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路。

内容简介

本书在探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童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旧”“新”童年社会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与评析了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立场、核心观点及主张。从纵横多个角度对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内部流派、研究取向、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为国内儿童与童年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社会学中的“儿童/童年问题”
  • 隐藏的儿童
  • 向女性主义研究取经
  • 童年的发现
  • 本书结构
  • 第一章 童年的呈现:学科视野与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理解童年
  • 第二节 童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 小结
  • 第二章 童年的社会学话语
  • 第一节 不被看见的儿童
  • 第二节 童年的新社会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童年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 第一节 结构-宏观取向的童年研究
  • 第二节 社会建构取向的童年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社会问题的童年
  • 第一节 童年的危机
  • 第二节 童年、社会问题与家庭
  • 第三节 童年、逆境与社会
  • 第四节 作为全球问题的童年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结构形式的童年
  • 第一节 童年的结构视野
  • 第二节 世代与童年的社会位置
  • 第三节 童年结构与儿童能动性
  • 小结
  • 第六章 童年与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新童年
  • 第二节 新媒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 第三节 新媒介与商业化童年
  • 第四节 儿童的新社会世界:数字文化
  • 小结
  • 第七章 作为权利的童年
  • 第一节 儿童的权利
  • 第二节 童年、福利与国家
  • 第三节 儿童与政治
  • 第四节 儿童的社会参与
  • 小结
  • 第八章 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者
  • 第一节 作为研究对象的童年:传统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童年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 第三节 从边缘到中心:新童年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九章 童年研究的伦理
  • 第一节 童年研究的伦理评估
  • 第二节 童年研究中的尊重与保护
  • 第三节 童年研究的影响与反思
  • 小结
  • 结语 童年社会学的未来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外相关童年研究机构/期刊
  • 后记 作为社会文化之网的童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