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6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带一路建设下传播国家形象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下如何传播国家形象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整合了这一领域内跨学科专家的学术成果,建立了国家形象与中国品牌、文化品牌、特色小镇品牌、空间传播、大数据等主题的研究框架,吸纳了近30篇高质量论文,对建立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框架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前 言
- 目录
- 第一章 主论坛发言
- 2017年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开幕致辞
- 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对外报道“一带一路”
- 打造新时代的中国丝路品牌
- 围绕“一带一路”打造好、传播好国家形象
- 以建筑空间构建国家形象
-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 立陶宛的国家形象传播实践分享
-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企业海外传播
- 国家形象与博物馆使命
- “一带一路”为公共关系提供新领域、新机遇
- 第二章 “一带一路”与国家形象
- 基于LDA的“一带一路”国家品牌形象传播与主题模型计算的实证研究
-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
- 海外大型工程项目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肯尼亚舆论格局中的蒙内铁路
- 浅议“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 “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
- 社交媒体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分析 ——基于社交网站VKONTAKTE的中国报道分析
- 第三章 国家品牌理论与实践研究
- 韩国品牌国家机制评述
- 国家品牌概念图谱:从概念到应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土品牌对外传播历程探析
-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自主品牌顶层传播战略研究 ——以国家领导人为载体的品牌传播模型与机制
- 国家品牌与国家形象片的重构想象
- 国家品牌化:走向一种批判研究的议程
- 第四章 国家形象与文化品牌
- 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的互动关系研究
- 国家旅游推广实践中的策略选择 ——基于2005—2015年央视海外广告主体的投放数据分析
- 软实力视角下日本动漫与国家形象的实证研究
-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设的作用 ——以拉丁美洲市场为例
- 文化符号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试论博物馆使命的实现途径 ——基于尼尔森·古德曼关于博物馆理论的分析
- 视觉传播理论下的中国台湾文创产业与品牌传播研究
- 展览:连接国家形象和个体认同的桥梁——以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为例
- 第五章 国家形象与区域品牌
- 新公共外交需要“整合思维” ——以成都城市品牌化建设为例
- 场景理论视角下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识别系统构建
- 基于OTS坐标系的城市形象传播内容体系构建
- 上海推进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短板问题分析
- 体育小镇建设与中国乡村形象重塑的思考
- 韩国文化城市与国家形象战略研究 ——以光州塑造亚洲文化交流城市为例
- 第六章 国家形象与央企品牌
- 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 央企全球品牌塑造的问题与对策 ——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为例
- 以“人文精神”打造适应海外传播的央企宣传片——以《2016中国建筑形象片》为例
- 全球化视野下央企故事的新表达
- 战略沟通视域下央企海外传播与国家品牌形象构建 ——以中国建筑为例
- 对央企B2B品牌国际化的路径思考
- 中国企业在塔吉克斯坦的内部沟通的研究
- 大数据中的国家形象 ——2016—2017国家形象社交媒体报告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