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女性的辉煌,是隋唐最靓丽的霞光。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隋唐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女性的命运浮沉,同时也勾勒了她们所生活的隋唐时期的社会图景。她们中有女皇,有女将军,有女才子,有女商人,她们自信昂扬,性格洒脱,快意恩仇,同时不失女性所特有的魅力,即便存在历史争议,也展现出隋唐女性特有的那种“张扬”气度。没有她们,唐朝就不会是我们所熟知的样子。

本书为她们发声,让她们从男性视角的史学剪裁中“独立”出来,抽丝剥茧,尽可能全方位展现其喜怒哀乐和风姿才情,不将她们作为男权附庸,而是力争以新的视角描述作为独立个体的“她们”,是一本属于隋唐女性自己的往事记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版序
  • 他们的唐朝(原序)
  • 第一讲 独孤皇后
  • 第二讲 杨丽华
  • 第三讲 长孙皇后
  • 第四讲 文成公主
  • 第五讲 高阳公主
  • 第六讲 太平公主的青少年时代
  • 第七讲 太平公主
  • 第八讲 武则天
  • 第九讲 韦皇后
  • 第十讲 上官婉儿墓志的秘密
  • 第十一讲 杨贵妃
  • 第十二讲 武惠妃
  • 第十三讲 唐朝的才女们
  • 第十四讲 唐代的女将们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缔造女皇武则天的唐朝

