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华传世藏书”系列之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全唐文(十)。底本来自扬州官刻本。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八百九十一
- 徐光溥
- 上后蜀高祖请行墨制疏
- 贾鹗
- 判彭州人请归醋头僧状
- 欧阳彬
- 哀帝降表
- 田淳
- 谏用兵疏
- 谏蜀后主疏
- 韦縠
- 才调集序
- 欧阳炯
- 花间集序
- 张武
- 灵石碑
- 彭晓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叙
- 参同契通真义后序
- 李昊
- 代后蜀主孟昶降表
- 上皇太子称呼疏
- 为孟知祥答唐明宗奏状
- 创筑羊马城记
- 幸寅逊
- 谏孟昶击球驰骋疏
- 卷八百九十二
- 梁嵩
-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
- 锺允章
- 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
- 陈守中
- 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碑铭并序
- 卷八百九十三
- 李铎
- 密雨如散丝赋以 "微密相续,集布如丝"为韵
- 秋露赋
- 拓跋恒
- 谏楚文昭王书
- 丁思觐
- 谏楚文昭王书
- 上马希范书
- 李宏皋
- 复溪州铜柱记
- 彭士慭
- 溪州誓文
- 朱遵度
- 栖贤寺碑
- 钱昱
- 忠懿王庙碑文
- 卷八百九十四
- 罗隐一
- 秋虫赋
- 后雪赋
- 屏赋
- 市赋
- 迷楼赋
- 代武肃王钱镠谢赐钱券表
- 请追癸巳日诏疏
- 与某博士状
- 投知书
- 答贺兰友书
- 上招讨宋将军书
- 投前夏口韦尚书启
- 投礼部郑员外启
- 投永宁李相公启
- 投湖南王大夫启
- 谢崔舍人启
- 投湖南于常侍启
- 谢大理薛卿启
- 投秘监韦尚书启
- 上太常房博士启
- 投盐铁裴郎中启
- 投蕲州裴员外启
- 投同州杨尚书启
- 河中辞令狐相公启
- 卷八百九十五
- 罗隐二
- 投郑尚书启
- 谢刑部萧郎中启
- 谢屯田金郎中启
- 辞宣武郑尚书启
- 谢湖南于常侍启
- 谢江都郑长官启
- 陆生东游序
- 谗书序
- 谗书重序
- 陈先生集后序
- 湘南应用集序
- 镇海军使院记
- 东安镇新筑罗城记
- 杭州罗城记
- 酂文终侯论
- 婆留井铭
- 风雨对
- 蒙叟遗志
- 三帝所长
- 解武丁梦
- 救夏商二帝
- 题神羊图
- 伊尹有言
- 叙二狂生
- 吴宫遗事
- 本农
- 丹商非不肖
- 卷八百九十六
- 罗隐三
- 英雄之言
- 圣人理乱
- 庄周氏弟子
- 杂说
- 龙之灵
- 子高之让
- 惟岳降神解
- 疑凤台
- 说天鸡
- 秦始皇意
- 妇人之仁
- 道不在人
- 市傩
- 荆巫
- 三闾大夫意
- 畏名
- 三叔碑
- 天机
- 辩害
- 齐叟事
- 槎客喻
- 汉武山呼
- 木偶人
- 越妇言
- 悲二羽
- 善恶须人
- 秦之鹿
- 梅先生碑
- 二工人语
- 书马嵬驿
- 说石烈士
- 拾甲子年事
- 刻严陵钓台
- 卷八百九十七
- 罗隐四
- 广陵妖乱志
- 吴公约神道碑
- 钱氏大宗谱列传。富春侯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高密侯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司马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侍郎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太常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永安钱侯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预宁钱侯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安远将军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关内钱侯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临川钱王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全威将军给事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开国伯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绥安侯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开国子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扬威将军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富春公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师宝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司仪钱公列传
- 钱氏大宗谱列传。检校司空钱公列传
- 吊崖县令
- 卷八百九十八
- 谢鹗
- 佐正匡国功臣故节度左押衙亲卫第三都指挥使静海镇遏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上柱国朱府君墓志铭
- 张瑗
- 对观生束脩判
- 皮光业
- 吴越国武肃王庙碑铭
- 吴越故忠义军匡国功臣越州都指挥使前授常州刺史特赠武康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海盐屠将军墓志铭
- 程仁绍
- 请蠲免夫役状
- 卷八百九十九
- 邱光庭
- 海潮论并序
- 论潮汐由来大略
- 论地浮于大海中
- 论地有动息上下
- 论潮汐名义
- 论潮有大小
- 论潮候渐差
- 论浙潮
- 论气水相周日月行运
- 论浑荩轩宣诸天得失
- 新添毛诗序
- 诗序不作于毛公辨
- 毛胜
- 水族加恩簿
- 卷九百
- 詹敦仁
- 清隐堂记
- 林同颖
- 坚牢塔记
- 王瞻
- 高盖名山院记
- 孙光宪
- 白莲集序
- 张崇训
- 禁私盐用新旧法上请奏
- 巩伯壎
- 奇石山磨崖记
- 荆浩
- 画山水赋
- 李恽
- 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并序
- 卷九百一
- 朱阅
- 归解书彭阳公碑阴
- 朱邺
- 扶桑赋
- 落叶赋
- 卢銛
- 对不拘文法判
- 崔曙
- 对士祭判
- 裴兴
- 对问羊知马判
- 裴振
- 雉尾扇赋
- 陈少微
- 七返灵砂篇序
- 孙公辅
- 新修夏邑县城门楼记
- 姚揆
- 仙岩铭
- 杨佚
- 对乐土判
- 杨元操
- 集注难经序
- 张朔
- 遇丧废祀议
- 张琛
- 吊旧友文
- 张随
- 耀德不观兵赋以 "明德尚道,怀仁畏威"为韵
- 上将辞第赋以 "丑虏未灭,将军不家"为韵
- 庄周梦蝴蝶赋以题为韵
- 海客探骊珠赋以 "上下其手,擘波及龙"为韵
- 云从龙赋以 "圣主得贤臣"为韵
- 叶公好龙赋以 "所好非真,见而增惧"为韵
- 蟋蟀鸣西堂赋以 "始入于门,渐藏床下"为韵
- 无弦琴赋以 "舜歌南风,待弦后发"为韵
- 纵火牛攻围赋以 "火发牛惊,龙文炳焕"为韵
- 卷九百二
- 王惣
- 为郑滑李仆射辞官表
- 王元贞
- 对祭祀判
- 王志悌
- 对大夫菜地祭判
- 王德琏
- 饶州记序
- 房鲁
- 上节度使书
- 唐昭明
- 对貌似温敏判
- 程彦矩
-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柱国河南尔朱府君墓碣并铭
- 李暄
- 对九文六采判
- 对蜀物至京判
- 对宾观武艺判
- 对志行高洁判
- 对屯田佃百姓荒地判
- 对无沟树判
- 史徵
- 周易口诀义序
- 许南容
- 对书史百家策
- 屈蟠
- 析疑论叙
- 薛泚
- 常州澄清观钟铭
- 薛季连
- 对田中有树判
- 薄芬
- 直如朱丝绳赋以题为韵
- 郭京
- 周易举正序
- 卷九百三
- 海顺
- 致沙门道杰书
- 三不为篇
- 法琳
- 皇帝绣像颂
- 太极殿行道设千僧斋颂
- 与尚书右仆射蔡国公书
- 致慧净法师书
- 上秦王破邪论启
- 对傅奕废佛僧事启
- 宝星陀罗尼经序
- 般若灯论序
-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序
- 辩正论并序
- 广析疑论
- 答诏问释教利益对
- 智实
- 论道士处僧尼前表
- 致杜正伦书
- 致僧法雅书
- 卷九百四
- 明槩
- 决对傅奕废佛僧事表
- 灵润
- 报京邑门人书
- 元琬
- 上遗封表
- 致皇太子书
- 慧赜
- 般若灯论序
- 志宽
- 慰神素书
- 元览
- 临终遗文
- 慧净
- 辞谢皇储令知普光寺任启
- 重上皇储令知普光寺任谢启
- 析疑论
- 慧斌
- 义井碑铭
- 海云
- 大法师行记
- 卷九百五
- 静迈
- 上僧尼拜父母有损表
- 菩萨戒本序
- 道恭
- 南武州沙门释智周圹铭并序
- 靖迈
- 法蕴足论后序
- 道会
- 上招抚巴蜀疏
- 狱中乞施舍书
- 彦悰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
- 金光明经序
- 三藏法师传序
- 通极论序
- 福田论
- 沙门不应拜俗总论
- 卷九百六
- 元奘一
- 还至于阗国进表
- 进西域记表
- 进新译经论表
- 请入少林夺翻译表
- 辞积翠宫翻经表
- 奉敕翻经进表
- 请御制三藏圣教序表
- 重请御制三藏圣教序表
- 谢御制三藏圣教序表
- 谢御制大慈恩寺碑文表
- 请御书大慈恩寺碑文表
- 第二表
- 请给假改葬父母表
- 谢御书大慈恩寺碑文表
- 谢敕送大慈恩寺碑文表
- 贺赤雀止御帐表
- 贺皇太子生表
- 皇太子生三日贺表
- 贺皇太子剃发表
- 庆皇太子弥月并进法服表
- 皇太子晬日进法衣表
- 谢赐袈裟剃刀表
- 谢遣供奉上医尚药视疾表
- 谢遣内医问疾表
- 谢遣给事王君德慰问表
- 谢敕停依俗法条表
- 第二表
- 上乡邑增贵表
- 元奘二
- 卷九百七
- 答摩诃菩提寺慧天法师书
- 答中印度僧智光书
- 谢赐手诏启
- 谢皇后施袈裟杂物启
- 谢皇太子令充慈恩寺上座启
- 谢皇太子圣教序述启
- 谢高昌王送沙弥及国书绫绢等启
- 谢赐假营葬启
- 造石浮图发愿文
- 辨机
- 大唐西域记赞
- 慧立
- 致于仆射书
- 元奘三藏法师论
- 卷九百八
- 元楷
- 陀罗尼集经翻译序
- 明濬
- 答柳博士书
- 神昉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
- 法融
- 心铭
- 威秀
- 议拜君亲状
- 上请不拜父母表
- 元则
- 禅林妙记前集序
- 禅林妙记后集序
- 元范
- 议拜君亲状
- 崇拔
- 议拜父母状
- 宣业
- 议拜君亲状
- 卷九百九
- 道宣一
- 上雍州牧沛王论沙门不应拜俗启
