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内容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它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其语言整饬详瞻、富丽典雅,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武帝纪
-
苏武传
-
张骞传
-
朱买臣传
-
主父偃传
-
东方朔传
-
杨恽传
-
霍光传
-
赵广汉传
-
张禹传
-
龚遂传
-
原涉传
-
董贤传
-
王莽传
展开全部
西汉历史选读本
由中华书局印行的点校本《汉书》,是目前流行的最好版本。本书是《汉书》的选本,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依据,选取帝纪一篇,列传十三篇,共十四篇。选取的标准是文史兼顾、可读性强的纪传,且尽量不与《史记》篇章相重合。
史学经典——《汉书》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98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三)历史 -《汉书》(75)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汉朝江山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二本是《汉书》,本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 (前 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 (23),共 230 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它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其语言整饬详瞻、富丽典雅,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价值。2、精彩内容:①《汉书》往事《汉书》亦称《前汉书》,是我国古代继《史记》之后问世的又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主要记述了汉高帝元年(前 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二百三十年的西汉王朝历史,内容全面丰富,其 “整齐一代之文,文赡事详”,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西汉社会的一部最重要著作。《汉书》在历史思想上是推崇大一统的,班固从时间、地域、人事、思想文化诸方面详细地记述西汉统一,给统一的汉代政权和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歌颂汉的一统帝业。《汉书・叙传》说道:“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 从大一统的角度来看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班固有意写统一大业的自我表白。班固在写作人物纪传时,都以 “实录” 精神,从实描写,他还善于根据真实的材料,选择典型的事例,并于每篇传记中抓住一个主题,进行细致、深刻的描写,使人物和事件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有些人物形象逼真,呼之欲出,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班固的《汉书》虽没有司马迁《史记》在文风上的生动活泼,但他笔法谨严,结构严密,炼词简净,显示出了他自己的特色。②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41 年继位,公元前 87 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在位期间他加强皇权,颁行推恩令,制定左官律,削夺诸侯王权力;多次下诏令全国各郡县向朝廷推举贤才,还以策问等方式选拔人才,使董仲舒、公孙弘等一批贤才得以进入朝廷,这对汉朝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改革币制,官营盐铁,实行均输、平准制度,并重视水利,治理黄河。武帝对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也很重视,他罢黜百家,尊崇儒家,“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使国家文化繁盛,同时也奠定了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对外方面,武帝多次派军征伐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并派遣张骞等人通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与南越,经营西南夷,设置郡县,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大大扩展了中国的版图。总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其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永不磨灭。③苏武传苏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天汉元年(前 100)他奉帝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李广与其孙李陵、苏建及其子苏武四人,都是汉朝对匈奴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所以班固将其传记合而为一。本篇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作者不是机械地铺叙历史事件,而是经过高度取舍剪裁,集中笔墨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异国十九年的种种遭遇和表现。记事详尽,主题鲜明,感人至深。李陵劝降和送别两节,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烘托苏武,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苏武是《汉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传记人物之一。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