知识乐观主义迈向未来
  • 推荐序三 从资本稀缺到注意力稀缺:AI时代的生存法则
  • 前言 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注意力稀缺正在引发巨大震荡
  • 引言 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非线性突变
  • 01 数字技术普及,将人类的“可能性空间”推至前所未有之境
  • 第一部分 打好基础,迎接急剧扩张的未来可能性
  • 02 知识是记录在媒介上且被不断完善的信息
  • 03 乐观主义:人类能创造出解决重大问题所需的知识
  • 04 未来世界的可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 05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06 稀缺性取决于需求而非价格
  • 07 关键稀缺资源的历史更迭
  • 08 向知识时代过渡
  • 第二部分 满足基本需求,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
  • 09 人类的需求清单
  • 10 马尔萨斯人口预言的缺陷
  • 11 物质资本已不再是满足人类需求的障碍
  • 第三部分 市场失灵:无法有效分配注意力
  • 12 缺失关注的重要议题
  • 13 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注意力的误分配
  • 14 注意力市场的两大困境
  • 15 三大内在局限,让资本主义无法克服注意力稀缺的挑战
  • 16 知识是驱动技术进步的永恒动力
  • 第四部分 扩展人类自由,激活知识循环的无限潜力
  • 17 满足个人基本需求,人们才能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 18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加速知识的创造与传播
  • 19 提升理性思辨能力,在知识时代自由地引导注意力
  • 第五部分 从资本转向注意力,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彻底改变一切
  • 20 每个人都能因正念练习而变得更好
  • 21 集中注意力和资源来应对人类的生存挑战
  • 22 以全新的民主形式迎接未来
  • 23 积极推动去中心化
  • 24 提升学习体验
  • 25 提倡和实践人文主义
  • 结语 放下工业时代的旧思维,拥抱知识时代的新理念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该如何夺回主控权?

    阿尔伯特・温格是个 “不务正业” 的硅谷大佬。他本是风险投资公司 USV 的执行合伙人,投过 TwilioEtsy 这些科技新贵,哈佛经济学和计算机双学位、麻省理工博士的履历更是闪闪发光。但这位本该在数字浪潮里闷声发财的资本家,却写了本 “砸自家饭碗” 的书 ——《资本之后的世界》。温格说,咱们早不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了,倒象是第一批撞上 “注意力生态崩溃” 的倒霉蛋。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的手、被工作消息轰炸到宕机的大脑、明明不缺钱却空虚得像荒漠的内心,全被他扒得底裤都不剩。他打了个狠比喻:工业机器烧石油,现代人脑烧注意力。可石油能定价,注意力却被算法当免费燃料 —— 短视频平台靠咱的手指滑动,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书里最带劲的是把人类历史拆成三场 “抢椅子游戏”:农业时代抢土地,工业时代攒资本,现在轮到抢注意力了。温格列了堆数据,说全球 GDP 涨得欢,普通人钱包却像被焊死了;明明物质过剩,大家反而活得更累 —— 因为每天清醒的 16 小时,早被 APP 切成碎片卖给了广告商。这哥们甚至把民粹主义抬头都归咎于 “集体注意力失调”:当算法只喂给你爱看的信息,人自然越来越极端。为此温格他也开出药方,叫 “三大自由”:经济上搞全民基本收入,让人不用为了糊口去拧螺丝;信息自由要像维基百科那样打破知识垄断;心理自由得靠 “数字断食”,每天给自己大脑两小时放风时间。这些点子听着有些道理,且人家举的例子挺实在:挪威试过 UBI 让艺术家多出 40% 作品,维基百科的词条量比《大英百科全书》多几十倍 —— 知识自由真能炸出创造力。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是个好问题,可惜没讲明白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名字起的好。看名字感觉是个很有洞见的书,它暗示着某种系统性的洞察。但逐字阅读,让人大失所望。没有闭环,感觉作者想做前瞻性的思考,但没撑起读者求知仰望,整本书表现出辛辛苦苦,却力不从心的状态。作者没能梳理明白整个框架,注意力稀缺是个事实,然后呢?他提出现象(技术通缩、注意力经济、基础收入等),但没有把这些碎片缝合成逻辑闭环,也没有追问 “那之后我们如何理解人本身?”、“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什么?”、“我们要如何重构信任、价值与意义?” 没讲清。此外,这是本译作,翻译的用词和表达,也欠缺,感觉也阻碍了读者辨识原作者的立意和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了,外卦第一爻变,第六变变成水天需,外卦由外向内变了,顶上阳气充满了。吕纯阳的《百字铭》讲:“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口水下来,清醒了嘛,定住了,慢慢不是昏沉境界了,慢慢内在的清醒就来了。你看整个坤卦变了,上面变成坎卦,坎为水,下面是乾卦,整个清净了。再一变,变游魂了,内卦又变成坤卦,外卦不动,水地比。在这个时候,禅定的乐感,精充满了,会漏丹,有时候不漏,你认识清楚了,下面胀起来,好!或者要小便大便,方便了再上座,又是一个一阳来复了。这样打七,七天用功,没有不成就的,就那么简单,就那么快。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