- 白朝宰群公沙门不应拜俗启
- 上荥国夫人杨氏论拜亲无益启
- 上荥国夫人杨氏沙门不合拜俗启
- 妙法莲华经宏传序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
-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
- 释迦方志序
- 释迦氏谱序
-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 古今佛道论衡实录序
- 卷九百十
- 道宣二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序
-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序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
- 删定四分僧戒本序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 教诫新学比邱行护律仪序
-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序
- 宾主序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序
- 广宏明集序
- 卷九百十一
- 道宣三
- 续高僧传序
- 大恩寺释元奘传论
- 沙门拜亲议优劣论
- 开坏创筑戒场坛文
- 大唐雍州长安县清官乡净业寺戒坛铭
- 终南山北沣福之阴清官乡净业寺戒坛佛舍利铭
- 出净厨诰
- 卷九百十二
- 无行
- 荆南戒坛舍利赞
- 道世
- 辨道经真伪表
- 诸经要集序
- 洪满
- 大唐故赠司徒荆州大都督兖安二州都督郑绛潞三州刺史上柱国郑惠王石记
- 怀素
- 四分僧羯磨序
- 四分比邱戒本序
- 食鱼帖
- 法才
- 光孝寺瘗发塔记
- 复礼
- 十门辨惑论序
- 圆测
- 造塔功德经序
- 灵廓
- 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
- 志静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 卷九百十三
- 子仪
- 白鹤寺记
- 波仑
- 不空羂索陀罗尼经序
- 陀罗尼神咒经序
- 忽雷澄
- 晓了禅师塔碑
- 承远
- 大唐□□寺故比邱尼法琬法师碑文
- 履空
- 浮屠颂
- 实义难陀
- 大乘入楞伽经序
- 元觉
- 答朗禅师书
- 发愿文
- 卷九百十四
- 慧能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
- 义净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序
- 少林寺戒坛铭并序
- 南海寄归内法传
- 法藏
- 大乘起信论疏序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序
- 华严经指归序
- 心经略疏序
- 慧苑
-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序
- 道氤
- 上元宗遗表
- 一行
- 请与星官考校黄道游仪疏
- 答张燕公书
- 智昇
- 开元释教录序
- 释具
- 大忍寺门楼碑
- 仁素
- 大唐嵩岳闲居寺故大德珪禅师塔记
- 嗣安
- 谢赐天宝额状
- 卷九百十五
- 处玉璿
- 大唐众义寺故大德敬节法师塔铭并序
- 元朗
- 招元觉大师山居书
- 靖彰
- 永泰寺碑
- 德宣
- 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
- 法海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 卷九百十六
- 覃素
- 宣化寺幢铭并序
- 思庄
- 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并序
- 吉藏
- 上元宗遗表
- 神会
- 显宗记
- 不空
- 进翻译佛经表
- 译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序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
- 飞锡
- 楚金禅师碑
- 大唐真化寺多宝塔院故寺主临坛大德尼如愿律墓志铭
- 慧灵
- 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轨仪序
- 良贲
- 奉敕造疏通经成进上表
- 辨才
- 心师铭
- 昔真
- 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铭
- 乘如
- 谢修戒坛表
- 景净
- 景教流行中国碑
- 至咸
- 云麾将军河南府押衙张府君夫人上党樊氏墓志铭并序
- 真言
- 大唐金刚般若石经记
- 潜真
- 新译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疏奏
- 良秀
- 奉敕造波罗蜜经疏进上表
- 卷九百十七
- 清昼一
- 寄赠于尚书书
- 答权从事德舆书
- 赠李舍人使君书
- 赠包中丞书
- 诗式总序
- 诗式中序
- 报应传序
- 兰亭古石桥柱赞并序
- 达摩大师法门义赞
- 天台和尚法门义赞
- 二宗禅师赞
- 能秀二祖赞
- 志公赞
- 唐大通和尚法门义赞
- 唐鹤林和尚法门义赞
- 画救苦观世音菩萨赞并序
- 画药师琉璃光佛赞并序
- 乌程李明府水堂观元真子画武城赞
- 沈君写真赞
- 王安吉写真赞
- 大云寺逸公写真赞
- 杨逵处士写真赞
- 洞庭山福愿寺神皓和尚写真赞
- 思村塔铭并序
- 座右偈
- 唐杭州华严寺大律师塔铭并序
- 唐湖州佛川寺故大师塔铭并序
- 唐石圯山故大禅师塔铭并序
- 卷九百十八
- 清昼二
- 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并序
- 唐湖州大云寺故禅师瑀公碑铭并序
- 唐苏州东武邱寺律师塔铭并序
- 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大德诜法师塔铭并序
- 唐苏州开元寺律和尚坟铭并序
- 苏州支硎山报恩寺大和尚碑
- 唐洞庭山福愿寺律和尚坟塔铭并序
- 强居士传
- 卷九百十九
- 普门子
- 妙法莲华经元义释签缘起序
- 止观辅行传宏决序
- 灵祐
- 警策文
- 福琳
- 唐湖州杼山皎然传
- 至贤
- 杨岐山甄叔大师碑铭
- 师用
- 炉峰院钟记并铭
- 道振
- 福岩禅院读法华经姓名记
- 匡白
- 江州德化东林寺白氏文集记
- 东乂
- 唐故越州衙前总管杜府君墓志铭
- 唐王府君墓志铭
- 叡川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铭并序
- 澄观
- 答皇太子问心要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会本演义钞序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
- 华严法界元镜序
- 玲幽
- 建功德碑铭并序
- 元应
- 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并序
- 卷九百二十
- 宗密
- 答温尚书书
- 盂兰盆经疏序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序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 华严原人论序
- 示学徒文
- 义叶
- 重修大像寺记
- 元楚
- 庐山东林寺观音方丈记
- 清越
- 新兴寺佛殿石阶记
- 正言
- 病中上寺主疏
- 高闲
- 此斋帖
- 延昭
- 临济慧照禅师塔记
- 知宗
- 盘山上方道宗大师遗行碑
- 词浩
- 牛头寺经幢赞
- 文贞
- 善化寺记
- 登辉
- 护圣寺钟铭
- 南叙
- 悯忠寺重藏舍利记
- 亚栖
- 论书
- 澄玉
- 疏山白云禅院记
- 卷九百二十一
- 云真
- 西林寺水阁院经藏铭并序
- 齐已
- 粥疏
- 凌云峰永昌禅院记
- 贯休
- 陈情颂
- 尧铭
- 舜颂
- 续姚梁公坐右铭并序
- 虚受
- 大唐嵩山少林寺故寺主法华钧大德塔铭
- 桂琛
- 明道颂
- 道清
- 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
- 守澄
- 陕府夏县景福寺故思道和尚重修宝塔铭并序
- 契抚
- 本业寺记
- 白西
- 重光院钟铭
- 汇征
- 上天竺寺经幢记
- 卷九百二十二
- 昙域
- 禅月集序
- 禅月集后序
- 延寿
- 金刚证验赋
- 法华瑞应赋
- 宗镜录序
- 思有
- 请宣示御注金刚经奏
- 纯白
- 新罗国石南山故国师碑铭后记
- 贤义
- 云门山功德记
- 释远
- 坐禅铭
- 十可行十颂序
- 终南山僧
- 众经音义序
- ? 张果
- 卷九百二十三
- 道体论序
- 黄帝阴符注序
- 太上九要心即妙经序
- 叶法善
- 乞归乡上表
- 乞归乡修祖茔表
- 乞回赠先父爵位表
- 报弟子仲容书
- 成元英
- 南华真经疏序
- 江旻
- 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
- 史崇
- 妙门由起序
- 王太霄
- 元珠录序
- 卷九百二十四
- 司马承祯
- 请五岳别立斋祠所疏
- 坐忘论
- 太上昇元消灾护命妙经颂序
- 上清含象鉴图序
- 天地宫府图序
- 天隐子序
- 景震剑序
- 陶宏景碑阴记
-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并序
- 含象鉴铭
- 龟镜铭
- 素琴传
- 卷九百二十五
- 吴筠一
- 思还淳赋
- 岩栖赋
- 登真赋
- 洗心赋
- 庐山云液泉赋并序
- 竹赋
- 元猿赋并序
- 逸人赋
- 进元纲论表
- 檄江神责周穆王璧
- 元纲论后序
- 天柱山天柱观记
- 卷九百二十六
- 吴筠二
- 形神可固论
- 神仙可学论
- 金丹
- 养形
- 服气
- 守道
- 心目论
- 守神
- 元纲论
- 简寂先生陆君碑
- 卷九百二十七
- 李含光
- 表奏十三通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序
- 尹愔
- 五厨经气法序
- 蔡玮
- 玉真公主朝谒应□□真源宫受□□□王屋山仙人台灵坛祥应记
- 唐东京道门威仪使圣真元元两观主清虚洞府灵都仙台贞元先生张尊师遗
- 烈碑
- 杨砺俗
- 谢恩制表
- 丁政观
- 谢赐天师碑铭状
- 元辨
- 谢亲教道士步虚声韵表
- 卷九百二十八
- 杨智远
- 梅仙事实
- 卢道元
- 太上肘后玉经方序
- 孙智清
- 请重赐敕禁止樵苏状
- 轩辕集
- 太霞玉书序
- 吴子来
- 写真自赞
- 薛幽栖
- 太上洞元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叙
- 李冲昭
- 南岳小录序
- 张冲虚
- 上枯桧再生表
- 倪少通
- 玉清广福观碑铭并序
- 太一观董真人殿碑铭并序
- 王栖霞
- 灵宝院记
- 山元卿
- 新宫铭
