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语言竞争需合理评判,避免自相矛盾,提升汉语声望,制定合理规划。

内容简介

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弱对比,语言也存在相对的“强势”和“弱势”,用统一的、合理的评判标准客观地对待不同语言,有利于恰当地处理语言竞争所产生的问题,便于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有效地避免自相矛盾,提升汉语的声望。客观地认识汉语的交融状态和交融能力、全面地分析语言交融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汉语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语言交融引论
  • 第一节 语言接触产生的语言变化与类型
  • 第二节 语言交融题解
  • 第三节 语言交融的哲学透视
  • 一、哲学影响下的语言研究传统
  • 二、哲学发展的转向与语言观
  • 三、“三个世界”本体论与语言交融
  • 第四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二章语言交融研究背景及概况综述
  • 第一节 19世纪前:萌芽和材料积累阶段
  • 一、西方:孕育于语言竞争、“语言大发现”、多元语言研究中的语言交融研究
  • 二、中国:孕育于传统汉语和方言研究中的语言交融研究
  •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西方:历史语言学、方言地理学、社会语言学基础上的多学科理论构建
  • 一、19世纪的语言接触及变化理论
  • 二、20世纪以来的语言交融研究
  • 第三节 19世纪以来中国:西学东渐引发的语言交融研究
  • 一、19—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语言接触、变革、交融研究
  • 二、20世纪中期以来的语言交融研究高潮
  • 第三章关于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中外来词量的统计研究
  • 第一节 统计目的和词表选择
  • 第二节 统计涉及的外来词范围
  • 一、外来词的历时范围
  • 二、统计中的外来词分类
  • 三、外来词鉴别依据和原则
  • 第三节 基于8821常用词表的外来词统计结果
  • 一、外来词在各常用级别和词源中的分布
  • 二、外来词的词类分布特点
  • 三、外来词的借用类型特点
  • 四、外来词的音节数目特点
  • 五、外来词的学科领域分布
  • 六、各鉴别依据对统计中外来词的覆盖情况
  • 七、通过统计样本对外来词量的尝试性预测
  • 八、对大样本中外来词量预测的进一步考察
  • 九、余论
  • 十、统计结果小结
  • 本章附录:排除鉴别依据⑧单独覆盖的85条日源借词后的统计结果
  • 第四章语言交融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结构因素
  • 一、语音和文字
  • 二、词汇和词法
  • 三、句法的交互影响方式
  • 四、结构因素小结
  • 第二节 地理因素
  • 第三节 社会因素
  • 一、语言政策
  • 二、外语教育
  • 第四节 影响因素小结
  • 第五章语言交融能力的启示
  • 第一节 语言优劣论证伪
  • 第二节 汉语交融能力对语言政策的要求
  • 第三节 语言教育对语言竞争的影响及现实中的认识误区
  • 第四节 交融中的语言规范化
  • 第六章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汉语的外来词量及特点
  • 二、结构因素对语言交融的影响
  • 三、外部因素在语言交融中的作用
  • 四、与语言交融能力相关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一基于8821常用词汇的外来词统计词表
  • 附录二正文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