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由浅入深介绍了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的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升级版,共22章,包括基础知识、虚拟仪器项目开发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和实践。

本书力求面向实际工程项目开发,并配有实际工程实例源码和相关参考资料。

本书可作为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虚拟仪器和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或各类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和管理培训的参考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1.2 虚拟仪器开发环境的搭建
  • 1.3 VI的开发与调试步骤
  • 1.4 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
  • 1.5 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管理
  • 第2章 前面板设计
  • 2.1 控件选择
  • 2.2 前面板设计总原则
  • 2.3 前面板布局
  • 2.4 前面板文本和色彩
  • 2.5 可见性和健壮性
  • 2.6 对前面板进行装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数据类型和操作
  • 3.1 基本数据类型
  • 3.2 常规数据操作方法
  • 3.3 数值
  • 3.4 布尔
  • 3.5 枚举类型与下拉列表
  • 3.6 路径和字符串
  • 3.7 数组、簇和矩阵
  • 3.8 数组操作
  • 3.8.1 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 3.8.2 索引数组元素
  • 3.8.3 编辑数组
  • 3.8.4 数组排序
  • 3.8.5 其他数组操作函数
  • 3.9 图形和图表
  • 3.9.1 波形图表和波形图形
  • 3.9.2 XY图形
  • 3.9.3 二维和三维图形
  • 3.9.4 强度图形和强度图表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本程序结构
  • 4.1 数据流驱动
  • 4.2 顺序结构
  • 4.3 分支结构
  • 4.4 循环结构
  • 4.4.1 For循环和While循环
  • 4.4.2 自动索引
  • 4.4.3 移位寄存器
  • 4.4.4 反馈节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函数、程序框图和VI
  • 5.1 LabVIEW内置函数库
  • 5.2 VI的程序框图
  • 5.3 创建子VI
  • 5.4 为VI添加说明和帮助
  • 5.5 可重入VI、递归VI和多态VI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错误处理
  • 6.1 错误簇
  • 6.2 错误捕获
  • 6.3 错误报告
  • 6.4 错误处理
  • 6.5 自定义错误处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扩展程序结构
  • 7.1 事件结构
  • 7.1.1 事件与事件结构
  • 7.1.2 事件的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
  • 7.1.3 通知事件和过滤事件
  • 7.1.4 用户自定义事件
  • 7.1.5 使用事件的注意事项
  • 7.2 定时结构
  • 7.2.1 定时循环结构
  • 7.2.2 定时顺序结构
  • 7.3 禁用结构
  • 7.4 元素同址操作结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单循环程序框架
  • 8.1 轮询
  • 8.2 程序框架中的数据传递和功能全局量
  • 8.3 经典状态机
  • 8.4 消息状态机
  • 8.5 队列状态机
  • 8.6 事件状态机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多循环程序框架
  • 9.1 多任务、多线程、多处理与多循环
  • 9.2 变量控制多循环
  • 9.3 同步多循环
  • 9.3.1 事件发生函数控制多循环
  • 9.3.2 通知器控制多循环
  • 9.3.3 多个定时循环的同步
  • 9.3.4 集合点控制多循环
  • 9.4 异步多循环
  • 9.4.1 生产者/消费者结构
  • 9.4.2 大型多任务结构
  • 9.5 模块化的程序框架
  • 9.5.1 多循环程序框架的模块化
  • 9.5.2 动态加载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扩展用户界面
  • 10.1 自定义控件
  • 10.2 XControl
  • 10.2.1 XControl的能力
  • 10.2.2 XControl的属性和方法
  • 10.2.3 XControl的快捷菜单、尺寸和位置
  • 10.3 菜单
  • 10.3.1 主菜单
  • 10.3.2 快捷菜单
  • 10.4 工具栏和状态栏
  • 10.5 光标
  • 10.6 多语言支持
  • 10.6.1 导出/导入语言包
  • 10.6.2 动态加载语言包
  • 10.6.3 LCE工具包
  • 10.7 本章小结
  • 第11章 数据类型扩展与面向对象
  • 11.1 自定义数据类型
  • 11.2 面向对象编程
  • 11.2.1 封装
  • 11.2.2 继承
  • 11.2.3 多态