- 卷九百二十九
- 杜光庭一
- 纪道德赋
- 代陶福太保修浕口化请额表
- 谢新殿修金箓道场表
- 谢恩除户部侍郎兼加阶爵表
- 谢恩奉宣每遇朝贺不随二教独引对表
- 谢独引令宣付编入国史表
- 贺黄云表
- 贺雅州进白鹊表
- 贺天贞军进嘉禾表
- 请驾不巡幸军前表
- 第二表
- 谢恩赐兴圣观宏一大师张潜修造表
- 谢恩宣赐衙殿点钟表
- 谢恩赐玉局化老君表
- 贺收陇州表
- 寿春节进章真人像表
- 黄万祐邓百经赐紫衣师号谢恩表
- 诏与黄万祐相见谢表
- 皇帝为太子生日设斋表
- 卷九百三十
- 杜光庭二
- 诣老君殿修黄箓斋表
- 宣示解泰边垂谢恩表
- 谢宣赐天锡观庄表
- 谢恩令僧行真修丈人观表
- 宣为皇太子修生日道场散斋表
- 谢允上尊号表
- 代人请归姓表
- 贺太阳合亏不亏表
- 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
- 宣醮丈人观新殿安土地回龙恩表
- 贺获神剑进诗表
- 贺诛刘知俊表
- 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
- 贺西域胡僧朝见表
- 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
- 谢恩赐阳平山吕延昌紫衣表
- 宣进天竺僧二十韵诗表
- 贺封资王忠王表
- 贺新起天锡殿表
- 贺圣体渐痊愈表
- 贺疾愈表
- 谢手诏表
- 谢宣赐道场钱表
- 贺嗣位表
- 贺德音表
- 又贺德音表
- 卷九百三十一
- 杜光庭三
- 谢批答表
- 慰中祥大祥禫制表
- 慰释服表
- 慰册庙号表
- 慰启攒表
- 慰祔庙礼毕表
- 慰封陵表
- 慰发引表
- 贺登极后听政表
- 慰山陵毕表
- 请不赴山陵表
- 奏于龙兴观醮玉局劄子
- 贺江神移堰笺
- 太上洞元灵宝素灵真符序
- 道德真经元德纂序
-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序
- 道德真经广圣义序
- 天坛王屋山圣迹序
- 卷九百三十二
- 杜光庭四
- 墉城集仙录序
- 录异记序
-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
- 太上洞元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序
- 玉函经序
- 洞渊神咒经序
- 道教灵验记
- 青城山记
- 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
- 卷九百三十三
- 杜光庭五
- 历代崇道记
- 卷九百三十四
- 杜光庭六
- 麻姑洞记
- 豆圌山记
-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 东西女学洞记
- 迎定光菩萨祈雨文
- 隶书解
- 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
- 张氏国太夫人就宅修黄箓斋词
- 奉化宗祐侍中黄箓斋词
- 上官子荣黄箓斋词
-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一箓词
-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
-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
-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
- 卷九百三十五
- 杜光庭七
-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
- 皇帝修符瑞报恩斋词
- 黄齐助黄箓斋并然灯词
- 黄齐为二亡男助黄箓斋词
- 赵郜助上元黄箓斋词三首
- 冯捐大夫助上元斋词三首
- 周庠员外助上元斋词二首
- 卢蔚大夫助上元斋词四首
-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
-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
-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
- 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词
- 飞龙使君裔为皇太子降诞修斋词
-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
-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
- 李元儆为亡女修斋词
- 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
-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允明真斋词
- 卷九百三十六
- 杜光庭八
-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
- 皇太子宴诸将祈晴感应灵宝斋词
-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
- 蜀州孟驸马就衙设销灾迁拔黄箓道场词
- 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柏再生修金箓斋词
- 众修北帝衙醮词
- 三会醮箓词
- 军容安宅醮词
- 王虔常侍北斗醮词
- 马尚书南斗醮词
-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
- 马尚书北帝醮词
- 马尚书南斗醮词
- 唐洞卿本命醮词
- 告修青城山丈人观醮词
- 严常侍丈人山九曜醮词
-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
- 莫庭乂为川主修周天醮词
- 莫庭乂周天醮词
- 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
- 丈人观画功德毕告真醮词
- 画五岳诸神醮图词
- 莫庭乂本命醮词
- 莫庭乂本命醮词
- 卷九百三十七
- 杜光庭九
- 晋公南斗醮词
- 晋公后土醮词
- 晋公北帝醮词
- 晋公太白狼星醮词
- 晋公北斗大帝醮词
- 马元通火醮词
- 晋公北帝醮词
- 川主太师北帝醮词
- 晋公北帝醮词
- 谢恩北斗醮词
- 五星醮词
- 本命醮北斗词
- 本命醮南斗词
- 本命醮三尊词
- 周天醮二十八宿词
- 礼记博士苏绍元九曜醮词
- 川主天罗地网醮词
- 川主醮九曜词
- 杨鼎校书本命醮词
- 川主令公南斗醮词
- 川主周天南斗醮词
- 川主周天地一醮词
- 周常侍序周天醮词
- 王宗瑑六甲醮词
- 孟彦晖西亭子南北斗醮词
- 勇胜司空宗恪九曜醮词
- 衙内宗夔本命醮词
- 徐耕司空九曜醮词
-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
- 卷九百三十八
- 杜光庭十
- 贾璋醮青城丈人真君词
- 蜀州宗夔为太史于丈人山生日醮词
- 宴设使宗汶九曜醮词
-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
- 亲随为大王修九曜醮词
- 果州宗寿司空因斋修醮词
- 青城郑瑱尚书本命醮词
- 忠州谒禹庙醮词
- 杨神湍谢土地词
- 蜀王仙都山醮词
- 自到仙都山醮词
- 李延福为蜀王修罗天醮词
- 罗天中级三皇醮词
- 罗天醮太一词
- 罗天醮岳渎词
- 罗天普告词
- 罗天醮众神词
- 蜀王本命醮葛仙化词
- 莫令南斗醮词
- 郑顼别驾本命醮词
- 孙途司空本命醮词
- 卷九百三十九
- 杜光庭十一
- 李仇中丞本命醮词
- 张道衡常侍还愿醮词
- 周庠员外为母转经设醮词
- 莫庭乂为张副使本命甲子醮词
- 骆将军醮词
- 马尚书醮词
- 马尚书本命醮词
- 司徒青城山醮词
- 马尚书本命醮词
-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
- 莫庭乂青城甲申本命周天醮词
- 莫庭乂九曜醮词
- 川主相公北帝醮词
- 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
- 葛仙山化醮词
- 川主九星醮词
- 中和周天醮词
-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
- 川主醮五符石文词
- 蜀王为月亏身宫于玉局化醮词
- 安宅醮词
- 八节醮词
-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
- 卷九百四十
- 杜光庭十二
- 众修本命醮词
- 张道衡还北斗愿词
- 行军仆射醮宅词
- 众修补三会醮词
- 皇帝设南斗醮词
- 皇帝周天醮词
- 醮泸州安乐山词
- 醮名山灵化词
- 镇江侍中宗黯解缆醮水府词
- 周庠员外填本命醮词
- 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
- 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
- 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
- 冉处俦还北斗愿词
- 紫霞洞修造毕告谢醮词
- 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词
- 又本命日醮词
- 越国夫人为都统宗侃令公还愿谢恩醮词
- 司封毛绚员外解灾醮词
- 张崇允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
- 张崇允本命南斗北斗醮词
- 汉州王宗夔尚书安宅醮词
- 马师穆尚书土星醮词
- 卷九百四十一
- 杜光庭十三
- 皇太子醮仙居山词
- 皇帝醮山居山章仙人词
- 敕醮诸名山大川词
- 皇帝于龙兴观醮玉局化词
- 静远军司空承肇本命醮词
- 太子为皇帝醮太乙及点金箓灯词
- 道门为皇帝醮太乙并点金箓镫词
- 皇帝本命醮词
- 君居纮辛酉本命醮词
- 胡璠尚书地网醮词
- 胡贤常侍安宅醮词
- 众修南斗醮词
- 莫庭乂九宫天符醮词
- 莫庭乂为安抚张副使生日周天醮词
- 皇帝醮仙居山词
- 皇帝修灵符报恩醮词
- 圣上与葛仙本命化醮词
- 皇帝又醮葛仙化词
- 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
- 御史中丞刘滉九曜醮词
- 卷九百四十二
- 杜光庭十四
- 先锋王承璲为祖母九曜醮词
- 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
-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
- 什邡令赵郁周天醮词
- 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
- 张相公九曜醮词
- 众修三元醮词
- 王宗瑑等下会醮六甲箓词
- 三会为弟子醮词
- 皇帝本命醮词
- 皇太子本命醮词
- 崔隐侍郎元象九宫醮词
