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商业信托的特性,发掘商业信托法律制度的独特内容,以期完善信托法律制度,促进信托制度的运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商业信托和其他信托之比较、商业信托和公司等其他商业组织之比较为经纬,兼顾解释论与立法论,综合考察各国商业信托立法、司法与交易实务状况,从商业信托的成立、目的、存续、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实体交易、终止、非组织法事项等方面对商业信托法展开全方位、体系性研究,阐明自成一体的商业信托法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对象与方法
  • 一、背景与问题
  • 二、法律与理论状况
  • (一)法律
  • (二)理论
  • (三)我国信托法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一)法释义学分析
  • (二)历史分析
  • (三)比较分析
  • (四)经济分析
  • (五)经验分析
  • 第二节 主要术语说明及全书结构
  • 一、主要术语说明
  • (一)商业信托(business trust)
  • (二)商业信托文件
  • (三)受益人
  • (四)受托人
  • 二、全书结构
  • (一)结构与内容
  • (二)主要观点
  • 第二章 商业信托概论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应用
  • 一、证券投资信托
  • (一)一般情形
  • (二)名异实同: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信托、资产管理计划或资产管理产品
  • 二、不动产投资信托
  • (一)美国的不动产投资信托
  • (二)其他法域的不动产投资信托
  • 三、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信托
  • (一)一般情形
  • (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
  • 四、资产证券化信托以外的特殊目的实体
  • 五、破产信托与清算信托
  • 六、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 七、其他应用
  • (一)外国的情形
  • (二)我国的情形
  • 第二节 商业信托的历史
  • 一、从信托法的历史长河中看商业信托的兴起
  • 二、从商业组织法的历史长河中看商业信托的兴起
  • (一)历史鸟瞰
  • (二)英国商业信托史略
  • (三)美国商业信托史略
  • 三、历史的启示
  • 第三节 商业信托的定义与特性:商业信托与其他信托
  • 一、商业信托的传统定义:普通法商业信托
  • 二、商业信托的特性:与普通信托比较
  • (一)商信托的一般特性:有偿性与契约性
  • (二)商业信托的本质特性之一:营利性
  • (三)商业信托的本质特性之二:组织性
  • 三、商业信托与商信托(commercial trust)
  • (一)商信托的分类:传统商信托与商业信托
  • (二)传统商信托的应用
  • (三)传统商信托的特性及法律适用
  • 四、商业信托与营业信托、商事信托
  • 五、商业信托概念的扩张:制定法商业信托
  • (一)普通法商业信托概念的局限性
  • (二)以美国破产法判例为例
  • (三)制定法商业信托的兴起
  • 六、改头换面:商业信托与“制定法信托”
  • 第四节 商业信托与其他商业组织
  • 一、商业信托的独特性
  • 二、商业信托与公司
  • (一)商业信托与公司的相似性
  • (二)商业信托相比于公司的优势
  • 三、专论:信托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
  • (一)认识上的误区
  • (二)美国公司型基金的真相:信托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之比较
  • (三)加拿大的共同基金
  • (四)英式基金法:单位信托VS.开放式投资公司
  • (五)其他立法例
  • (六)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再思考
  • (七)我国现行法规定应属合理
  • 四、商业信托与其他非公司企业
  • (一)商业信托与合伙
  • (二)商业信托与有限责任企业
  • 第三章 商业信托法概述
  • 第一节 商业信托法的体系
  • 一、商业信托组织法与商业信托监管法
  • 二、商业信托基本法与商业信托特别法
  • 三、商业信托法体系与商业信托类型
  • (一)商业信托分类的体系意义
  • (二)商业信托不适用普通信托的分类:切断与遗嘱法、赠与法的链接
  • 第二节 比较法纵览
  • 一、美国商业信托法
  • (一)州法和联邦法
  • (二)普通法与制定法
  • 二、其他外国商业信托法
  • (一)英美法系国家
  • (二)大陆法系的信托法
  • (三)混合法系法域
  • (四)“国际信托”模式
  • 三、我国商业信托法
  • (一)我国大陆地区
  • (二)我国台湾地区
  • (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四)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第三节 商业信托法的多维性
  • 一、商业信托法发达史
  • 二、普通信托法和其他商业组织法对商业信托的适用
  • 三、商业组织法之间的互动
  • (一)各种商业组织法之间的借鉴与移植
  • (二)商业信托法不可能成为新公司法?
