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6千字
字数
2009-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魏晋玄学发展概述和对郭象哲学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前四章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后十二章论述了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郭象生平史实、哲学方法、哲学体系、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对郭象与向秀、裴頠、王弼、张湛等同期玄学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论魏晋玄风
- 一、何谓“魏晋玄学”?
-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
- 第二章 研究魏晋玄学的资料问题
- 第三章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评价问题
- 一、魏晋玄学的产生
- 二、魏晋玄学的评价
- 第四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上)
- 一、正始时期的玄学
- 二、竹林时期的玄学
- 第五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下)
- 一、元康时期的玄学
- 二、东晋时期的玄学
- 三、唐初重玄学
- 第六章 郭象的生平与著作
- 第七章 郭象与向秀
- 第八章 郭象与裴頠
- 一、“有始”与“无始”
- 二、“外资”与“独化”
- 三、“无为”与“有为”
- 四、“入世”与“超世”
- 第九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周的《庄子》
- 一、关于“自性”的问题
- 二、关于“无为”的问题
- 三、关于“圣人”的问题
- 四、关于“无”的问题
- 第十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子》的旧说
- 第十一章 郭象的哲学方法
- 一、寄言出意
- 二、辩名析理
- 三、否定的方法
- 第十二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上)
- 一、关于“有”与“无”的问题
- 二、关于“动”与“静”的问题
- 三、关于“知”与“无知”的问题
- 四、圣人“可学致”与“不可学致”的问题
- 第十三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下)
- 一、“(命)理”与“自性”
- 二、“独化”与“相因”
- 三、“无待”与“有待”,“无为”与“有为”
- 四、“顺性”与“安命”
- 第十四章 郭象与王弼
- 附录 有关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资料
- 参考书目
- 第三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