- 醮阆州石壁元元观石文老君词
- 醮阆州天目山词
-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
-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
- 张道衡塑造北斗七星真君醮词
- 杜元继常侍醮火星词
- 王宗寿常侍丈人山醮词
- 鲜楚臣本命九曜醮词
- 众修甲子醮词
- 众修本命醮词
- 庚申醮词
- 卷九百四十三
- 杜光庭十五
- 南斗北斗醮词
- 龙兴观御容院醮土地词
- 中和秦中化龙池醮词
- 皇太子为皇帝生日醮词
- 川主大王为鹤降醮彭女观词
-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
- 天锡观告封章真人词
- 封李真人告词
- 汉州太尉于仙居醮词
- 前嘉州团练使司空王宗玠本命词
- 前汉州令公宗夔上元醮词
- 赵国太夫人某氏疾厄醮词
- 王宗玠宅宏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
- 洋州令公生日拜章词
- 东院司徒孟春甲子醮词
- 刁子赵太尉阳平化醮词
- 宣醮鹤鸣枯柏再生醮词
- 李忠顺司徒拜保护章词
- 卷九百四十四
- 杜光庭十六
- 东院司徒郡夫人某氏醮词
- 东院司徒冀公醮天罗词
- 田崇谦卢昭乂受六甲箓词
- 范延煦等受正一箓词
- 王谠修醮拜章词
- 刁子崇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
- 太傅相公修黑符醮词
- 洋州令公宗夔宅陈国夫人某氏拜章设九曜词
- 洋州令公宗夔生日南斗醮词
-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
-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
- 黔南李令公安宅醮词
- 真圣生辰贺词二首
- 老君赞
- 无上黄箓大斋后述
- 释老君圣唐册号
- 毛仙翁传
- 卷九百四十五
- 周氏
- 曹君墓碑
- 牛应真
- 魍魉问影赋
- 鲍君徽
- 乞归疏
- 温氏
- 为夫谢罪表
- 李元真
- 请归葬祖父於越王茔次状
- 郑氏
- 进女孝经表
- 胡愔
-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序
- 杨氏
- 伤子辞
- 卷九百四十六
- 冯真素
- 灯赋
- 对九日登高坠脚判
- 对泽中得堇判
- 司奏请旌异
- 封殷
- 乡老献贤能书赋以 "行艺昭洽,可升王庭"为韵
- 封玠
- 对越关判
- 封孟申
- 信及豚鱼赋以 "圣朝道孚微隐"为韵
- 师贞
- 秋露如珠赋以 "凉风变节,凝露可观"为韵
- 岐敬忠
- 对主司徵算探卵窥邻判
- 仪崇哲
- 对惰农判
- 韦敬辨
- 韦公厥智诚峒序
- 韦模当
- 金镜赋以 "圣人握之,以临天下"为韵
- 朱草合朔赋
- 韦希颜
- 对举人据地判
- 归冕
- 谢兄除官表
- 诸葛若惊
- 对括州贡士判
- 对所知哭寝门判
- 吴冕
- 昭文不鼓琴赋
- 吴连叔
- 谦受益赋以 "君子立身,谦德之柄"为韵
- 吴大江
- 棋赋
- 苏宁
- 对假求官判
- 苏廙
- 十六汤品
- 苏倩之
- 对造帐籍判
- 朱萃
- 对凿井获镜判
- 对知谋判
- 对玉节判
- 朱休
- 驾幸太学赋以 "人安国泰,大播儒风"为韵
- 卷九百四十七
- 卢硕
- 画谏
- 上洪范图章并序
- 喻古之治
- 卢绰
- 真元先生箴天论
- 卢朏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卢士瞻
- 对什一税功臣判
- 卢仁赡
- 对长安令登夫家判
- 卢隐赵
- 玉台寺记
- 于沼
- 明堂赋
- 邾象钱
- 对私取行马婴爵享祢判
- 符子叔
- 漏赋
- 崔陟
- 鸿赋
- 鸿渐赋
- 崔释
- 对私雇船渡人判
- 崔宏庆
- 君子无屈论
- 解诘论
- 裴旷
- 对厅子判
- 秦用
- 对祭侯判
- 秦瑀
- 柏梁体状云门山物序
- 卷九百四十八
- 辛溥
- 大唐故真空寺尼韦提墓志铭
- 辛齐物
- 对番官判
- 辛则然
- 对掌麑擅放穿墙流恶判
- 陈廷章
- 水轮赋以 "汲引之道,成于运轮"为韵
- 斗牛间有紫气赋以 "平吴之后,异色逾朗"为韵
- 腐草为萤赋以 "积腐有光,可名为萤"为韵
- 艾人赋以 "悬艾为人,以禳毒气"为韵
- 风不鸣条赋以 "天下和平则如此"为韵
- 冰泉赋以 "应阳气而发蒙"为韵
- 陈硎
- 螳螂拒辙赋以 "怒臂当车,生不知量"为韵
- 陈惇修
- 贿赂公行论
- 陈仲卿
- 驷不及舌赋以 "枢机一发,荣辱之本"为韵
- 陈山甫
- 五丁力士开蜀门赋以 "蛮国廓开,遂通人俗"为韵
- 有征无战赋以 "安人以德,不战而旋"为韵
- 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以 "求诸异术,再见真形"为韵
- 禹凿龙门赋以 "利济生人,功存圣德"为韵
- 望思台赋
- 陈有章
- 幽兰赋以 "远芳袭人,终古无绝"为韵
- 文嵩
- 即墨侯传
- 管城侯传
- 樊子新
- 对厅子判
- 卷九百四十九
- 孙秘
- 散木赋
- 幽松赋
- 孙崇古
- 对造桥判
- 孙钦望
- 对染瓮洒尘判
- 对溺死判
- 孙文臣
- 对祭星判
- 元弼
- 鱼跃龙门赋以 "扬鬐鼓鳞,撇波直上"为韵
- 元子贡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袁玘
- 对射御策
- 袁令问
- 对锦衣狐裘判
- 对造室判
- 韩鎡
- 乌巢大理寺狱户赋以 "昔开元中,刑措至此"为韵
- 山呼万岁赋以 "圣德潜融,阴灵效祉"为韵
- 韩子休
- 对去官判
- 韩希铣
- 对去官判
- 潘待福
- 对战胜铭功火灾贮水判
- 颜琎
- 对祀玉判
- 对荐新判
- 对埽道判
- 田备
- 对高洁之士策
- 田鹤
- 扇赋
- 田沈
- 明赋以从入至平为韵
- 骄阳赋
- 田季羔
- 对毁坏压死判
- 田义宠
- 对遗腹袭侯判
- 钱众仲
- 舞中成八卦赋以 "中和所制,盛德斯陈"为韵
- 国子舞赋以 "持羽后见,形貌雍雅"为韵
- 萧匪名
- 对助邻妇丧判
- 姚逖
- 五星同色赋以 "天下和平,君臣合德"为韵
- 姚幹
- 谒华山岳庙赋
- 苗收
- 对贡士不歌鹿鸣判
- 卷九百五十
- 高无际
- 井赋
-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并序
- 大明西垣竹赋
- 高敭庭
- 瑞麦赋
- 平露赋
- 高思元
- 对芝草白兔由刺史善政判
- 曹诜
- 对士祭判
- 对小吏陵上判
- 陶咏
- 对乐土判
- 何据
- 射杨叶百中赋以 "艺通于神,动不虚发"为韵
- 古镜赋以 "明达古今,鉴无善恶"为韵
- 镜花赋
- 琥碧拾芥赋
- 何迥
- 焚柴赋以 "报天享日,精意蠲洁"为韵
- 麻不欺
- 珮赋
- 冲牙赋以 "君子佩玉,由我成声"为韵
- 杨迺
- 舜歌南风赋以 "能感和乐,生殖群物"为韵
- 杨涛
- 揠苗赋以 "无助苗长,时至斯茂"为韵
- 庭燎赋以 "天覆之广,文德以来"为韵
- 蚁穿九曲珠赋以 "延一缕以寻之"为韵
- 巨鳌冠灵山赋以 "沧溟之上,神化不测"为韵
- 狐听冰赋以 "将济大川,慎其所履"为韵
- 水母目鰕赋以 "有相须而后济者"为韵
- 杨颐
- 对函人所掌张侯下纲判
- 杨成象
- 对书齿判
- 对新作南门判
- 杨慎虚
- 心镜赋
- 杨式宣
- 对水损免输判
- 杨伯曦
- 对当袭伪喑判
- 卷九百五十一
- 张耀
- 井赋以 "清汲遇时美"为韵
- 张文
- 气赋
- 张畴
- 对袭代封逃判
- 张凭
- 对贡人帖经判
- 对屯田不开渠判
- 张璜
- 对田中有树判
- 张渊疑
- 对驱傩判
- 张德昇
- 声赋
- 张时敏
- 登凤凰台赋
- 张处信
- 对折狱之理
- 张怀道
- 对坐大夫箦丧姊不除服判
- 张存则
- 舞中成八卦赋以 "中和所制,盛德斯陈"为韵
- 张彦震
- 驾幸宣辉门观试举人赋以 "君圣臣肃,精择多士"为韵
- 张真祥
- 嘉禾合颖赋
- 张元览
- 欹器赋
- 张彦振
- 指南车赋
- 大章车赋以 "上方所造,问次羽仪"为韵
- 响赋以 "庭下云晚响轻"为韵
- 张鸣鹤
- 空赋
- 张余庆
- 竹宫望拜神光赋以 "亲飨虔洁,灵报光烛"为韵
- 祀后土赋
- 青玉案赋以 "报之贞亮,因物莹心"为韵
- 张公乂
- 竹宫望拜神光赋以 "亲飨虔洁,灵报光烛"为韵
- 卷九百五十二
- 张纯如
- 对遗腹袭侯判
- 张荣问
- 对劳农有阙判
- 张子琳
- 对观生束脩判
- 对牢祭有违判
- 张默之
- 对祭星判
- 张彦胜
- 露赋
- 张太古
- 对观生束脩判
- 张叔弼
- 对引弓不中判
- 王渭
- 为族兄瑗谢守度支尚书表
- 王系
- 对廪无积粟判
- 王运充
- 对亚岁上樽阙酒判
- 王雄风
- 对造室判
- 王重华
- 对县令祭山川判
- 王嵩岳
- 孔子石砚赋
- 王子先
- 进贤冠赋
- 笏赋
- 王奉珪
- 明珠赋
- 日赋
- 王延翰
- 瀛州天尊院画壁赞
- 王筠
- 新安令元瓘颂德碑记
- 房元恪
- 仙掌赋以 "白帝西下,黄河北来"为韵
- 卷九百五十三
- 常晖
- 舟赋
- 大舟赋
- 常德志
- 兄弟论并序
- 常惟坚
- 立春出土牛赋以 "平秩东作,敬授人时"为韵
- 唐荣
- 纸鸢赋
- 唐南华
- 对修河堤不溉田判
- 姜庭琬
- 对祭侯判
- 彭朝曦
- 勤政楼视朔观云物赋以 "天地交泰,万国欢心"为韵
- 汤浚
- 对鬯酒不供判
- 康子玉
- 瓜赋
- 康元怀
- 对为吏私田不善判
- 康季子
- 对事貌相似判
- 良士
- 代韦令公谢先人赠官表
- 成震
- 对税亩多于什一判
- 程婴
- 论穷达志
- 凌正
- 对履亩税公田判
- 卷九百五十四
- 刘珣
- 渭水象天河赋以题为韵
- 刘乾
- 招隐寺赋
- 刘銛
- 对徵官为荫判
- 刘元淑
- 夏云赋
- 刘公辅
- 对士不合设坛判
- 周针
- 羿射九日赋以 "当昼控弦,九乌潜退"为韵
- 同人于野赋以 "君子之道,何往不通"为韵
- 登吴岳赋以 "崇峦险固,永镇西疆"为韵
- 钓盈舟鱼赋以 "心无所望,故能取之"为韵
- 周夔
- 到难
- 周彦之
- 对遗腹袭侯判
- 邱峋
- 对均输田判
- 邱真孙
- 对工商货币策
- 阎涣
- 对里尹为主判
- 阎楚封
- 临风舒锦赋以 "赋之明丽当如此"为韵
- 良玉出椟赋以 "藏辉久矣,善价今来"为韵
- 阎抱庶
- 对祭四镇判
- 阎至为
- 对行荡瓮破奴死弃水判
- 廉方俊
- 对佯狂让弟判
- 卷九百五十五
- 李容
- 兴国寺碑
- 李膺
- 断僧结党屠牛捕鱼事由判
- 李濋
- 华月照方池赋以 "凝素光,净寒水"为韵
- 李曾
- 山川出云赋以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为韵
- 李歆
- 对社中木鸠朔望秩酒判
- 李杭
- 对乐请置判悬判
- 李希定
- 对丹书判
- 李农夫
- 幽兰赋
- 李云卿
- 京兆府献三足乌赋以平上去入,周而复始为韵
- 李令琛
- 对书史百家策
- 李善感
- 谏作奉天宫疏
- 李孝言
- 对私雇船渡人判
- 李仲雍
- 对观生束脩判
- 李灵光
- 对学歌元宴判
- 李处仁
- 虹藏不见赋以 "阴阳所陵,故结伏之"为韵
- 李子仞
- 伤毙犬赋
- 驯猿赋
- 李纯甫
- 华严原人论后序
- 李瀚
- 对请益不退判
- 史苌
- 上李中丞书
