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阐释黄河中上游流域民族地区发展困境的社会文化缘由。

内容简介

市场取向的变革加速了当代中国由传统转向现代的步伐。市场转型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国内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对偏远地区造成了相对挤压,导致特定人群较重的生计负担。究其缘由,既有社会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的,也有个体适应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困扰。基于此,不必将市场进程中特定人群生计方式的频繁变动看作是“随波逐流”,也不必将某些人群对传统的持守仅仅看作是一种“陋俗”,应当将其视作生计条件约束下适应现实的策略。

本书提出“制度一行动”的分析框架,具体包括自上而下的制度推动、自下而上的行动策略、两者“聚合”发力三种面向,希冀在市场“流变”的实践中理解人们的生计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市场实践中的“制度—行动”
  • 第二章 关于市场、转型发展与农民生计的理论
  • 第一节 关于市场的理论
  • 第二节 转型发展与生计模式
  • 第三节 生计策略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王村:田野工作点概述
  • 第一节 王村的起源及变迁
  • 第二节 王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 第三节 镶嵌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民族地区
  • 第四章 副业传统与集市贸易
  •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中的手工副业
  • 第二节 养羊及其社会成本
  • 第三节 新的副业形态——搞建筑
  • 第四节 集市贸易中的王村人
  • 第五章 走向市场
  • 第一节 皮毛生意的兴衰
  •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多胎羊”养殖
  • 第三节 进军餐饮服务业
  • 第六章 市场影响下的生计策略
  • 第一节 “返乡创业”的行动逻辑
  • 第二节 村民事实上的失业
  • 第三节 “内卷化”的婚姻市场
  • 第四节 生计现状及社会影响
  • 第七章 市场行动中的制度因素
  • 第一节 被忽略的社会文化因素
  • 第二节 “项目制”下的养殖业
  • 第三节 路径依赖——“龙山模式”的困境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 第二节 市场行动的逻辑
  • 第三节 方法论的检讨与反思
  • 附录一 生计及从业状况调查问卷
  • 一 个人基本资料
  • 二 家庭生计状况
  • 三 个人从业状况
  • 附录二 L镇活畜交易市场的变迁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