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京史学论丛》: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等主题,收录19篇论文,涵盖六大专题。

内容简介

《北京史学论丛》是由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王岗研究员主编的一部专门史论文集,它主要围绕北京历史、文化、艺术、军事、地理、民族等内容而进行研究。本论丛(2016)由19篇学术论文组成,可分为“理论与方法”、“戏剧与文学”、“经济与生活”、“制度与文化”、“辨疑与考略”、“会议综述与资料选编”等六个专题,集中了一批北京史研究专家、学者的学术结晶,展现了北京史学研究的学术前沿。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编委会
  • 目录
  • 理论与方法
  • 关于北京史研究的两个问题
  • 一 关于都城史研究
  • 二 关于区域史研究
  • 透视北京“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协调发展
  • 一 “传统”文化及其面临的困境
  • 二 “传统”与“现代”之间“协调发展”的难题
  • 三 关于“文化心理”传承的一点思考
  • 戏剧与文学
  • 戏剧家韩补庵先生的生平足迹与文化贡献
  • 一 韩补庵先生的生平足迹钩沉
  • 二 韩补庵先生的编剧生涯
  • 三 《补庵谈戏》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 四 结论
  • 现代大学知识生产中的新文学
  • 一 学术化语境中的文学学科建构
  • 二 沈从文以实践为本位的小说教学
  • 三 老舍与山东大学新文学课堂的知识化
  • 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
  • 一 人物形象的演变
  • 二 情节设置的改变
  • 三 主题思想的变化
  • 四 叙述视角的改变
  • 宗教与人文
  • 试论京北昌平的道教文化
  • 耶稣会对华传教中“适应政策”之解读
  • 经济与生活
  • 清代前期北京粮食市场上的政府与商人
  • 一 政府监管商人
  • 二 政府与商人的关系
  • 三 结论
  • 北京“前三门”地区的商业变迁
  • 一 “前三门”商业区
  • 二 大栅栏的老字号
  • 三 琉璃厂的著名老店
  • 近代北京天桥的空间生产与平民狂欢
  • 制度与文化
  • 唐代幽州地域文化略论
  • 辽代五京警巡院研究
  • 明北京城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
  • 一 明北京城的营建过程
  • 二 明代北京城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
  • 三 明北京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清代御园中的军事操演与国语骑射
  • 一 玉泉山大阅
  • 二 西厂阅射
  • 三 香山演武厅健锐营操演
  • 四 日常阅射
  •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运作过程中张之洞的京师清议行为模式解析
  • 一 “改弦更张”的新政精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出炉的背景
  • 二 张之洞运作《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清议政治行为模式解析
  • 三 结语
  • 木兰秋狝与京师政治
  • 一 木兰秋狝的概况
  • 二 抚绥蒙古
  • 三 维持八旗骑射武备
  • 四 木兰秋狝是京师政治中心在地理位置上的延伸
  • 辨疑与考略
  • 萧太后河历史探源及相关文献辨析
  • 一 有关萧太后河的文献记载
  • 二 来自环境变迁方面的印证与推论
  • 三 今人相关著述的辨析
  • 两汉昌平县位置考辨
  • “国马”“公马”献疑
  • 会议综述与资料选编
  • 城市史研究的多重路径与多种可能性
  • 一 国家叙事下的“城市”
  • 二 文学视野关照下的城市历史
  • 三 空间维度与城市史研究
  • 四 城市生活
  • 五 城市观察、城市体验与他者视角
  • 民国《申报》中有关1937年北平抗战救济的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