- 史溆
- 对卒史有文学判
- 卷九百五十六
- 许景休
- 对立春设土牛判
- 吕务博
- 对凿井获镜判
- 吕令则
- 河堤赋
- 井赋
- 义井赋并序
- 吕指南
- 太常观乐器赋
- 吕岩说
- 灵茅赋
- 褚实
- 偃伯灵台赋以 "时成泰和,伯义悠久"为韵
- 鲁唐客
- 对男加布首县宰仓漏判
- 杜颢
- 对天雨坏墙判
- 杜环
- 大食国经行记
- 杜信
- 对袭代封逃判
- 宇文暹
- 对附贯五年复讫判
- 尹程
- 观秋水赋
- 赵宇
- 求元珠赋以 "道德非智,求珠以真"为韵
- 赵瓘
- 对旱暵判
- 赵抚
- 对省官员判
- 赵励
- 秋鸿赋
- 赵泉虬
- 对腊嘉平神位判
- 对助邻妇丧判
- 赵嘉昭
- 对赃贿判
- 对流人降徒判
- 马贻
- 对教吏为缿筩判
- 马光粹
- 对科木作道判
- 马子才
- 送陈自然西上序
- 上官逊
- 松柏有心赋以 "君子得礼,岁寒不变"为韵
- 蒋谏
- 对教吏为缿筩判
- 蒋励躬
- 对承袭称狂判
- 景少游
- 对里尹为主判
- 柳觐礼
- 对大夫采地祭判
- 卷九百五十七
- 沈逵
- 山元玉赋以 "奇质异文,作佩公侯"为韵
- 沈逢年
- 对钟官所铸判
- 范荣
- 测景台赋
- 三无私赋以平上去入为韵
- 残雪赋以 "明月照积雪"为韵
- 观风台赋以 "曾构重屋,以观八风"为韵
- 范慥
- 竞渡赋
- 范仲邕
- 对祭社判
- 仲之元
- 玉赋
- 宋暠
- 獬廌赋
- 宋悛
- 涨昆明池赋以 "白水满春塘"为韵
- 宋伯宜
- 对泉货策
- 宋全节
- 对造帐籍判
- 季子康
- 对员外郎让题剑判
- 对刺史求青牛判
- 费光裕
- 对卒史有文学判
- 魏宥
- 对奏安代乐判
- 魏炤
- 蜩甲赋以 "似之而非"为韵
- 魏式
- 工先利器赋以 "器苟未精,将何为巧"为韵
- 魏加庆
- 对甲居重泽田获三品判
- 魏兼柔
- 对祭侯判
- 路荡
- 拔茅赋以 "灵茅类征吉"为韵
- 徵苞茅赋以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韵
- 卷九百五十八
- 傅梦求
- 围棋赋
- 傅怀海
- 对命农判
- 邵卿
- 对承袭称狂判
- 贺兰恒
- 对卒史有文学判
- 尚理
- 对赐告养病乙父在丧母立凶门判
- 尚驰
- 诸葛武侯庙碑铭
- 盛烈
- 陈威应侯庙记
- 令狐绍先
- 对街内烧灰判
- 孟翱
- 谦受益赋以 "君子立身,谦德之柄"为韵
- 郑讷
- 对公廨供给判
- 郑希稷
- 埙赋
- 笛赋
- 箜篌赋以 "奇弄已阙"为韵
- 郑若方
- 对钟官所铸判
- 郑太昊
- 浮沤赋
- 郑磻隐
- 富贵如浮云赋以 "不义而得,有如浮云"为韵
- 风赋
- 风不鸣条赋以 "扇微和于五日之候"为韵
- 郑遥
- 初月赋
- 明月照高楼赋以 "明月照楼"四字为韵
- 郑自新
- 对作刻出关判
- 郑宗哲
- 温洛赋以 "天上何言,因物表圣"为韵
- 郑楚容
- 对圭田判
- 卷九百五十九
- 斛律齐
- 对贤良方正科策
- 叔孙伯
- 对弃农判
- 薛昇
- 代崔大夫谏造铜灯树表
- 薛恁
- 戏摴蒱头赋以 "酒酣举白"为韵
- 郝名远
- 大厦赋以 "君子用吉"为韵
- 白鹦鹉赋以 "容日上饰,孤飞色媚"为韵
- 郭元超
- 水藻赋
- 郭阶
- 永宁观钟铭
- 白宏侯
- 请以诸太子神主祔庄恪庙奏
- 石山辉
- 金赋
- 石岑
- 海水不扬波赋以平上去入倒用为韵
- 翟楚贤
- 碧落赋
- 观铸钟赋
- 天行健赋以 "天德以阳,故能行健"为韵
- 林虑山人
- 锺期听伯牙鼓琴赋
- 雁门公
- 元解录序
- 汝南公主墓志铭跋
- 归耕子
- 三元宝照法序
- 强名子
- 真气还元铭并序
- 徐阙名
- 上阙兼左骁尉大将军知内侍上柱国虢国阙像铭
- 阙姓字寰
- 大唐齐州神宝寺碣铭
- 阙姓宏仁
- 渤海郡孤子高宪建神道功德碑记
- 华阙名
- 唐故处士吴兴施府君墓志铭
- 阙姓庠
- 唐残墓志
- 卷九百六十
- 阙名一
- 管中窥天赋
- 天赋
- 二黄人守日赋以 "君德同明,远人来附"为韵
- 黄云捧日赋
- 庆云抱日赋以 "云日辉映,精彩相耀"为韵
- 日载中赋以 "汉文帝时数如此"为韵
- 二气合景星赋以 "其状无常,出有道之国"为韵
- 景星见赋以 "垂象含辉,有道则见"为韵
- 登天坛山望海日初出赋以题为韵
- 五色卿云赋以题为韵
- 白云无心赋以 "山川出云,天实为之"为韵
- 气赋
- 明水赋以 "元化无宰,至精感通"为韵
- 藉田赋
- 土牛赋
-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以题为韵
- 七夕赋
- 水始冰赋以 "律报司寒,冰因水结"为韵
- 以德为车赋以 "国家道通远迩"为韵
- 积薪赋以 "帝取汲黯"为韵
- 卷九百六十一
- 阙名二
- 太学观春宫齿胄赋以 "德成教尊,在乎齿学"为韵
- 朝元阁赋以 "高抗山顶,升览清远"为韵
- 请长缨赋以 "愿得长缨,终期繁颈"为韵
- 日观赋以 "斜对杳冥,中宵见日"为韵
- 瓦松赋
- 衡赋以 "同律量衡"为韵
- 衡诚悬赋以 "无敢欺以轻重"为韵
- 驾幸宣辉门观试举人赋以 "君圣臣肃,精择多士"为韵。有序
- 吴公子听乐观风赋以 "自郐以下无闻焉"为韵
- 泗滨浮磬赋以 "水中见石,可以为磬"为韵
- 竹赋
- 洞箫赋
- 白鹦鹉赋
- 舞马赋以 "奏之天庭"为韵。有序
- 舞马赋以 "奏之天庭"为韵
- 汉文帝却千里马赋以 "清道乘舆,前警后跸"为韵
- 绘事后素赋以 "瑟彼玉瓒,黄流于中"为韵
- 霓裳羽衣曲赋
- 卷九百六十二
- 阙名三
- 元圃园讲颂并序
- 造石浮图颂
- 授武三思鸿胪卿制
- 拟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 屯田郎中李景进可工部郎中制
- 除王寓黄翼度支郎官制
- 授李燧平卢军节度使制
- 授王安实天雄军节度使制
- 授韦有翼剑南东川节度使制
- 南华经策问
- 谢奉圣制隆国寺碑表显庆元年三月
- 老君降坛贺表仪凤三年
- 为王相公请改六书表武后时
- 请加开元神武尊号表先天二年十一月
- 为刘幽州请致仕表开元时
- 为卢从愿请替东都留守表开元时
- 西河大破吐蕃贺表天宝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贺元元皇帝灵应表天宝四载二月中书门下
- 请加应道尊号表天宝七载五月
- 贺写道德五本表天宝十载六月中书门下
- 贺大同殿钟鸣表天宝十载六月中书门下
- 贺宫内柑子结实表天宝十载九月中书门下
- 谢许常参官追胜宴乐表天宝十四载三月
- 上老君瑞象表天宝中
- 河阳陕东破贼贺表乾元三年正月
- 贺万年县甘露表宝应二年
- 贺仆固怀恩死并诸道破贼表永泰元年十月
- 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 贺双鹊补天尊殿隙坏表大历三年四月宰臣
- 贺文单国进驯象表大历六年十一月宰臣
- 皇帝一发连二兔请付史官表大历七年十月宰臣
- 贺瑞禾成文表大历十二年五月宰臣
- 为李怀光让起复表大历十二年
- 为李怀光让起复第二表
- 代宣王诵让皇太子表建中元年正月
- 为吉州太守贺赦表兴元元年正月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贞元七年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贞元八年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贞元十四年
- 为河东副元帅马司徒请刻御制箴铭碑表德宗
- 为赵侍郎乞归河中侍兄表
- 卷九百六十三
- 阙名四
- 上太上皇及皇帝尊号表永贞元年十二月宰臣
- 贺收剑门表元和元年二月
- 请加尊号表元和十四年五月中书门下
- 贺黄河清表元和时
- 苏州贺赦表
- 请上尊号表长庆元年四月中书门下
- 再上尊号表太和六年正月中书门下
- 上庆成节表太和七年八月中书门下
- 请上尊号表太和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请仍以国忌日行香表开成四年十月
- 贺殿前穿井得甘泉表文德元年九月
- 上嘉会节贺表龙纪元年三月
- 贺朱全忠进白兔表天祐元年九月中书门下
- 为王尚书遗表
- 代鄜州太守贺赦表
- 请更定选曹事例表同光四年三月
- 请建宗庙表天福二年正月
- 上嘉庆节表乾祐元年十二月
- 上永寿节表广顺元年六月
- 上天清节表显德元年七月
- 为李谏议贺赦表
- 卷九百六十四
- 阙名五
- 定朔请从李淳风议奏贞观十四年
- 请忌日仍理军务奏贞观十九年五月
- 升祔后请肄乐奏永徽元年正月
- 请停亲拜岳渎奏证圣元年有司
- 上刘子元议孝经老子注易传奏开元初中书门下
- 上司马贞等议孝经老子注易传奏开元初礼部
- 请仍用冬至日受贺奏开元八年九月中书门下
- 长至祥瑞奏开元十一年十一月太史局
- 请移植三脊茅奏开元十三年四月
- 驳请移植三脊茅奏开元十三年宰臣
- 老人星见奏开元二十一年八月太史局
- 老人星见奏开元二十四年八月太史局
- 覆舅母服制奏开元二十四年中书门下
- 千秋节祥云见奏开元二十五年八月太史局
- 南北郊祥瑞奏开元二十五年十月太史局
- 上庆云奏天宝元年正月太史局
- 议加文列庚桑为真人奏天宝元年三月中书门下
- 请颁赐洞灵等三经奏天宝元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旌表董思宠奏大历七年十一月京兆府
- 请禁诸州借使度支钱物奏建中元年五月度支
- 请免田希鉴后嗣死罪奏兴元元年十月中书门下
- 定追葬沈太后仪注奏贞元元年九月礼仪使
- 请选人兼用两考奏贞元二年三月吏部
- 请令浙东西依税限纳当钱奏贞元三年闰五月度支
- 澄清选例奏贞元四年八月吏部
- 公除赴祭奏贞元六年正月吏部
- 请有罪夺实封奏贞元七年三月户部
- 请台司增置法直员额奏贞元八年正月御史台
- 定承袭食封奏贞元八年八月
- 请给六品已下左降官禄料奏贞元十年二月刑部
- 请三年一造职田文簿奏贞元十一年八月屯田
- 请收市铜物铸钱奏贞元十五年中书门下
- 请添借百司本钱奏贞元二十一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令纳课陪厨户等人归府县奏元和二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选儒臣赴学讲论奏元和二年八月国子监
- 请肃朝仪奏元和二年十二月御史台
- 请诗享月停荐食奏元和三年四月太常礼院
- 请停实估奏元和四年二月度支
- 处分盗罪奏元和四年二月京兆府
- 请准旧例分察尚书省奏元和四年五月御史台
- 禁额外徵钱奏元和五年正月度支
- 论避皇太子名讳奏元和五年二月太常礼院
- 请举馆驿旧制奏元和五年四月御史台
- 卷九百六十五
- 阙名六
- 减冗员奏元和六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减比远州县选数奏元和八年十二月吏部
- 勾当食利本钱奏元和十年三月京兆府
- 酌定放免两税奏元和十年三月京兆府
- 请停散官叙封奏元和十一年二月司封
- 禁代纳匹段奏元和十一年六月京兆府
- 定皇太后称号奏元和十一年七月礼仪使
- 请裁减食利本钱奏元和十一年九月东都御史台
- 请申明举主事例奏元和十一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集百官读皇后谥议奏元和十一年礼院
- 请改定御史班位奏元和十二年九月御史台