  • 第四章 商业信托法基本问题及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内外关系
  • 第二节 外部关系:资产分隔及其最大化
  • 一、资产分隔的基本类型
  • (一)正向资产分隔
  • (二)反向资产分隔
  • (三)内部资产分隔
  • 二、正向资产分隔
  • (一)正向资产分隔的效益
  • (二)正向资产分隔的成本
  • (三)正向资产分隔无法通过合同机制建立
  • 三、反向资产分隔
  • (一)反向资产分隔的效益
  • (二)反向资产分隔的成本
  • (三)反向资产分隔的确立
  • 第三节 内部关系:运营与治理及合同自由最大化原则
  • 一、运营与治理的一般问题
  • (一)组织内部关系
  • (二)代理成本与被代理人成本
  • 二、商业信托的治理机制
  • (一)普通信托与商业信托治理机制的差异
  • (二)治理机制差异对法律规则的影响
  • 三、合同自由最大化原则
  • (一)合同自由最大化与商业信托文件效力最大化
  • (二)与普通信托法之差异
  • (三)与公司法之差异:非公司企业法理
  • (四)与其他非公司企业法之差异:契约式实体
  • (五)合同自由最大化原则的意义
  • 第五章 正向资产分隔:商业信托的法人资格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法人资格
  • 一、商业信托法对普通信托法的发展
  • 二、作为法人的商业信托之法律结构
  • 三、商业信托主体资格与正向资产分隔
  • (一)商业信托的债务以商业信托的财产清偿
  • (二)商业信托仅对信托债务承担责任
  • 第二节 承认商业信托法人资格的理据
  • 一、商业信托具备法人的要件
  • (一)商业信托的组织性
  • (二)商业信托合乎法人的本质
  • (三)商业信托具备实证法上的法人要件
  • (四)商业信托实际上已独立从事多种民事活动
  • (五)商业信托应属于社团法人
  • 二、对商业信托主体资格否认论之反思
  • (一)商业信托实体化:历史回顾
  • (二)否认商业信托主体资格的理由
  • (三)旁证:普通合伙与非公司社团的主体资格
  • 三、法人理论的限度
  • 第三节 承认商业信托法人资格的实益
  • 一、理论意义与观念意义
  • (一)澄清理论争议
  • (二)破除观念误区
  • 二、实务意义
  • (一)可省略专门的信托登记制度,解决信托“登记难”问题
  • (二)降低商业信托的运作成本
  • (三)减少商业信托与第三人之间的交易成本
  • (四)凸显或强化商业信托的信用
  • (五)便于商业信托适用破产法,保护商业信托及其债权人利益
  • (六)强化对受托人债权人的保护
  • (七)强化商业信托自主权
  • (八)优化商业信托治理机制
  • (九)便利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
  • 三、承认商业信托主体资格不致造成不良后果
  • (一)承认商业信托法人资格,不致影响商业信托的灵活性
  • (二)承认主体资格不对商业信托形成不合理的登记负担
  • (三)承认商业信托主体资格不削弱对债权人的保护
  • (四)承认主体资格并不必然引发税法上的不利后果
  • 第四节 商业信托在法人体系中的角色
  • 第六章 反向资产分隔:商业信托受益人的有限责任及受托人的责任豁免
  • 第一节 商业信托受益人的有限责任
  • 一、普通信托受益人对信托债务不承担责任
  • 二、商业信托受益人的有限责任
  • (一)演变
  • (二)受益人有限责任之例外
  • 第二节 受托人对商业信托债务的责任
  • 一、商业信托受托人不对信托债务负个人责任
  • (一)受托人个人责任规则对于普通信托的意义
