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0千字
字数
202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杭州六小龙”的科创密码,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范式。
内容简介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其探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国创新提供了观察窗口和实践参考。
本书从杭州“六小龙”出发,聚焦杭州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逻辑,从政策引导、资本布局、人才机制到场景营造与文化支撑,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的经验路径。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复制,而是为其他城市探索自身特色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可借鉴的治理思路。
本书既是一部地方创新的案例研究,也是一份关于大国创新路径的深入思考。通过杭州的实践,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根基与未来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中国创新密码:民营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之道
- 序二 城市如何孕育伟大的科技企业
- 自序 何以杭州:大国创新
-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杭州
- 第一章 崛起的中国科创军团:创新杭州,世界的西子
- 一、历史上的创新杭州:继承历史名城创造性基因
- 二、改革开放中的杭州:吸纳工业时代创新智慧
- 三、创新崛起的杭州:数字经济时代的勇立潮头者
- 第二章 科创杭州:两个“关键时刻”
- 一、大国竞争中的典型时刻:中国科创被重新定义——从追赶者到定义者
- 二、数字经济时刻:杭州数字经济的崛起——对中国科技企业价值的重新定义
- 三、人工智能时刻:“DeepSeek时刻”——对中国创新的重新定义
- 第三章 理想主义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和理想主义
- 一、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看杭州科创
- 二、每一种创新模式都值得尊重
- 三、企业家理想主义精神在科创大潮中尤为珍贵
- 第二部分 如何不仅是杭州
- 第四章 靠前一步的产业政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质量互嵌
- 一、城市的理想: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 二、科技创新政策:打好“三张王牌”
- 三、产业发展政策:杭州产业政策的“三个注重”
- 第五章 大胆的耐心资本:资本燎原
- 一、“敢投的”产业资金:创新火种的坚定点燃者
- 二、“会投的”国资基金:创新火炬的长情守护者
- 三、“愿投的”耐心资本:创新火焰的众多拾柴者
- 四、“创新的”科技银行:创新之火的一路陪伴者
- 第六章 服务型政府:打造创业者的应许之地
- 一、“店小二”精神
- 二、不仅招商,更重育商引智
- 三、场景培育:把城市变成“超级孵化器”,应用场景也是新型基础设施
- 四、科创小镇:新型城市创新空间
- 第七章 杭州的文化本底: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一、千年杭城:文化与商贸的交响
- 二、人才沉淀:杭州名士与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对话
- 三、浙商企业家精神:读懂杭州人的创业故事
- 第八章 协同创新生态:城市之幸
- 一、大小企业的生态
- 二、龙头的引领:生态哺育
- 三、创新设施支撑:算力算法支撑
- 四、企业创投的赋能
- 第三部分 创新中国
- 第九章 因为中国:国运之运
- 一、大国创新的国运之城
- 二、中国经济的创新时代
- 三、杭州科创中的“中国”创新链
- 第十章 杭州经验的借鉴:不仅是杭州
-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
- 二、持续完善的体制机制
- 三、敢于“共担风险”的政策扶持:雪中送炭
- 四、更善于招才引智育商:和企业一起去创业
- 五、“主动服务民营科技企业”的亲清政商关系
- 六、不太完美的杭州
- 第十一章 重新定义“全球城市”:科技创新定义一切
- 一、创新何以奔腾不息:创新的城市生态
- 二、全球科技的“纽伦东巴”
- 三、中国创新的“前沿城市”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