- 请宣示申光蔡三州贡物奏元和十二年十二月户部
- 请定钱数出入条制奏元和十三年十月中书门下
- 议钱货轻重奏元和十五年八月中书门下
- 祀风师奏元和十五年太常礼院
- 请奖班肃奏长庆元年正月宰臣
- 平河北诸道请告庙奏长庆元年四月中书门下
- 请令诸道年终勾帐奏长庆元年六月比部
- 请盟吐番不告庙奏长庆元年九月太常礼院
- 定临刑称冤奏长庆元年十月御史台
- 请减回避例奏长庆二年十月中书门下
- 迁庙奏长庆四年五月礼仪使
- 修圣政纪奏长庆四年中书门下
- 请停奏补奏宝历二年十二月吏部
- 请严山陵诸减选例奏太和元年正月山陵使
- 量放宗子出身条例奏太和元年四月宗正寺
- 请减山陵挽郎选数奏太和元年五月礼部
- 请敬宗庙祝文罢称孝弟奏太和元年七月太常礼院
- 覆辍朝例奏太和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定诸道奏补及致仕章服等例奏太和元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定科目选官事例奏太和元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令有司勿进祥瑞奏太和元年十一月
- 卷九百六十六
- 阙名七
- 补宿卫官健名额奏太和二年三月左右金吾
- 请禁盗采水柏柴灰奏太和二年三月度支
- 请停废三卫子弟奏太和三年三月兵部
- 请禁自荐求迁奏太和三年四月中书门下
- 定纠告行铅锡钱赏例奏太和三年六月中书门下
- 进凯乐奏太和三年八月太常礼院
- 请限进士帖式字数奏太和三年八月礼部
- 请令孟琯兼往洪潭存恤奏太和三年十月御史台
- 请修书阁奏太和四年正月秘书省
- 请定诸道奏补事例奏太和四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减三铨令史奏太和四年七月吏部
- 请复东西铨厅事旧例奏太和四年七月吏部
- 请定仆射上仪奏太和四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定残欠羡余钱物条件奏太和四年九月比部
- 请应诸科目并就吏部考试奏太和四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申禁僧尼奏太和四年祠部
- 请量抽三铨注拟员阙奏太和五年二月吏部
- 请权停旧钱奏太和五年二月盐铁使
- 请诸亲注拟外官详具家状奏太和五年六月吏部
- 请杜将健官影占奏太和五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停节度等使子孙奏留本道奏太和六年五月御史台
- 请严禁杂榷奏太和七年四月御史台
- 请令举荐堪为县令录事参军奏太和七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量罚荐举不合例奏太和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详核刺史理绩奏太和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断狱依旧程限奏太和七年七月大理寺
- 定五经博士爵秩奏太和七年八月国子监
- 请定决狱日限奏太和七年九月御史台
- 请施行新编格后敕奏太和七年十二月刑部
- 请更定礼部放榜事例奏太和八年正月中书门下
- 覆奏疏理诸色入仕奏太和八年正月吏部
- 请读时令奏太和八年二月中书门下
- 请禁断称冤越诉奏太和八年二月中书门下
- 先试帖经奏太和八年十月礼部
- 请更定三考奏改并及第人数奏太和九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申论爱州刺史张丹罪状奏太和中刑部
- 卷九百六十七
- 阙名八
- 请命代官留任候除奏开成元年二月中书门下
- 请改知东西两推奏开成元年御史台
- 请贵籴便农奏开成元年一月度支
- 论郭仲文不合袭封奏开成元年给事中
- 请吏部选人颁行长榜奏开成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 请接济诸州闲散宗室奏开成二年六月宗正寺
- 请于五经字样后附九经字样奏开成二年八月国子监
- 请纪录时政奏开成三年二月中书门下
- 论韦筹进书史解表奏开成三年八月史馆
- 请准受代官赴阙奏开成三年八月中书门下
- 请常参官拜扫给公券奏开成四年二月门下省
- 请量留料钱奏开成五年五月
- 许常参等官有疾得乘檐子奏开成五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更瀍水名奏开成五年七月河南尹
- 禁园户盗卖私茶奏开成五年十月盐铁司
- 禁商人盗贩私茶奏开成五年十月盐铁司
- 请祧代宗奏开成五年
- 请停散试官摄州县事奏会昌元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定祀九宫仪注奏会昌二年正月太常礼院
- 定宰相两省官拜贺朝仪奏会昌二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禁伐桑奏会昌二年五月天德军
- 请改河阳等县为望州县奏会昌三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以罚公主封物宣付史馆奏会昌三年中书门下
- 请禁止奸欺奏会昌四年七月京兆府
- 请更定应举保人例奏会昌四年十月中书门下
- 毁佛像奏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
- 勒令僧人还俗奏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修缮东都太庙奏会昌五年八月中书门下
- 论韦宏质奏会昌五年十二月宰臣
- 请详定庙制升祔奏会昌六年五月礼仪使
- 请定祝文称号奏会昌六年十月太常礼院
- 增诸州刺史俸料奏会昌六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卷九百六十八
- 阙名九
- 请令婚田诸讼先陈府县奏大中元年四月御史台
- 交替职田合计闰月奏大中元年十月屯田
- 请禁屠牛奏大中二年二月刑部
- 请宣示涌泉瑞应奏大中二年十一月中书门下
- 据三司推勘吴湘狱罪状奏大中三年十一月御史台
- 请定三院御史除授月限奏大中三年十一月御史台
- 神主改题不改造奏大中三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议罚朝参不到奏大中四年二月御史台
- 请禁断供应户奏大中四年五月御史台
- 请监决官先引问囚徒奏大中四年九月御史台
- 请严禁屠牛奏大中五年正月中书门下
- 请准崔龟从立私庙奏大中五年四月太常礼院
- 请依旧例放选奏大中五年十月中书门下
- 条陈考课事例奏大中六年七月考功
- 议平赃定估奏大中六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定去任官犯罪科条奏大中六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责成诸道观察使奏大中六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更定科目事例奏大中十年五月中书门下
- 准敕厘革中外奏请官额奏咸通十二年七月中书门下
- 议免摊配逃亡户口赋税差科奏咸通十三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移乐人不得住秘阁奏龙纪元年秘书省
- 请以降诞日为乾和节奏天祐元年八月中书门下
- 上皇太后尊号奏天祐元年九月中书门下
- 避哀帝御名奏天祐元年中书门下
- 妖星不见奏天祐二年五月司天台
- 上积善宫名奏天祐二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改定乳母封号奏天祐二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修置武明王庙奏天祐二年九月中书门下
- 请增贡举额数奏天祐三年二月礼部
- 请诸道申送员阙奏天祐三年四月吏部
- 请禁夜行奏天祐三年闰十二月皇城使
- 卷九百六十九
- 阙名十
- 请追封皇兄皇侄奏开平元年
- 请修唐史奏龙德元年二月史馆
- 乞降河南诸方镇制命奏同光元年十一月
- 请追取本朝法书奏同光元年十二月御史台
- 论两省官常朝宜拜奏同光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中书不得轻给告示奏同光二年正月中书门下
- 定诸道奏除官员额数奏同光二年三月中书门下
- 定刺史县令赏罚奏同光二年三月中书门下
- 请准例徵光台礼钱奏同光二年三月御史台
- 量添县官尉簿奏同光二年四月吏部
- 请令节度等使归本任奏同光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 请重行分察条例奏同光二年五月御史台
- 点检前资官告敕奏同光二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详定长定格循资格十道图奏同光二年八月中书门下
- 任诸藩奏辟军事判官奏同光二年八月中书门下
- 请权停选举奏同光二年十月中书门下
- 贞简太后升祔礼毕请行享祀奏同光二年礼仪使
- 上皇太子婚礼奏同光二年礼仪使
- 请定东都邺都奏同光三年三月详定院
- 请定乡贡童子事例奏同光三年五月礼部
- 皇太后丧服议奏同光三年七月太常礼院
- 议毁京内南北城奏同光三年九月中书门下
- 甄录伪蜀官员奏同光四年二月中书门下
- 卷九百七十
- 阙名十一
- 请停赐庶僚官告及朝对奏天成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定新除官及差使辞谢奏天成元年八月御史台
- 请定台参奏天成元年十一月诸道进奏官
- 请复台巡旧例奏天成元年十二月御史台
- 请定检勘非理死亡及丧葬仪制奏天成元年十二月御史台
- 请增五经考试官奏天成二年正月礼部
- 请定选人过格奏天成二年三月中书门下
- 王蟾应归吏部考试奏天成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 请下所司抄录诏书送馆奏天成二年九月史馆
- 请添点检朝班御史奏天成二年九月御史台
- 条覆选人事例奏天成二年二月中书门下
- 覆追崇庙号奏天成二年宰臣
- 请令宰臣兼判国子祭酒奏天成三年正月中书门下
- 重给告身事例奏天成三年正月
- 请定奏荐人数奏天成三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临轩册命奏天成三年十一月中书门下
- 论宰臣常朝宜拜奏天成三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朝官升任宜令中谢奏天成四年正月中书门下
- 请复置格杖奏天成四年三月御史台
- 群臣乞假觐省请量赐茶药奏天成四年三月中书门下
- 请准旧式五月一日起居奏天成四年四月中书门下
- 景宗宜合食太庙奏天成四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及第人文书详书履历年月奏天成四年七月礼部贡院
- 请检勘南郊行事官文书奏天成四年九月中书门下
- 条陈贡举事例奏天成四年十月中书门下
- 重定正冬朝会礼仪奏天成四年十一月礼官