  • (二)受托人个人责任规则在商业信托法上的变迁
  • 二、商业信托法规则仍不同于普通信托法的新规则
  • (一)普通信托受托人责任规则的变化
  • (二)新旧之间;我国《信托法》的问题
  • 第七章 内部资产分隔:系列商业信托
  • 第一节 系列商业信托的构造与优势
  • 一、系列商业信托的概念
  • 二、系列制度简史;系列商业信托的“兄弟连”
  • 三、系列商业信托的应用
  • (一)系列基金
  • (二)系列基金以外的系列投资信托
  • (三)资产证券化“主信托”
  • (四)养老金与其他受雇人利益计划主信托
  • (五)其他应用
  • 四、系列商业信托的优势
  • 五、系列的外部关系:系列的责任限定
  • (一)系列责任限定的效力
  • (二)系列责任限定的要件
  • (三)系列商业信托及其系列责任限定的法理依据
  • 六、系列的创设、变更、废止、内部关系
  • (一)完全自治原则
  • (二)系列的创设
  • (三)系列的变更
  • (四)系列的废止
  • (五)系列的内部关系
  • (六)系列之间关系
  • 七、系列的独立实体地位
  • 第二节 关于系列的若干争议
  • 一、概观
  • 二、概念问题
  • 三、破产问题
  • (一)系列的破产
  • (二)实体合并
  • 四、冲突法问题
  • 五、系列的税收地位
  • (一)基本规则
  • (二)案例
  • (三)未决问题
  • 六、证券法问题
  • 七、小结:制度市场与自由竞争
  • 第三节 系列基金的特殊问题
  • 一、直接针对系列基金的规定
  • (一)概述
  • (二)优先系列证券的界定
  • (三)分别表决原则
  • 二、非直接针对系列基金的规定
  • (一)总体思路
  • (二)程序性规定
  • (三)实体性规定
  • 三、本节小结
  • 第八章 商业信托的成立、存续、登记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成立方式与要件
  • 一、成立方式
  • 二、成立要件
  • (一)无信托财产要件
  • (二)无受益人要件
  • (三)无信托目的确定性要件
  • (四)我国现行法
  • 第二节 商业信托文件
  • 一、商业信托文件的含义与性质
  • (一)含义
  • (二)性质
  • 二、商业信托文件当事人及商业信托文件的约束力
  • 三、商业信托文件的形式
  • (一)书面形式
  • (二)商业信托文件的称谓
  • (三)宣言信托
  • 四、商业信托文件的内容
  • (一)内容自由最大化
  • (二)不要求必要记载事项
  • 五、商业信托文件的成立与生效
  • (一)成立与生效要件
  • (二)商业信托合同为诺成合同
  • 六、商业信托文件的效力
  • (一)不适用普通信托或合同无效、撤销的规则
  • (二)我国《信托法》的特殊问题
  • 七、商业信托文件的解释
  • (一)商业信托文件解释原则上适用合同解释规范
  • (二)解释规则的自治性
  • 第三节 商业信托目的
  • 一、商业信托的营利与非营利目的
  • (一)营利目的及其实例
  • (二)不再限于营利目的
  • 二、消极目的、名义信托
  • (一)积极信托与消极信托
  • (二)名义信托
  • 三、商业信托目的之法定限制
  • (一)营业种类限制
  • (二)禁止无偿移转目的—禁止“普通信托向商业信托法逃避”
  • 四、商业信托目的之约定限制
  • (一)商业信托目的限制对第三人的效力
  • (二)商业信托目的限制对当事人的效力
  • 第四节 商业信托的存续
  • 一、商业信托的存续期间
  • 二、不适用反永续规则、反累积规则、反限制转让规则
  • (一)不适用性及其理由
  • (二)反永续规则与反累积规则的新动向:商业信托与普通信托存续期限差别是否已消失?
