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千字
字数
2018-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代集议制是重要法律文件的形成方式,本书从基础考察到全面研究汉代法制的特点。
内容简介
汉代集议制,指汉代朝廷或各级官署通过合议的方式以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机制,经朝廷或中央官署集议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司法判例具有*高效力。所以,集议制本身既是有汉一代之基本大法,又是研究汉代法制的枢纽所在。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证、论析。全文六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序章、*一、二章,对汉代集议制本身进行基础性的考察,以把握其运作的基本要素与程序。第二部分为第三、四、五章。将有汉一代的典章大制切割成立法、司法、行政来研究,无异于为混沌凿七窍,七窍生而混沌死。所以在以三权分立为视角的法律史著作中难以看到“集议制”的身影。本书的第二部分即是以“集议”为汉代的基本制度,考察其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两大功能,从而窥探汉代法制的自身特点以及符合汉代人观念的“法”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序章 汉代集议制研究的前提工作
- 第一节 汉代集议制研究回顾
- 一、以往研究已到达的位置
- 二、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三、材料、方法和研究步骤的交代
- 第二节 汉代“集议”释名
- 一、如何认识汉代“议”的名目
- 二、文献所见汉代“议”的名目条辨
- 三、“议”和“集议制”
- 第一章 汉代集议制基本要素的考察
- 第一节 场所
- 一、《周礼》“三朝”与汉制互证
- 二、集议制的空间结构之一:西汉未央宫前殿复原
- 三、集议制的空间结构之二:汉代集议制“三朝”模式说
- 第二节 参与者
- 一、参与者的各分子
- 二、参与者的组合
- 第三节 议题和议的方式
- 一、议题
- 二、议的方式
- 第二章 汉代集议制程序复原
- 第一节 汉代集议制的构造和体系
- 第二节 汉代集议体系的复原
- 一、启动事由
- 二、集议与上奏(Ⅰ):地方·有司
- 三、集议与上奏(Ⅱ):公府·尚书台
- 四、启动:君主
- 五、集议:朝议·召议·下议
- 六、复议·中止·裁决:君主
- 七、反馈·执行:从中枢到终端
- 八、小结
- 第三章 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上):立法建制
- 第一节 汉代立法程序新探
- 一、“汉代立法”研究的问题
- 二、创制:法的第一形态
- 三、编纂:法的其他形态
- 第二节 关于汉令的两个问题
- 一、汉令的形态与编纂
- 二、汉简“王杖诏书”的性质与形成
- 第三节 汉代集议之立法成果考述
- 一、两点先行说明
- 二、汉代集议产生的律、令
- 三、汉代集议产生的比、故事
- 四、汉代集议产生的礼仪立法
- 五、汉代集议产生的律历章程
- 六、汉代集议产生的其他立法成果
- 第四章 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下):司法决事
- 第一节 汉代郡县司法与“集议”
- 一、出土奏谳类文书结构分析
- 二、汉代郡县诉讼程序与诉讼术语考述
- 三、奏谳文书中的“吏议”考
- 第二节 汉代中央司法与“集议”
- 一、汉代中央司法的特征与诉讼程序
- 二、汉代中央司法中的“集议”考
- 三、汉代以“集议”为中心的几项司法制度
- 第五章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析
- 第一节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综论
- 一、“经典”与“汉制”
- 二、汉代集议引经典、汉制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汉代集议引经典考
- 一、汉代集议引经传、谶纬考
- 二、汉代集议引礼法考
- 三、汉代集议引古制、古事考
- 第三节 汉代集议引汉制考
- 一、汉代集议引律令、制度考
- 二、汉代集议引故事、成例考考
- 第四节 汉代集议所引其他理据考
- 第五节 汉代“法源”臆说
- 结语 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