- 请禁师生称谓奏长兴元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定铨选事例奏长兴元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依旧格考试进士奏长兴元年十二月学士院
- 请定禘飨配食奏长兴元年太常礼院
- 卷九百七十一
- 阙名十二
- 申明土贡奏长兴二年正月户部
- 请赐东丹王等姓名奏长兴二年三月中书门下
- 请编录奏对公事奏长兴二年三月史馆
- 朝臣丁忧乞颁赍布帛奏长兴二年四月中书门下
- 议覆收买京城坊户菜园条例奏长兴二年六月河南府
- 请申定官民丧葬仪制奏长兴二年十二月御史台
- 定衣服制度奏长兴三年正月太常礼院
- 定使相班位奏长兴三年正月中书门下
- 重定三京诸道州府地望次第奏长兴三年四月中书门下
- 请更定诸州贡人朝拜仪制奏长兴三年十二月礼部贡院
- 请下两浙荆湖购募野史奏长兴三年十二月史馆
- 新立条件奏长兴四年二月礼部贡院
- 请量减选数奏长兴四年一月中书门下
- 详断卢嵩等奏长兴四年五月大理寺
- 定私盐科罪奏长兴四年五月盐铁使
- 核定雪冤超资条例奏长兴四年五月中书门下
- 卷九百七十二
- 阙名十三
- 请优经学出身选任奏应顺元年闰正月中书门下
- 准敕修凌烟阁奏应顺元年闰正月集贤院
- 谏亲送葬奏应顺元年二月山陵使
- 请定刺史选举军州判官条例奏清泰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请修奉列圣陵寝奏清泰元年十一月宗正寺
- 请加吴山封号奏清泰元年
- 覆奏程逊等陈时务奏清泰元年中书门下
- 请改庙讳偏旁奏清泰二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改定枉法赃罪奏清泰二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定朝官除任月限奏清泰二年八月中书门下
- 议臣寮居丧终制除授奏清泰二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更定朝班奏清泰二年十一月御史台
- 请定内外官吏对见条例奏清泰三年三月
- 覆册四庙奏天福二年三月尚书省
- 请准旧式赐食仪制奏天福二年三月御史台
- 行朝起居依在京事体奏天福二年四月御史台
- 请复旧制廊下赐食奏天福二年四月御史台
- 进苑恕策奏天福二年十月详定院
- 进窦温颜策奏天福二年十月详定院
- 分别常参官奏天福二年十一月中书门下
- 请改正漏刻奏天福三年二月司天台
- 遵敕改定漏刻奏天福三年二月司天台
- 进卢灿策奏天福三年三月详定院
- 进李祥疏奏天福三年三月宰臣
- 请准段禺修斋坛屋宇奏天福三年四月详定院
- 请详定明宗朝敕制奏天福三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建庆昌宫奏天福四年二月中书门下
- 乞御史照旧例分判事宜奏天福四年三月御史台
- 日食救护奏天福四年六月司天台
- 请定公主出降仪奏天福四年八月中书省
- 请定唐庙制度奏天福四年十一月太常礼院
- 请定官品奏天福七年五月中书门下
- 点检起居官奏天福七年五月中书门下
- 据乞赐院额奏开运二年六月定州
- 请定仆射入朝仪注奏开运二年八月御史台
- 卷九百七十三
- 阙名十四
- 请修制配享献享礼奏乾祐元年六月太常礼院
- 条陈减选奏乾祐二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 请朝拜睿陵奏广顺元年正月宗正寺
- 请降阶迎四庙册案奏广顺元年四月中书六门下
- 请勘寻选人失坠告牒事理奏广顺元年六月中书门下
- 请禁业主牙人陵弱商贾奏广顺二年十二月开封府
- 请孟冬祫祭奏广顺三年七月太常礼院
- 迎太庙神主仪注奏广顺三年九月礼仪使
- 量定郊祀璧币制度奏广顺三年九月礼仪使
- 请祀郊庙用祝版奏广顺三年九月礼仪使
- 请删定法书奏显德四年五月中书门下
- 条陈考课事例奏显德五年闰七月考功
- 请定文武官朝参不到罚例奏显德五年闰七月御史台
- 卷九百七十四
- 阙名十五
- 请立皇太子疏宝应二年五月宰臣
- 请节哀亲政疏大历元年五月宰臣
- 请增添闻奏条令疏长庆三年十一月御史台
- 请罚到任迟延疏宝历元年九月御史台
- 请厘正托故不之任疏宝历二年二月
- 请置祗候屋宇疏宝历二年三月御史台
- 请推问临决称冤疏太和元年十二月御史台
- 请设官讲明经义疏天成四年十二月国子监
- 请以寿星配社两京立万寿殿状开元二十四年七月
- 奏两监学生员额状元和二年国子监
- 请令常参官举人自代及县令犯罪坐举主状元和六年十月中书门下
- 奏得古釜状元和九年八月中书门下
- 奏姚中立高锴考试状太和三年三月御史台
- 奏邓琬等禁系状太和五年十月度支
- 奏酌量增减诸司食利钱状会昌元年六月户部
- 条奏盐法状大中元年闰三月盐铁使
- 立二王三恪状开平二年十二月南郊礼仪使
- 覆论周知微奏状长兴二年四月中书省
- 奏忌辰前后日不坐朝状清泰元年十一月中书门下
- 奏请避讳状天福三年二月中书门下
- 奏李自伦孝义状天福四年正月户部
- 奏定高祖郊坛配坐状天福七年十月中书门下
- 请量留太谷令李殷状天福间
- 张嗣宗不受代状开运二年开封府
- 除宰相刘晌兼判三司拟状
- 投宰相笺
- 卷九百七十五
- 阙名十六
- 请选良家女充后宫议贞观十三年二月
- 定乐议贞观十四年
- 舅甥服制议贞观中
- 禘祫议上元三年十月太常礼院
- 李师道私庙议元和二年六月太常礼院
-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谥议元和十五年五月
-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谥议长庆四年
- 韩皋祔庙议宝历二年七月太常礼院
- 请复庾威等官议太和元年三月都省
- 修宗庙议光启三年二月太常礼院
- 请依李琪朔望奏对议天成元年七月中书门下
- 覆奏卢文纪请御书殿最臣寮议天成元年十月中书门下
- 私斋不得废大祀议清泰元年五月中书门下
- 请定旌表门闾式议天福四年七月户部
- 封母加太字议乾祐元年尚书省
- 卷九百七十六
- 阙名十七
- 对冯相会天判
- 对驱傩判
- 对西陆朝觌判
- 对不拘文法判
- 对增赀就赋判
- 对蜀物至京判
- 对乡贡进士判
- 对乡贡进士判
- 对乡贡进士判
- 对举抱瓮生判
- 对荐贤能判
- 对请立长子为嗣判
- 对芝草白兔由刺史善政判
- 对赤乌巢门判
- 对投笺获弟判
- 对嫂疾得药判
- 对坟树有甘露判
- 对坟树有甘露判
- 对孔目判
- 对孔目判
- 对番官判
- 对流外判
- 对差羊车判
- 对小吏欢言判
- 对畋猎三品判
- 对覆车罝罘判
- 对金吾不辨夜判
- 对不馌兽于郊判
- 对泽虞伤田苗判
- 对招虞人以弓不进判
- 对中郎率家僮出畋判
- 对仲夏百姓弋猎判
- 对出畋毁耕者之瓶判
- 对张侯下纲判
- 对用毒矢而射判
- 对金吾不供畋矢判
- 卷九百七十七
- 阙名十八
- 对搏兽判
- 对捕兽判
- 对捕鸟鼠获豹判
- 对采捕判
- 对观鱼判
- 对取鱼判
- 对不知名物判
- 对不知名物判
- 对不知名物判
- 对小吏陵上判
- 对衣狸制判
- 对执铙失位次判
- 对挈壶挈辔不供判
- 对载稻判
- 对誓戒判
- 对请侯降者判
- 对不受敌判
- 对先登判
- 卷九百七十八
- 阙名十九
- 对斩将后殿判
- 对战胜作彝器判
- 对克狄孥来判
- 对获五甲首判
- 对为将失礼判
- 对旋凯献俘判
- 对献捷称其伐判
- 对还生口判
- 对获俘衣之判
- 对以囚为前锋判
- 对弃子判
- 对爱子为贼所执判
- 对擅发兵判
- 对矫节用兵判
- 对军副别屯斩人判
- 对司马斩嬖判
- 对死政判
- 对轻过罚甲判
- 对恤士判
- 对勇壮逾羽林亭判
- 对立功流例判
- 对背侍从征判
- 对复矢判
- 对立功执商判
- 对事貌相似判
- 对释菜争论判
- 对持论汤武判
- 卷九百七十九
- 阙名二十
- 对笙师不施舂牍判
- 对乐悬画蚡蝑判
- 对四品女乐判
- 对笛判
- 对乐师教舞判
- 对习结风技判
- 对瞽相判
- 对未上假借判
- 对乾没稍食判
- 对取钱授官判
- 对受囚财物判
- 对脱枷取绢判
- 对吏犯徵赃判
- 对主簿取受判
- 对尉用官布判
- 对不奠其禄判
- 对奇请他比议判
- 对诱人致罪判
- 对因丑致罪判
- 对犯徒加杖判
- 对解桎判
- 对刑罚疑赦判
- 对犯宪罚判判由阙
- 对两贯判
- 对两贯判
- 对移贯判
- 对乐土判
- 对还坟判
- 对避市籍判
- 对率家属籍名田判
- 对是仪书衣主司举正判
- 对命农判
- 对为人兴利判
- 卷九百八十
- 阙名二十一
- 对清白二渠判
- 对惰农判
- 对径逾判
- 对小国附庸判
- 对多田判
- 对射田判
- 对田中有树判
- 对莱地判
- 对袭爵佯狂判
- 对养侄承袭判
- 对城者讴甲判
- 对木坠误压判
- 对于市惊众判
- 对穿墙出水判
- 对开沟向街判
- 对筑墙判
- 对宅判
- 对临宫判
- 对临宫判
- 对县令不修桥判
- 对弃符繻判
- 对作刻出关判
- 对谒者私度关判
- 对义井判
- 对注书判
- 对注书判
- 对易道判
- 对易道判
- 对易道判
- 对易道判
- 对易道判
- 对易道判
- 对署书题阁判
- 对好长鸣判
- 对巫祠秦中判
- 对巫恒判
- 对妖言判
- 卷九百八十一
- 阙名二十二
- 对占相判
- 对鬻缯不利度木为业判
- 对陶人判
- 对旊人判
- 对钩距为业判
- 对祭天判
- 对百神判
- 对士不合设坛判
- 对士不合设坛判
- 对用牲于门判
- 对鬯酒不供判
- 对匹士太牢祭判
- 对祭器奢僭判
- 对祭四镇判
- 对家庙失祭判
- 对立庙藏衣判
- 对祭后土判
- 对牺牲判
- 对掘窖试之判
- 对于途坠坑判
- 对生徒擢尘判
- 对写告身判
- 对故纸判
- 对投壶判
- 对私雇船渡人判
- 对市贾为胡货判
- 对货有滞于人用判
- 对买卖不和判
- 对和市给价判
- 对行人供滥物判
- 对熟羌市易判
- 对真腊国人市马判
- 对税商判
- 对佣赁判
- 卷九百八十二
- 阙名二十三
- 对剉草误斩指断判
- 对造瓦判
- 对造五齐三酒非九谷判
- 对公酒后时判
- 对酒正以水入王酒判
- 对庖人进炙判
- 对甲为食官判
- 对盗酒判
- 对梦殿上有禾判
- 对寝延部人判
- 对诈称官衔判
- 对部曲判
- 对婢判
- 对买奴云是良人判
- 对奴判
- 对奴死弃水中判
- 对梦冰下人语判
- 对梦处女鼓琴判
- 对正室为门子判
- 对告密判
- 对官户判
- 对窃钱市衣与父判
- 对折指判
- 对病疾判
- 对卧大夫箦判
- 对县君死复判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对溺死判
- 对溺死判
- 对同姓为主判
- 对主者不杖判
- 对寝苫枕草判
- 对夺情腰绖服事判
- 对舆尸谒庙判
- 卷九百八十三
- 阙名二十四
- 对里尹为主判
- 对著服六年判
- 对著服六年判
- 对哭子哭夫判
- 对哭子哭夫判
- 对父在杖堂判
- 对练祥群立旅行判
- 对祥鼓素琴判
- 对断屠判
- 对屠龙判
- 对射牛判
- 对驱犊蹊园判
- 对杀牛判
- 对为父杀牛判
- 对不埋狗判
- 对射猿判
- 对死官鹅判
- 对断屠月杀燕判
- 对养贾儿判
- 对为硩蔟判
- 对杀鸟兽判
- 对解鹊语判
- 对神为异声判
- 对解牛鸣判
- 对衅龟判
- 对家贫致墨判
- 对元衣判
- 对读卫生经判
- 对太仓耳缺判
- 对㮚氏为量判
- 对度判
- 对斗秤判
- 对贮藁判
- 对硙分利不平判
- 对镟树为杯碗判
- 卷九百八十四
- 阙名二十五