  • (三)反永续规则、反累积规则、反限制转让规则与我国法
  • 第五节 商业信托登记
  • 一、商业信托登记制度的意义与目的
  • 二、商业信托登记的性质
  • 三、商业信托登记制度的原则
  • 四、商业信托登记的内容及效力
  • (一)信托证书登记与商业信托文件登记
  • (二)不登记的法律后果
  • (三)信托证书与商业信托文件不一致
  • 五、商业信托登记程序
  • (一)各类信托证书
  • (二)信托证书的签署
  • (三)登记机关的义务与权限
  • (四)登记费用
  • 第六节 商业信托名称
  • 一、商业信托名称的要求与内容
  • 二、商业信托名称的预留
  • 第九章 商业信托委托人
  • 第一节 委托人的地位与资格
  • 一、委托人的信托当事人地位
  • 二、委托人的定义
  • 三、委托人的资格
  • (一)不限制资格原则
  • (二)限制委托人资格的弊端
  • (三)另一种误区:限定委托人必须是受托人
  • 第二节 委托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一、委托人权利
  • (一)委托人法定权利模式
  • (二)委托人法定权利模式的弊端
  • (三)商业信托法不应采纳委托人法定权利模式
  • 二、委托人义务
  • 三、委托人责任
  • 四、委托人角色的退场
  • 第十章 商业信托受益人
  • 第一节 受益人的地位与资格
  • 一、受益人的地位与资格
  • 二、受益人不是债权人
  • 第二节 商业信托受益权的性质、形式与分类
  • 一、受益权的性质
  • 二、受益权的形式
  • 三、受益权的分类
  • (一)不同类别、群组、系列的受益人或受益权
  • (二)不存在一般分类
  • 第三节 商业信托受益权的内容
  • 一、总体模式:高度自治
  • 二、利润分配权
  • (一)商业信托法的规则
  • (二)分配比例及提前分配:与普通信托法的差异
  • (三)自由的分配权:与其他商业组织的差异
  • 三、剩余资产分配权
  • 四、赎回权
  • (一)任意赎回(自由赎回)
  • (二)任意赎回的意义
  • (三)赎回后的受益权处理
  • (四)赎回自由的限制或排除
  • 五、表决权
  • (一)表决权的意义
  • (二)表决权的授予与内容
  • (三)表决权的计算或分配
  • (四)表决权的行使
  • 六、获取信息权
  • (一)受益人获取信息权:商业信托法与普通信托法的差别
  • (二)受益人获取信息权与其他商业组织出资人获取信息权的差别
  • (三)获取信息权的救济
  • 七、优先认购权
  • 八、估价权
  • (一)估价权的含义与法理
  • (二)商业信托受益人估价权的特色
  • (三)约定估价权的意义
  • 第四节 商业信托受益权的变动
  • 一、受益权的原始取得
  • (一)取得方式
  • (二)受益权认购适用合同法、证券法一般规则
  • 二、受益权移转及设定担保:一般问题
  • (一)自由转让原则
  • (二)设定担保
  • (三)受益权的重复转让
  • (四)受益权的非意定移转:用于清偿受益人的债务
  • 三、对受益权移转的限制
  • (一)防止挥霍信托
  • (二)自由裁量信托
  • (三)对受益权转让的其他限制
  • 四、受益权的继承
  • 五、受益权的抛弃
  • 第五节 受益人的义务
  • 一、出资义务
  • (一)出资与出资义务的发生
  • (二)出资形式
  • (三)出资缴纳与出资估价
  • (四)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
  • (五)受益权转让与出资义务
  • (六)出资义务的减轻或免除
  • 二、其他义务
  • (一)受益人其他义务的来源
  • (二)受益人违反其他义务的后果
  • 第六节 受益人诉讼
  • 一、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的区分
  • 二、受益人直接诉讼
  • 三、受益人派生诉讼
  • (一)派生诉讼的法理
  • (二)原告资格的要件
  • (三)派生诉讼的提起
  • (四)和解与撤诉
  • (五)派生诉讼利益归属
  • (六)派生诉讼费用承担
  • (七)派生诉讼规则的强行性与任意性
  • (八)其他问题
  • 四、公共诉讼:受益人诉讼的补充机制
  • 第十一章 商业信托受托人与其他管理人
  • 第一节 受托人的地位与资格
  • 一、受托人的定义
  • 二、受托人的地位
  • (一)商业信托法的规则
  • (二)与早先判例法及公司法的差异
  • 三、欠缺受托人不影响信托的效力
  • 四、受托人的类别、群组或系列
  • 五、受托人的资格
  • (一)积极资格:比较法立场
  • (二)积极资格:我国法
  • (三)消极资格
  • 第二节 受托人的职位
  • 一、总体特色
  • 二、受托人的选任
  • (一)一般情形
  • (二)继任受托人的选任
  • (三)不要求受托人的履职担保
  • 三、受托人的辞任
  • (一)辞任的条件与程序
  • (二)辞任与受托人义务
  • 四、受托人的解任
  • (一)无理由解任权
  • (二)我国《信托法》的规定
  • 五、共同受托人
  • (一)共同受托人要求
  • (二)共同受托人的决策
  • (三)共同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 六、独立受托人
