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0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动描述中美之间早期教育交流的历史作品。
内容简介
1872-1875年间,晚清政府先后遴选了4批共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旨在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技术,以对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唤醒沉睡中的文明古国,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官派留学计划。
本书完整细腻地描绘了幼童在美留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以惊人的速读越过了语言障碍,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跑马褂,活跃在校园的各处。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各大名校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因留学计划的搁浅而中途召回。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言
- 导论
- 第一部分
- 1 新生
- 2 大清
- 3 外国人
- 4 自强
- 第二部分
- 5 到达
- 6 威拉德街上的紫禁城
- 7 归国
- 第三部分
- 8 狱徒
- 9 一只大水母
- 10 百日维新
- 11 日落
- 后记
- 译文说明
- 资料来源
- 致谢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文化发展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前身是印刷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建立,是中国文化发展集团(原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下属唯一一家中央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