- 对村人借罐判
- 对有五熟釜判
- 对告家有九龙鼎判
- 对执蒲葵扇判
- 对并冠两梁判
- 对禁楚制判
- 对权衡判
- 对引漏水判
- 对得亡印判
- 对获古镜判
- 对斫街树瘿造枕判
- 对造削判
- 对削金判
- 对好钩判
- 对皮判
- 对戒丰判
- 对私制九章判
- 对断锦绣判
- 对水石类银判
- 对磨钱判
- 对无名钱判
- 对拾遗钱判
- 对铸钱数倍判
- 对锺官所铸判
- 对母子权判
- 对织素判
- 对练不宿井判
- 对黄润判
- 对龙辅判
- 对开铜坑判
- 卷九百八十五
- 阙名二十六
- 对璧判
- 对穀珪判
- 对采木判
- 对橘奴判
- 对平虑判
- 对竹判
- 对盗瓜判
- 对芋判
- 对椑子判
- 对梨橘判
- 对盗稻橘判
- 对瓮负判
- 对二月不供宫人炭判
- 对凿井获镜判
- 对方领为衣判
- 对赀次如苴卜得乾坤判
- 对登城而指专席而坐判
- 对旄人奏散率木修防判
- 对常好种荔继母出服判
- 对结交四骑获豹不赏判
- 对被发祷斗学盘盂书判
- 对漆室染疮绯衣版授判
- 对莱田征税闲人执事判
- 对损名马式直讲考经判
- 对父友操杖诸母漱裳判
- 卷九百八十六
- 阙名二十七
- 移刘吏部书
- 少林寺准敕改正赐田牒贞观六年六月
- 太原乡牒大历十四年四月
- 旌张孝子牒贞元五年二月
- 奉敕禁止三茅山樵苏牒太和七年十月中书门下
- 牒郓曹濮观察使咸通十年九月中书门下
- 奉敕立青羊宫碑牒中和四年中书门下
- 大唐传载序
- 灌畦暇语自序
- 尊胜经序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
- 修行道地经序
- 达摩多罗禅经序
- 法句经序
- 上清灵宝大法古序
- 上清灵宝大法元序
-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卷序
- 无能子序
- 卷九百八十七
- 阙名二十八
- 涂金造像记
- 造阿弥陀像记
- 道安禅师塔记
- 造阿弥陀像记
- 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
- 双像记
- 谼谷寺建塔记
- 敕还少林寺神王师子记
- 造弥勒像记
- 造阿弥陀像记
- 光宅寺法堂石柱造像记
- 王三娘坟记
- 重修顺祐王庙记
- 卢府君碑阴记
- 造阿弥像记
- 册祭广利王记
- 房史君翠峰亭题记
- 建塔国师奉敕追号记
- 重藏舍利记
- 利济侯庙记
- 敕修武安君白公庙记
- 三贞祠碑记
- 陀罗尼经幢记
- 西关净化院记
- 龙兴寺百法院礼佛会石幢记
- 谦公安公构造残碑记
- 东铁塔记
- 崇胜寺丁思礼造像记
- 江夏县缘果道场七层砖塔下舍利铭记
- 拟公孙龙子论
- 二都不并建论
- 卷九百八十八
- 阙名二十九
- 盟吐蕃题柱文
- 张珂造尊胜经石幢词并序
- 佛顶尊胜陀罗尼石幢赞并序
- 尊圣陀罗尼幢赞并序
- 尊胜幢赞
- 尊胜幢赞
- 结金刚经会碑□□石弥勒像赞并序
- 大泉院创建佛殿功德赞
- 赵州真际禅师真赞
- 浑仪铭并序
- 鄜州宝室寺钟铭
- 怀州获嘉县朱四娘为女造浮图铭
- 桐柏观铜钟铭
- 大唐易州新安府折冲李公石浮图铭
- 唐故将军柱国史公石像铭
- 蒲州虞乡县令刘君幡竿铭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铭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铭
- 建幢铭
- 石灯台铭
- 幽栖寺尼正觉浮图铭
- 唐武德鉴铭
- 鞶鉴铭一名转轮钩枝八花鉴铭
- 唐晋阳龙铁鉴铭
- 唐万春鉴铭
- 唐玉堂铁鉴铭
- 玉台镜铭
- 长乐镜铭
- 水星镜铭
- 镜铭
- 卷九百八十九
- 阙名三十
- 弥勒像碑
- 唐大德寺造像并建弥勒阁碑
- 大龙泉寺碑
- 信法寺真容像碑
- 李弼徽造像碑
- 太清观碑
- 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造弥勒像碑
- 本愿寺舍利塔碑
- 纪哥舒翰功绩碑
- 卷九百九十
- 阙名三十一
- 重修东陵圣母宫碑
- 德本寺碑阴
- 内侍省功德碑
- 沙州千佛洞唐李氏再修功德碑
- 大唐江阴县光瑛院新建瑞像殿碑
- 大明寺碑
- 牛头山瑞圣寺碑
- 身毒国摩诃菩提寺碑
- 唐刘仁愿纪功碑
- 割牛沟小石桥碑
- 定蕃汉两界碑
- 大唐检校两县威仪兼永仙观主田尊师德行碑
- 大唐宣州刺史薛公去思碑
- 大唐莱州刺史唐府君德政碑
- 卷九百九十一
- 阙名三十二
- 唐故辅国大将军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公碑
- 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彭阳宪公碑
- 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碑
- 左监门将军冠军大将军使持节都督代忻□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上柱国许公□碑
- 大唐故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赠荆州都督上柱国怀宁县开国襄公杜公碑
- 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张公碑
- 唐故特进莒国公唐府君碑
- 散骑常侍赠太常卿阳翟侯褚公碑
- 卷九百九十二
- 阙名三十三
- 阙十六字文州总管光禄卿□□公陆使君碑
- 大将军上柱国郭君碑
- 右卫将军赠左武卫大将军代州都督柱国淄川公李府君碑
- 纪国先妃陆氏碑
- 大唐故秋官尚书河间公碑
- 卷九百九十三
- 阙名三十四
- 大唐赠使持节邛州诸军事邛州刺史狄公碑
- 齐州章邱县常白山醴泉寺志公碑
- 镇军大将军吴公碑
- 刘尊师碑铭
- 唐故慈州刺史光禄卿郑公碑
- 唐太原节度使韦凑神道碑
-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
- 金光照和尚碑
- 刺史折嗣祚碑
- 董晋碑阴
- 赠太保张公神道碑阴
- 宋州司法田君宏敏墓石
- 西郡李公墓石
- 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玉墓石
- 清河张府君墓石
- 卷九百九十四
- 阙名三十五
- 大唐故汝南公主墓志
- 唐文安县主墓志铭
- □令宾墓志铭
- 唐故上柱国果毅都尉李府君墓志铭
- 骑都尉李君墓志铭
- 隋故骑都尉司马君墓志铭
- 豫州刺史淮南公杜君墓志铭
- 司稼寺卿上柱国□□□杜夫人墓志铭
- 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
- 孝子朝议郎行大理司直上柱国郭府君墓志铭
- 处士胡君墓志铭
- 太常协律郎裴公故妻贺兰氏墓志铭
- 卷九百九十五
- 阙名三十六
- 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
- 大唐故陪戎校尉崔府君墓志铭
- 大唐故朝散大夫京苑总监上柱国茹府君墓志铭
- 陈宪墓志铭
- 唐故延州肤施县令上柱国于公墓志铭
- 大唐故京兆府美原县尉张府君墓志铭
- 大唐故范氏夫人墓志铭
- 大唐故监察御史荆州大都督府法曹参军赵府君墓志铭
- 唐故义兴周夫人墓志铭
- 唐故卫府君刘夫人合葬墓志铭
- 吏部常选广宗郡潘府君墓志铭
- 唐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开国侯南阳张公墓志铭
- 游击将军守左卫马邑郡尚德府折冲都尉左龙武军宿卫上柱国张府君墓志铭
- 张从师墓志
- 成纪府左果毅张公墓志铭
- 上柱国梁府君墓志铭
- 于府君墓志铭
- 唐故朗州武陵县令博陵瞿府君墓志铭
- 唐故濮阳卞氏墓志铭
- 卷九百九十六
- 阙名三十七
- 万仁泰墓铭
- 大唐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
- 大唐扶风马氏墓志
- 大唐故员府君夫人墓志铭
- 刘夫人辛氏墓志铭
- 唐故冯府君墓志铭
- 故天水姜夫人墓志铭
- 唐贝州永济县故马公郝氏二夫人墓志铭
- 唐处士包公夫人墓志铭
- 唐故尹府君夫人朱氏墓志铭
- 汝南周君墓志铭
- 唐陆君夫人孙氏墓志铭
- 大唐魏博节度别奏刘公故太原郭氏夫人墓志铭
- 万氏夫人墓志
- 唐故陆氏刘夫人墓志铭
- □□大夫行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上柱国范阳卢府君墓志铭
- 大唐康公夫人墓志铭
- 唐故朝散郎贝州宗城县令顾府君墓志铭
- 故来府君及夫人常氏次夫人郭氏墓志铭
- 唐故琅琊王氏夫人墓志
- 唐故上谷成公墓志铭
- 卷九百九十七
- 阙名三十八
- 唐易州上谷郡故安定梁府君墓志铭
- 唐故陈府君墓志铭
- 邬府君墓志铭
- 大唐济度寺大比邱尼墓志铭
- 威神寺故思道禅师墓志铭
- 唐故张禅师墓志铭
- 唐故凤光寺俊禅和上墓铭
- 慈润寺故大灵琛禅师毁身塔铭
- 阙六字夫人程氏塔铭
- 嵩山□□□故大德净藏禅师身塔铭
- 宣化寺故比邱尼坚行禅师塔铭
- 唐崇业寺故大德禅师尼真空塔铭
- 赵州真际禅师行状
- 卷九百九十八
- 李辅国
- 皇帝奉迎上皇请编史册表
- 李朝正
- 重建禅门第一祖菩提达摩大师碑阴文
- 杨承和
- 邠国公功德铭
- 刘重约
- 再修敬亭府君庙宇记
- 李顺融
- 成都得宝砖古篆贺表
- 杨复光
- 收复京城奏捷露布
- 宋光葆
- 上蜀主表
- 卷九百九十九
- 突厥可汗默棘连
- 谢婚表
- 突厥可汗苾伽骨咄禄
- 贺正表
- 西突厥可汗娑葛
- 遗郭元振书
- 薛延可汗夷男
- 请击高昌表
- 处木毗匐延阙律啜
- 请内属表
- 吐蕃赞普弃宗弄赞
- 贺平辽东表
- 吐蕃赞普弃隶蹜赞
- 请修好表
- 请约和好书
- 献皇帝书
- 吐蕃赞普可黎可足
- 与中国盟文
- 坌达延
- 献宰臣书
- 东谢蛮宋鼎
- 请朝贡奏
- 南诏王异牟寻
- 贻韦皋书
- 与中国誓文
- 嵯颠
- 请诛杜元颖表
- 郑回
- 南诏德化碑
- 高昌王曲智盛
- 致侯君集书
- 鸠摩罗王
- 与戒贤法师书
- 钵伐多罗王
- 致那烂寺正法藏戒贤法师书
- 乌苌王达摩
- 贡方物献表
- 周澄国王
- 请发兵取象表
- 康国王乌勒伽
- 请发兵救援表
- 东安国王笃萨波提
- 论事表
- 西曹国王哥逻仆罗
- 请内属表
- 石国王伊捺吐屯屈勒
- 请讨大食表
- 吐火罗叶护支汗那
- 献解天文人表
- 请助讨大食表
- 吐火罗叶护失里忙迦罗
- 请赐个失蜜王敕书表
- 仆罗
- 诉授官不当上书
- 俱罗王忽提婆
- 内附表
- 谢国罗火拔
- 陈金城公主事宜奏
- 俱蜜王那罗延
- 请处分大食国表
- 卷一千
- 新罗王金兴光
- 遣使纳贡表
- 谢赐白鹦鹉及金银罗彩表
- 赐土地谢表
- 新罗王金彦升
- 分别还蕃及应留宿卫奏
- 金忠信
- 请充宁海军副使从讨靺鞨表
- 金士信
- 请充本国副使奏
- 崔仁渷
- 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
- 高丽王王建
- 诏谕八首
- 上南唐烈祖贺即位笺
- 答后百济王甄萱书
- 高丽国原州灵凤山兴法寺忠湛大师塔铭
- 训要十首
- 后百济王甄萱
- 寄高丽王王建书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