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55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以上海地方法制史为主题的通史类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上海各时期法制建设的情况,涉及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学教育、律师等一些内容,其中也包括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法律制度、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的法律制度。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上海从古代至解放后接管时期之前各时期法制建设的情况,下编则专论上海现代法制史,并将上海法制史的下限延伸至21世纪。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一
 - 绪言二
 - 上编
 - 第一章 旧上海的立法机构
 - 一、辛亥革命前的立法机构
 - 二、辛亥革命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机构
 -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立法机构
 -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机构
 - 五、租界的立法机构
 - 六、日伪时期的立法机构
 - 第二章 旧上海地方法的渊源
 - 一、内容比较完整的法律文件
 - 二、偏重于施行和操作的法律文件
 - 三、内容比较简单的法律文件
 - 四、其他法律文件
 - 五、有关上海地方法渊源的一些问题
 -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法规的内容
 - 一、征收各种捐税赋役
 - 二、维护经济秩序
 - 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四、教育及其他问题
 - 第四章 辛亥革命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法规的基本内容
 - 一、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
 - 二、创立和保护新的经济秩序
 - 三、维护治安秩序
 - 四、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 五、军队纪律
 - 第五章 北京政府时期法规的主要内容
 - 一、打击进步力量
 - 二、经济与金融
 - 三、治安与交通
 - 四、禁赌与禁烟
 - 五、其他方面
 - 第六章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时期法规的重要内容(上)
 - 一、政治方面的法规
 - 二、组织方面的法规
 - 三、经济方面的法规
 - 四、社会方面的法规
 - 第七章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时期法规的重要内容(下)
 - 一、教育方面的法规
 - 二、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法规
 - 三、治安方面的法规
 - 四、其他方面的法规
 - 第八章 抗战后国民政府时期法规内容的主要变化
 - 一、处理抗战以后的善后事务
 - 二、完善全面抗战前的法规
 - 三、新增治安规定
 - 四、制定限制供给的措施
 - 五、加紧镇压人民革命
 - 第九章 日伪时期法规的主要内容
 - 一、伪上海地方政府的组织法规
 - 二、打击抗日活动的政治法规
 - 三、横征暴敛的经济法规
 - 四、卖国奴颜的宣传教育法规
 - 第十章 租界法规的部分内容(上)
 - 土地章程
 - 第十一章 租界法规的部分内容(中)
 - 一、组织法规
 - 二、政治法规
 - 三、经济法规
 - 四、治安和交通法规
 - 第十二章 租界法规的部分内容(下)
 - 一、医疗卫生法规
 - 二、文艺出版和教育法规
 - 三、其他法规
 - 第十三章 旧上海的治安机关(上)
 - 一、华界的治安机关
 - 二、公共租界的治安机关
 - 三、法租界的治安机关
 - 第十四章 旧上海的治安机关(下)
 - 一、日伪统治时期的治安机关
 - 二、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的治安机关
 - 三、与治安有关的机关
 - 第十五章 旧上海的审判机关(上)
 - 一、华界的审判机关
 - 二、公共租界的审判机关
 - 第十六章 旧上海的审判机关(下)
 - 一、法租界的审判机关
 - 二、日伪统治时期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政府的审判机关
 - 第十七章 旧上海的监狱和其他司法设施
 - 一、华界的监狱
 - 二、租界的监狱
 - 三、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的监狱
 - 四、其他司法设施
 - 第十八章 旧上海的律师
 - 一、旧上海律师执业的法律依据
 - 二、上海律师公会
 - 三、中国律师
 - 四、外籍律师
 - 第十九章 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法律制度
 - 一、小刀会起义军的立法
 - 二、小刀会起义军的司法
 - 三、小刀会起义军法制的特点及局限性
 - 第二十章 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的法律制度
 - 一、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市民代表会议政府
 - 二、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的立法概况
 - 三、《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组织条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 四、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的司法制度
 - 五、对市民代表会议政府法制的评价
 - 第二十一章 旧上海的法律教育
 - 一、法学院校系科等的设置和经费来源
 - 二、思想教育与校纪校规
