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中所收入的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康德政治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论永久和平》等文章和论著摘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哲学的开普勒改革
  • 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 前言
  • 道德形而上学导论
  • 一、人的心灵的能力与道德法则的关系
  • 二、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理念和必要性
  • 三、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
  • 四、道德形而上学的预备概念
  • 法权论导论
  • 第一节 什么是法权论
  • 第二节 什么是法权
  • 第三节 法权的普遍原则
  • 第四节 法权与强制的权限相结合
  • 第五节 严格的法权也可以被表现为一种与每个人根据普遍法则的自由相一致的普遍交互强制的可能性
  • 附录 论有歧义的法权(Ius aequivocum)
  • 法权论的划分
  • 一、法权义务的一般划分
  • 二、法权的一般划分
  • 一般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
  • 第一卷私人法权
  • 家庭社会的法权之第三款:家长的法权
  • 一切可以从契约中获得的法权的独断划分
  • 第三篇通过一种公共的司法权的判决而来的主观上有条件的获得
  • 第二卷公共法权
  • 舒尔茨的《不分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学说的一种指南尝试》第一部书评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命题一
  • 命题二
  • 命题三
  • 命题四
  • 命题五
  • 命题六
  • 命题七
  • 命题八
  • 命题九
  •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论书籍翻印的不合法性论书籍翻印的不合法性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一、出版商反对翻印者的法权的演绎
  • 二、对翻印者反对出版商的假托法权的反驳
  • 总的附释
  • 戈特利布·胡弗兰德的《试论自然法权的原理》书评戈特利布·胡弗兰德的《试论自然法权的原理》书评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克劳斯对乌尔利希的《自由学》的书评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
  • 一、论一般道德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答伽尔韦教授先生的一些异议)
  • 二、论国家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驳霍布斯)
  • 结论
  • 三、论国际法权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普遍仁爱的亦即世界主义的观点来看(驳莫色斯·门德尔松)
  • 论永久和平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第一章 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临时条款
  • 第二章 国家间的永久和平的确定条款
  • 附录
  • 一、就永久和平论道德与政治之间的不和
  • 二、依据公共法权的先验概念论政治与道德的一致
  • 一项哲学中的永久和平条约临近缔结的宣告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第一节 永久和平临近的欢乐前景——从人的生命本性的最低级别直到其最高级别,即哲学
  • 第二节 哲学中临近永久和平的可虑前景
  • 论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的所谓法权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论编书 ——致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的两封信论编书
  •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 第一封信 致作家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
  • 第二封信 致出版商弗里德里希·尼古莱先生
  • 重新提出的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着更善进步?
  • 一、人们在这里想要知道什么?
  • 二、人们如何能够知道它?
  • 三、关于人们想对未来预知的东西之概念的划分
  • 四、进步课题不能通过经验来直接解决
  • 五、然而,预卜的人类历史却必须与某种经验相联系
  • 六、我们时代的一个证明人类道德趋势的事件
  • 七、预卜的人类历史
  • 八、论着眼于向世界福利进步的准则在公开方面的困难
  • 九、向着更善的进步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 十、惟有在什么样的秩序中才能够期待向着更善的进步?
  • 结束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