  • 11.2.4 LabVIEW类的开发和使用
  • 11.3 本章小结
  • 第12章 扩展程序代码
  • 12.1 简化数学运算
  • 12.1.1 公式节点和表达式节点
  • 12.1.2 脚本节点
  • 12.2 调用CIN
  • 12.2.1 指定参数类型和传递方式
  • 12.2.2 创建C代码
  • 12.2.3 编译代码为LSB格式
  • 12.2.4 加载、调试代码
  • 12.3 LabVIEW NXG中的C节点
  • 12.4 Python节点
  • 12.5 以编程方式控制VI
  • 12.5.1 VI Server程序
  • 12.5.2 VI Scripting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代码复用
  • 13.1 OpenG和MGI代码库
  • 13.2 调用DLL
  • 13.2.1 配置CLN
  • 13.2.2 调用自己开发的DLL
  • 13.2.3 调用硬件驱动或Win32 API
  • 13.3 ActiveX和.NET组件
  • 13.3.1 调用ActiveX
  • 13.3.2 调用.NET
  • 13.4 本章小结
  • 第14章 数据存储与表达
  • 14.1 文件操作
  • 14.1.1 文本文件
  • 14.1.2 二进制文件
  • 14.1.3 数据记录文件和电子表格文件
  • 14.1.4 配置文件
  • 14.1.5 TDMS文件
  • 14.1.6 XML文件
  • 14.2 数据压缩和加密
  • 14.3 数据表达
  • 14.4 本章小结
  • 第15章 数据库
  • 15.1 数据库基础
  • 15.2 连接数据库
  • 15.2.1 使用DSN连接数据库
  • 15.2.2 使用UDL连接数据库
  • 15.2.3 增强数据库程序的可移植性
  • 15.3 数据库基本操作
  • 15.3.1 创建、删除数据表
  • 15.3.2 操作数据记录
  • 15.4 数据库高级操作
  • 15.4.1 执行SQL语句
  • 15.4.2 浏览数据记录
  • 15.4.3 使用存储过程
  • 15.5 数据库工具函数
  • 15.5.1 数据库属性信息
  • 15.5.2 处理数据库事务
  • 15.5.3 使用文件保存数据
  • 15.6 本章小结
  • 第16章 网络通信
  • 16.1 网络参考模型和通信协议
  • 16.2 串口通信
  • 16.3 蓝牙和红外
  • 16.3.1 蓝牙通信
  • 16.3.2 红外通信
  • 16.4 TCP/IP与UDP
  • 16.4.1 TCP/IP
  • 16.4.2 UDP
  • 16.5 NI STM
  • 16.6 DataSocket
  • 16.7 FTP和SMTP
  • 16.7.1 FTP
  • 16.7.2 SMTP
  • 16.8 本章小结
  • 第17章 信号与传感器
  • 17.1 信号
  • 17.1.1 典型测试信号
  • 17.1.2 常用噪声和随机信号
  • 17.1.3 模拟波形
  • 17.2 传感器
  • 17.2.1 温度传感器及典型数据采集程序
  • 17.2.2 应变和力传感器
  • 17.2.3 位移传感器
  • 17.2.4 速度传感器
  • 17.2.5 毫米波雷达
  • 17.2.6 工业相机与图像采集
  • 17.3 本章小结
  • 第18章 数据采集
  • 18.1 信号的数字化
  • 18.2 虚拟仪器数据采集
  • 18.3 基于声卡的信号采集(1D)
  • 18.4 图像采集(2D)
  • 18.5 本章小结
  • 第19章 滤波
  • 19.1 滤波器基础
  • 19.2 傅里叶变换与频率响应
  • 19.3 FIR滤波器
  • 19.3.1 移动平均滤波器
  • 19.3.2 加窗Sinc滤波器
  • 19.3.3 等纹波Parks-McClellan和窄带插值FIR(iFIR)滤波器
  • 19.4 IIR滤波器
  • 19.4.1 基本IIR滤波器
  • 19.4.2 经典IIR滤波器
  • 19.5 非线性滤波器
  • 19.6 逐点滤波
  • 19.7 本章小结
  • 第20章 虚拟仪器项目管理
  • 20.1 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 20.1.1 边做边改
  • 20.1.2 瀑布模型
  • 20.1.3 原型模型
  • 20.1.4 增量迭代模型
  • 20.1.5 螺旋模型
  • 20.2 项目各阶段
  • 20.2.1 需求分析
  • 20.2.2 设计
  • 20.2.3 编码
  • 20.2.4 测试
  • 20.2.5 升级维护和版本控制
  • 20.3 软件质量标准
  • 20.4 进度与预算
  • 20.4.1 时间管理
  • 20.4.2 成本管理
  • 20.5 本章小结
  • 第21章 影像增强仪质量检测系统
  • 21.1 系统需求
  • 21.1.1 功能需求
  • 21.1.2 技术指标
  • 21.2 系统设计
  • 21.2.1 光源子系统设计
  • 21.2.2 CCD相机的选择
  • 21.2.3 图像采集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
  • 21.3 软件开发
  • 21.3.1 系统自检模块
  • 21.3.2 应力切换与控制模块
  • 21.3.3 基于DataSocket的通信模块
  • 21.3.4 标准图像采集模块
  • 21.3.5 故障识别模块
  • 21.3.6 数据分析模块
  • 21.4 集成测试验证
  • 21.5 系统主要特点
  • 第22章 项目实践
  • 22.1 航空液流阀检测系统
  • 22.1.1 系统需求
  • 22.1.2 系统组成
  • 22.1.3 关键技术与软件模块
  • 22.2 ASDX传感器测试系统
  • 22.2.1 日志和SQLite数据库
  • 22.2.2 面向对象方式的测试管理
  • 22.3 灌装检测机器视觉系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