 - 三、课程设置和学习成绩的分等
 - 四、教职工与学生
 - 五、培养目标和毕业后去向
 - 第二十二章 上海法制的新生
 - 一、上海的解放和接管
 - 二、上海接管时期的立法概况
 - 三、上海接管时期法规的主要内容
 - 四、上海接管时期的司法机构和制度
 - 五、上海接管时期法制的几个重要侧面
 - 下编
 - 第二十三章 上海的澳门路与公共租界的现代法制
 - 一、澳门路是上海公共租界现代法制的产物
 - 二、澳门路的上海公共租界现代法制基础
 - 三、与澳门路及其现代法制有关的几个问题
 - 第二十四章 上海租界的现代公共卫生立法
 - 一、上海租界公共卫生立法的主要内容
 - 二、上海租界公共卫生立法的传播与实施
 - 三、与上海租界公共卫生立法相关的其他问题
 - 第二十五章 上海租界法制的差异
 - 一、上海租界法制差异的主要表现
 - 二、形成上海租界法制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三、上海租界法制差异所产生的后果
 - 第二十六章 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
 - 一、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的主要表现
 - 二、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三、值得关注的相关问题
 - 第二十七章 上海租界与上海法制现代化
 - 一、上海租界现代法制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上海租界现代法制的主要体现
 - 三、值得关注的上海租界现代法制的一些方面
 - 第二十八章 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与现代社会
 - 一、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引导、规范了上海租界的现代社会建设
 - 二、上海租界现代法制中的瑕疵
 - 三、上海租界现代社会中的病态
 - 第二十九章 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及其法制
 - 一、上海小刀会起义军法制的革命性
 - 二、上海小刀会起义军法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 第三十章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立法
 - 一、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立法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立法的主要特性
 - 三、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立法的其他问题
 - 第三十一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华界现代法制
 - 一、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现代法制的主要体现
 - 二、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建立现代法制的意义
 - 三、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华界现代法制的实施、特点与影响
 - 第三十二章 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的《组织条例》
 - 一、《组织条例》的主要内容
 - 二、《组织条例》的特点
 - 三、《组织条例》颁行的意义
 - 第三十三章 上海律师公会与中国现代法制
 - 一、上海律师公会是中国现代法制的产物
 - 二、上海律师公会随着中国现代法制的发展而发展
 - 三、上海律师公会为中国现代的法制事业作出的贡献
 - 第三十四章 新上海第一年刑案及其审判
 - 一、新上海第一年刑案的种类
 - 二、新上海第一年刑案处理的效果
 - 三、新上海第一年刑案审判中的一些重要侧面
 - 第三十五章 上海土地改革立法与近郊农村的发展
 - 一、上海土地改革立法的主要内容
 - 二、上海土地改革立法与中央土地改革立法的关系
 - 三、上海土地改革立法与河南省土地改革立法的比较
 - 四、上海近郊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发展
 - 第三十六章 上海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
 - 一、上海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取得的进步
 - 二、上海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新经验
 - 三、上海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四、上海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 第三十七章 上海高校的第一个听证规则
 - 一、《听证暂行规则》诞生的背景
 - 二、《听证暂行规则》的结构、内容和特色
 - 三、《听证暂行规则》的运作效应
 - 四、《听证暂行规则》的前瞻
 - 第三十八章 上海领跑中国现代区域法制建设
 - 一、上海租界领跑中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现代区域法制建设
 - 二、上海华界在辛亥革命时期领跑中国现代区域法制建设
 - 三、上海领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区域法治建设
 - 四、与上海领跑中国现代区域法制建设相关的几个重要侧面
 - 第三十九章 上海的现代法制与现代城市发展
 - 一、上海是一个先有现代法制,后有现代城市的地方
 - 二、20世纪初上海华界的法制和社会也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 三、近30年来上海的法制与城市发展都呈现出强大的活力
 - 四、从上海现代法制与城市发展中所得到的法制启示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一 上海租界法制研究
 - 附录二 王立民上海法制史主要研究成果一览表
 - 后记一
 - 后记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