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言辞优美、论证缜密的印度河文明档案,为你解读神秘的古老文明。

内容简介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入侵印度河谷,当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度西北部的这个地区曾是一个堪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媲美的文明中心地带。公元前2600—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千年,但之后却神秘地衰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都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今天,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挖掘之后,有人认为这里是印度文明的开端,它的出现将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史开端整整向前推移了1500年。

印度河文明地区曾拥有同时代最繁荣的城市文化,与波斯湾地区进行着活跃的海上出口贸易;甚至拥有可与20世纪相媲美的街道规划和排水系统,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厕所;而该文明最大的疑团——晦涩难懂但颇具美感的书写系统——仍旧在吸引着无数学者竭力破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失落文明系列简介
  • 大事年谱
  • 第1章 谜一样的世界
  • 第2章 发现
  • 第3章 建筑
  • 第4章 工艺美术
  • 第5章 农业
  • 第6章 贸易
  • 第7章 社会
  • 第8章 宗教
  • 第9章 衰落与消亡
  • 第10章 破译印度河文字
  • 第11章 印度教的印度河起源?
  • 第12章 印度河文明的遗产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图片提供鸣谢
  • 重要译名对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众神降临之前: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大肆宣扬,印度民族身份从未断绝,它的源头就是印度河文明,可以追溯到 5000 年以前。安德鲁・鲁宾逊《众神降临之前: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印度一词最早是个地理概念,大约在公元前 515 年波斯的大流士王占领印度河谷时第一次使用,来自梵文 sindhu,意思是 “河流”,特指印度河,但波斯人漏掉了 s,最后就成了 hindu。公元前 2600 年 - 前 1900 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千年后神秘衰落,并在近 4000 年的时间里不为人所知,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印度河文明遗址,将南亚次大陆文明史开端向前推移了 1500 年。本书共 12 章。第一章中作者强调:印度河文明是很重要伟大的文明,但不能在尚未发掘出有力的考古证据前夸大其影响力。第二章追溯了印度河文明的考古历程,介绍了对印度河文明发掘做出重要贡献的几位考古学家。第三到十一章,分别对印度河文明做了细致的介绍。建筑:印度河文明及其邻近区域有近 1000 处遗址,覆盖了 8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随着 1947 年印巴分治分散两国。印度河文明拥有街道规划和排水系统,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厕所。印度河文明中没有任何壁画、建筑装饰或真人大小的雕塑的痕迹;印度河文明成熟期的主要作物是大麦、小麦和豆类,末期出现粟米和稻子。牛是最重要的家养动物;印度河文明的贸易事业分布广泛,阿姆河畔的肖尔特尕伊实际上是它的一个殖民地;印度河文明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还是个谜,挖掘中看不到任何国王、宫廷、军队、宫殿或公共性的神殿,也没有发现武器;印度河文明衰落、雅利安人迁徙时期,两种文明的习俗、仪式、神话发生融合,形成 “传统” 印度教的基础,再发展为现代印度教;印度河文字被称为世界上解读最多的文字,文字系统至今未破译。最后,作者分析了印度河文明衰落和消亡的原因。他指出,环境变化更可能是导致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可能当时喜马拉雅山的地质活动引发了印度河及其支流的变化,进而导致内河贸易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海洋贸易衰落,疟疾霍乱等疾病也有可能大规模传播。不过并没有可信证据证明环境因素是摧毁印度河文明的唯一推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