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研究》探讨产业发展四大理念及升级转型策略。

内容简介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研究》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核心主要是四大产业结构思想依次递进,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阐释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在一定框架下运行,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原则和演进趋势。一方面需要关联、协调、可持续和民生本位原则;另一方面,鉴于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互动性弱、区域产业对接度低、产业主体升级积极性差、产业结构生态化进程缓慢和消费资料生产未得到充分重视等情况,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未来趋势需要充分考虑到现实,即在充分发展现有产业结构思想的前提下,以产业互动为核心,以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写在开篇的话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产业相关概念
  • 二、产业结构相关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起点(洋务运动—1949年)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一、张之洞的工本思想
  • 二、马建忠的重商思想
  • 三、薛福成的本业思想
  • 四、严复的农工商业协调发展思想
  • 第二节 民国时期—1949年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一、张謇的棉铁产业思想
  • 二、孙中山的两大部类思想
  • 三、重农派思想
  • 四、重工派思想
  • 五、工农派思想
  • 六、产业结构演进思想
  • 七、张培刚的工业化思想
  • 第二章 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背景
  • 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追赶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转变
  •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主要产业结构思想
  • 一、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
  • 二、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
  • 三、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
  • 四、产业结构升级思想
  • 第三节 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特点
  • 一、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 二、国家主导转向国家与市场共同推动
  • 三、政府改革思路与学术界理论探讨的互动
  • 四、“拿来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
  • 五、经济与生态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 第三章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
  • 第一节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确立的背景及政策转变
  • 一、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确立的背景
  • 二、政策转变
  • 第三节 第一次大讨论
  • 一、决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因
  • 二、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适用范围
  •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否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规律
  • 五、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
  • 六、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农轻重比例关系
  • 第四节 第二次大讨论
  • 一、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否是客观规律
  •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工业化道路
  • 三、马克思是否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 第五节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的评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成效
  • 三、缺陷
  • 第四章 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
  • 第一节 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确立的背景及政策转变
  • 一、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确立的背景
  • 二、政策转变
  • 第三节 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的基本理论
  • 一、决定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增长的原因
  • 二、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增长的界限
  • 三、轻型产业结构
  • 四、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增长是否是规律
  • 第四节 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的评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成效
  • 第五章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确立的背景及政策转变
  • 一、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确立的背景
  • 二、政策转变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协调的标准
  • 二、产业结构的协调机制
  • 三、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
  • 第四节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思想
  • 一、工农业协调发展
  • 二、三次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 三、三次产业内部协调发展
  • 第五节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思想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六节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思想
  • 第七节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的评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成效
  • 三、缺陷
  • 第六章 产业结构升级思想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思想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确立背景及政策转变
  • 一、产业结构升级确立背景
  • 二、政策转变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
  •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三、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特点
  •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五、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思想
  • 第四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分析思想
  • 一、制造业升级
  • 二、服务业升级
  • 三、农业升级
  • 第五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空间思想
  • 一、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对接
  •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第六节 产业结构升级思想的评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成效
  • 三、缺陷
  • 第七章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趋势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指导原则
  • 一、关联原则
  • 二、协调原则
  • 三、可持续性原则
  • 四、民生本位原则
  •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三次产业互动性弱
  • 二、区域产业对接度低
  • 三、产业主体升级积极性差
  • 四、产业结构生态化进程缓慢
  • 五、消费资料生产未得到充分重视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趋势
  • 一、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产业互动为核心
  • 二、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
  • 三、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
  • 四、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
  • 五、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
  • 六、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要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