  • (一)美国基金法上的独立受托人制度
  • (二)我国法不必采纳独立受托人制度
  • 第三节 受托人义务总论
  • 一、受托人义务的渊源
  • 二、信义义务的内容
  • (一)信义义务不同于诚信义务
  • (二)信义义务包含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两项基本义务
  • 三、信义关系的类型
  • (一)信义关系从信托法向其他领域的扩张
  • (二)商业信托中信义关系与信托法、企业法的亲缘性
  • 四、我国法上的信义义务
  • 五、信义关系的结构
  • 第四节 受托人之注意义务
  • 一、商业信托受托人的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
  • (一)商业信托法的规则
  • (二)普通信托受托人的注意义务
  • (三)公司董事的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变迁及镜鉴
  • (四)其他非公司企业法的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
  • (五)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在企业法中的共性
  • (六)适用商业判断规则之理由总结
  • 二、对信息的信赖与注意义务及商业判断规则
  • 三、亲自履职义务与受托人转托
  • (一)亲自履职义务
  • (二)转托的含义
  • (三)亲自履职义务的缓和;受托人转托的自由化
  • (四)容许转托的职责或权限
  • (五)受托人在转托时的义务与责任
  • (六)受转托人的责任
  • 四、不适用谨慎投资人规则的特别要求
  • (一)多元化投资义务
  • (二)考虑受益人个别情况的义务
  • 第五节 受托人之忠实义务
  • 一、基本忠实义务
  • (一)概观
  • (二)对比:普通信托受托人的基本忠实义务
  • (三)商业信托受托人的基本忠实义务
  • (四)忠实义务的法理基础
  • (五)普通信托忠实义务的放松:通途抑或歧途?
  • 二、受托人与受益人交易时的忠实义务
  • 三、区分与标明信托财产的义务
  • 四、公允对待不同受益人的义务
  • (一)一般问题
  • (二)我国现行规定
  • 第六节 受托人之其他信义义务
  • 一、次级义务的概括化
  • 二、管理信托的义务
  • 三、提供信息与报告的义务
  • 第七节 违反受托人义务的责任:第三人的责任
  • 一、受托人违反义务的责任
  • (一)责任性质
  • (二)责任方式或救济方式
  • (三)请求权人
  • 二、第三人的责任
  • (一)善意购买人规则及受益人追踪权
  • (二)帮助或教唆违反信义义务
  • (三)新近判例:Cargill,Inc.v.JWH Special Circumstance LLC案
  • 第八节 受托人的权力与权利
  • 一、权力与权利
  • 二、受托人的权力
  • (一)受托人的权力范围
  • (二)行使权限与遵守信义义务
  • (三)越权行为
  • 三、受托人获取信息权
  • 四、对受托人的指示
  • (一)法院的指示
  • (二)其他人的指示
  • 五、受托人的权利
  • (一)受托人报酬
  • (二)补偿
  • (三)预付
  • 第九节 商业信托的其他管理人
  • 一、其他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二、受托人的注意义务
  • 三、其他管理人的权限、权利与义务
  • 第十节 受托人等义务或责任的扩张、限制、免除
  • 一、问题与背景:契约主义与反契约主义
  • 二、商业信托法上信义义务的扩张、限制与免除
  • (一)母法:普通信托信义义务及责任的限制或免除
  • (二)商业信托现行法
  • (三)非公司企业法的一致性
  • (四)对照:公司法的情形
  • 三、合同分析法
  • (一)合同分析法的意义
  • (二)合同分析法的法理基础:信义义务的契约本质
  • (三)合同分析法的底线:诚实信用与公平交易的默示契约义务
  • (四)诚实信用默示义务之局限性;文本主义方法
  • (五)自由裁量权条款
  • 四、容许改变、免除信义义务的理由
  • (一)约定改变、免除信义义务的实益
  • (二)信义义务的成本与效益
  • (三)信义义务与其他替代性机制
  • (四)强行性的义务对于保护商业信托受益人并非必不可少
  • (五)反对“信义义务可免除”的论辩
  • (六)替代性的法律对策是否可行
  • 第十二章 商业信托的结构变动:总论
  • 第一节 结构变动的一般问题
  • 一、概念与体系
  • 二、法院对信托结构变动的干预
  • (一)一般问题
  • (二)情势变更规则
  • 第二节 附论:商业信托文件的修改
  • 一、修改权
  • 二、默认规则:全体一致或多数决
  • (一)与普通信托法的差异
  • (二)默认规则的设计:全体受益人一致同意 vs.受益人多数决
  • (三)默认规则的设计:全体受益人一致同意 vs.全体受益人与受托人一致同意
  • 三、修改条件与程序
  • 第十三章 商业信托合并、分立、权益置换、改组及其他实体交易
  • 第一节 实体交易总论
  • 一、商业信托的实体交易