    近期给无字碑加盖亭子加速其损坏的新闻重上热搜,无字碑的主人公女皇武则天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唐朝虽然没有女性主义,从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她却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代女性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言人。《她们的唐朝》里于赓哲讲述了一个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唐朝,也是一个缔造了女皇武则天的唐朝。尽管如此,作为古代王朝,它仍然是父权制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女性地位的相对提高是好事,却也导致了男权对其更为疯狂的反扑。1. 唯一女皇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死后留下的无字碑和其历史事迹一样是充满争议的,人们往往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般的说法,大致归纳为三种,功太大没法说、过太多没法说以及功过评比没法说。在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功勋太大或者是留待后人评说功过;第二种是她的儿子唐中宗没法总结;第三种则是认为和佛教禅宗不立文字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我们目前无法判断哪种说法更为合理,但正如作者所言,唐中宗定陵前也有无字碑。相比于武则天的闻名于世,唐中宗这块显然是长时间默默无闻,估计以后会大概率保持下去。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武则天本身的历史影响力以及其在时代发展中很容易被青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是那个时期女性运动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只是她的出现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武则天自身的努力是重要的,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武则天的出现让女性站在了以前不曾有过的历史高度,她让此后的女性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却也导致了许多来自男权的疯狂压迫。比如像唐玄宗李隆基毕生都在防范女性的篡权,甚至为了避免类似的可能性出现而不册立皇后,可谓是釜底抽薪之举。2. 荔枝之外《长安的荔枝》在电视剧上映之后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在人们对于荔枝的关注之外,被称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也被再次注意到。时隔千年,她和荔枝的故事引发了当下打工人对于职场的共鸣。说到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本书指出巴蜀是一种可能性,但也不能轻易否定岭南。或许可以说在依据目前的史料来看,荔枝出自巴蜀和岭南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要是考虑到其技术上的差异以及不计成本的做法更是如此。和荔枝故事相比,杨贵妃本身就更加传奇。葬身马嵬驿是其不幸,但人们似乎不允许此类不幸出现在一个美人身上,甚至脑洞大开,想象出更多的可能性,让人难辨真假。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大概是最为离谱的一个,不过结合相关材料来看,她死于马嵬驿是相对靠谱的。她本人虽然没有对权力的渴望,也不具备弄权的基础,可最终却难逃权力的伤害。她的美貌以及被唐玄宗的宠爱在当时看来是一件好事,可也因此出现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的现象。同族弟杨国忠和姐妹虢国夫人因为她有了兴风作浪的机会,最后导致了其悲剧的人生结局。3. 才子佳人《盛唐到底盛在哪儿》里于赓哲老师向读者展现了唐朝的强盛,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烧尾》里才子佳人金榜题名的故事更让人印象深刻。在本书中作者更是花费了不少的篇幅来讲述那些才女的故事。“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出自于唐朝著名才女鱼玄机,它向我们展现了有才华女性的无奈,说到底身处的依然还是男权社会,虽然女性地位相对其他能稍微高一点却仍受到很多的限制。制度造成的限制让这注定只能是男性参与的一场游戏,女性再有才华也没有机会展露。或许像鱼玄机一样跻身道观,和其他的文人一起举办文化沙龙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可这也往往只是让其内心的不平与愤懑有增无减,这似乎也注定了她不幸的结局。才女的故事人们总是喜闻乐见。《西厢记》里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作为故事人物是虚构的,可原型人物元稹和才女薛涛却是真实存在的。更为不幸的是一片真情的薛涛遇上了喜新厌旧的元稹。古人的悲欢离合固然让人为之动容,却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的千古名篇。比如薛涛在《春望词》里在面对元稹负心所写下的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4. 巾帼英雄巾国不让须眉,在唐朝可不是随便说说,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不少的巾帼英雄。有像樊梨花这样经过考证发现是虚构的,也自然有真实存在的女将。书中作者就为我们介绍了几位这样的女性。身为女性,霍总管可以领兵打仗,在隋唐之变种更是促使了李勣这个曾经出身瓦岗寨的将领投身李渊所在的势力,进一步加速了唐朝的诞生以及此后的强大。皇亲贵戚的平阳公主虽然是李渊的女人,却也立下了不世的军功。不仅拥有一支独立的队伍,还在此后的唐朝建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为她的出现,世人给其的外号 “娘子军 “也流传下来。唐朝能出现如此巾帼英雄,除了那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妇持门户” 以及背后的相关现象。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对女性相对宽容的环境,这些文武方面的女性人才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纵使如此,作为读者我们也不能忽视了父权的强大。或许可以说女性地位的高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到大大超出其他朝代的程度。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这种情况可能在唐朝前期更为明显。5. 妇持门户 “妇持门户”,指的是隋唐时期妇女的彪悍,悍妇多,男人怕老婆的故事也就不少。比如著名的吃醋故事,有些按在房玄龄身上,有的则是其他名人,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普遍。与之相比,吃醋可能只是一个小事。书中提到畏妇丢官和投降黄巢的故事可能更为离谱,虽然有可能只是一种托词,但这个借口却是也反应出女性的强悍以及人们对此的默认。对于唐朝女性来说,其身上所展现的自由洒脱确实让人赞赏。这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社交自由、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性格刚烈、才华横溢、积极参政。这可能会让同为古代的其他朝代女性羡慕不已。尽管在作者的叙述下有一定的史料作为支撑,可平心而论难免有幸存者偏误存在的可能性。说白了,这种特殊的待遇并不一定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对于底层女性来说依然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和其他朝代的相比,女性所拥有的活动空间更大。在不同阶层可能也会有所差异。要是考虑到具体的历史时期,可能还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在武则天逝去之后,各种男权力量的反扑和防范会让女性的处境有更为明显的恶化,甚至可以说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了我们刻板印象里那个古代女性的模样。6. 写在最后站在当下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之间的相似之处。可穿越千年的事迹也不能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场景。这也提醒我们没有必要对于一些内容过于拔高,更要警惕那些迎合我们内心偏好的。以堪称女性代表的武则天来说,她让人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其悲剧收场的人生更是提醒我们强势的个人终究在时代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她的失败更是造成了此后女性生活状况的直接恶化。在武则天之前,人们或许都不敢想象女性可以当皇帝,此后人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却错失了现实的可能性。即便是那些历朝历代有着弄权意图的女性,想要在一个男权社会复刻往往会发现是不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武则天的出现是小概率事件,可正因为这个小概率造成的严重后果,此后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各种离谱的防范,进一步压缩了女性的生存空间,让其长期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之中。《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中贞节牌坊的存在无疑就是最好的体现。看似奖励的背后是对于固有秩序的维护,更是对于女性合法占有的展现。由此带来的性暴力更是意料之中的。强大的男权社会,对于女性造成的伤害是肉眼可见,可身为男性也不能幸免于难。《生而为男?》里阳刚气质以及男性气概尽管可笑,却会对男女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在造成伤害这一点上,男女更是一视同仁,有种残酷的平等。

      1
      评论

    出版方

    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出版社,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多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4万多种,发行40多亿册,数千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多种图书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陕西人民出版社秉承“出好书,传播优秀文化;做精品,弘扬时代精神”的出版理念,以“做优主题出版,提高出版质量”为目标,团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谋划,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陕西本土出版水平、打响陕西出版文化品牌,推动实现陕西省从出版资源大省向出版强省转变,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