  • 二、实体交易法的统一化
  • (一)美国《示范实体交易法》
  • (二)其他法域及我国法
  • 第二节 合并与分立
  • 一、意义及区别
  • (一)合并与分立的意义
  • (二)与普通信托法的区别
  • 二、合并
  • (一)合并方式
  • (二)合并程序
  • (三)合并的生效
  • (四)对原有商业信托文件的处理
  • (五)信义义务在合并中的适用
  • 三、分立
  • 第三节 权益置换
  • 第四节 改组
  • 一、改组的一般问题
  • (一)改组的意义
  • (二)改组程序
  • (三)改组的效力
  • 二、普通法上的重组
  • 第五节 本地化
  • 一、概念
  • 二、本地化
  • 三、迁移
  • 四、迁移并留存
  • 第十四章 商业信托的终止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终止、解散与清算
  • 一、商业信托的终止
  • (一)立法目的:保护商业信托的营运价值
  • (二)对终止事由的特别排除
  • 二、商业信托的解散
  • (一)解散事由
  • (二)解散的撤销
  • 三、商业信托的清算
  • (一)强制性的清算制度
  • (二)清算程序
  • (三)清算人
  • (四)清算的终结
  • (五)接管
  • (六)清算制度之总结与企业法的整体理念
  • 第二节 商业信托系列的终止、解散与清算
  • 一、可单独终止、解散、清算的系列
  • 二、系列的单独解散与清算
  • (一)解散的效力
  • (二)解散事由
  • (三)系列的清算人
  • 第十五章 商业信托的非组织法事项
  • 第一节 非组织法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税收问题
  • 一、商业信托的一般税收地位
  • (一)概观
  • (二)授予人信托
  • (三)商业信托设计为合伙
  • (四)商业信托的其他税法地位:“勾选”条例新税制
  • (五)公开交易合伙
  • 二、特种商业信托的特殊税收地位
  • (一)投资基金
  • (二)不动产投资信托
  • (三)资产证券化信托
  • 三、税法上的商业信托与普通信托
  • (一)一般区别
  • (二)三类特殊信托
  • 四、本节小结:何种税制?
  • 第三节 证券法问题
  • 一、证券法对商业信托的可适用性
  • (一)公开发行受益权凭证的商业信托:一般问题
  • (二)特定类型商业信托的证券法问题
  • 二、走向“功能主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
  • 第四节 破产法问题
  • 一、商业信托的破产能力
  • 二、信托区别于其关联人的独立性
  • 三、我国法上的信托破产问题
  • 第十六章 我国商业信托法立法构想
  • 第一节 商业信托法的立法模式
  • 一、商业信托法的独立化
  • 二、从逐条检视我国《信托法》看商业信托法独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三、旁证:有限合伙法的“断开链接”与独立立法
  • 四、商业信托法独立立法后与信托法余部之关系
  • 第二节 商业信托法的规范构造
  • 一、体例结构
  • 二、商业信托法的基础规范
  • (一)总则
  • (二)商业信托的设立规范
  • (三)商业信托合同的底线规则
  • 三、商业信托受益人制度
  • (一)受益人的资格
  • (二)受益权
  • (三)受益人的义务
  • (四)受益人诉讼
  • 四、商业信托受托人与其他管理人制度
  • (一)受托人职位
  • (二)受托人的权限与权利
  • (三)受托人与其他管理人的义务
  • 五、商业信托成立后的变动
  • (一)商业信托合并、分立与改组制度
  • (二)商业信托解散和清算制度
  • 六、系列商业信托的特别规定
  • 附录
  • 商业信托法草案建议稿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商业信托设立
  • 第三章 商业信托合同
  • 第四章 商业信托受益人
  • 第五章 商业信托受托人与其他管理人
  • 第六章 商业信托合并、分立与改组
  • 第七章 商业信托解散与清算
  • 第八章 系列商业信托的特别规定
  • 第九章 附则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著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外文著作
  • 四、外文论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与香港中华法律网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以多媒体、全方位为人民传播法律为宗旨,积极开拓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法律大数据的加工标引以及法律新媒体运营等业务。 由法律出版社主导,法讯公司承担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出版行业名列前茅,并获得“数字出版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