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医药与卫生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9千字
                       字数
                        202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新药科学史的科普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历史上“万能药”泛滥的背景,工业革命、战争与世界制药工业体系的形成。描述了从大学到药典、药品监管法案的发展过程和炼金术、近代化学与药物合成的历史。介绍了活体解剖、模式生物与药理学的进展,进化论、基因与生物药的出现以及病因学说、病原筛选与血清疗法。
同时讲述了放血疗法、输血术、移植术与新药设计,致命病毒与生命奥秘之钥,最后,介绍了免疫疗法和细胞治疗。内容非常丰富,观点新颖,明确提出推动新药发现的,是学说争论、科学竞赛、专利纠纷等。
全书不只是描述科学家的灵感和贡献,更多着墨科学家的失误,展示科学家的另一面,对生物医药领域人士及科学爱好者来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探究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专家推荐
 - 序言
 - 第一章 万能药从未远去
 - 农民的糖蜜:大蒜
 - 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茶
 - 无所不能的鸦片
 - 大麻从印度走向世界
 - 古柯饮料与可卡因
 - 砷:从继承者粉末走向长寿灵药
 - 水银(汞):受炼金术士推崇,因梅毒而盛行
 - 放射性药品的狂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工业革命、战争与世界制药工业体系
 - 普鲁士蓝与纺织业引领的近代工业革命
 - 由染料转型的早期医药企业
 - 赫奇斯特的成功与罗氏的艰辛
 - 葛兰素史克的前身
 - 默克公司的跨洋发展
 - 辉瑞公司从卖糖果起家
 - 礼来公司的第三代
 - 药物剂型多样化
 - 战争与制药界版图变化
 - 青霉素项目被迫到美国找资助
 - 战时的美国医药研究管理机构
 - 初步技术进展与制药界的踌躇
 - 制药工业加入战时体制
 - 青霉素发酵法的进步
 - 中国的青霉素项目
 - 印度的青霉素项目
 - 日本的青霉素项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从大学到药典、药品监管法案
 - 最早的官方药典:《唐本草》
 - 西方医学的传播与《纽伦堡药典》
 - 郁金香市长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药典》
 - 英国的药典与药剂师协会
 - 美国乱象丛生的专利药
 - “试毒班”与美国食品造假
 - “纯净食品运动”与美国FDA的成立
 - 早期FDA与药商们的斗智斗勇
 - 磺胺酏剂事件和沙利度胺事件
 - 早期的生物制品管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
 - 疫苗竞赛与FDA格局的最终形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炼金术、近代化学与药物合成
 - 从古代原子论、四元素论到“元素微粒”假设
 - 燃素说的出现
 - 普里斯特利与燃烧理论
 - 从李比希学派到侧链学说、格氏反应
 - 蛋白质与X射线衍射技术开启的结构化学
 - 理论指导实践:蛋白质结构研究竞赛
 - 英国团队知耻而后勇:师生四人同获诺贝尔奖
 - 化学合成大师伍德沃德与几次诺贝尔奖争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活体解剖、模式生物与药理学进展
 - 盖伦医学与基督教理性主义
 - 逻辑科学与药理学的出现
 - 谁先发现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区别:英法学术界论战
 - 活体解剖与动物福利
 - 斯特拉斯堡大学与药理学
 - 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研究
 - 伦敦狗活体解剖事件:科学界与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冲突
 - 肾上腺素的发现
 - 小鼠成为实验动物的主流
 - 模式生物与生物入侵
 - 中国仓鼠的贡献:生物制药的工厂CHO细胞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进化论、基因与生物药出现
 - 梅斯默的动物磁性
 - 达尔文与孟德尔
 - 从核素到DNA
 - 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
 - 硅谷的发展与斯坦福大学的基因领域研究
 - DNA内切酶的发现
 - 基因克隆技术问世:科恩与博伊尔的合作
 - 硅谷的形成与基因泰克公司的成立
 - 药企与高校竞争: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项目
 - 又一次取胜:生长激素项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病因学说、病原筛选与血清疗法
 - 尼达姆的“鳗鱼”
 - 莫佩尔蒂抄袭事件
 - 佩滕科费尔卫生学与瘴气理论
 - “科赫的淋巴”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
 - 北里柴三郎与东大医学部的争议
 - 伍连德与东北肺鼠疫
 - 野口英世的蛇毒血清学研究
 - Zinsser实验室与中国的沙眼研究
 - 起源于法国的早期血清疗法
 - 巴斯德研究所的白喉抗毒素血清
 - 里歇的过敏反应与通灵活动
 - 抗蛇毒血清与BCG疫苗
 - 器官疗法与“开膛手杰克”
 - 血清活性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百年历史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放血疗法、输血术、移植术与新药设计
 - 达·芬奇与解剖学的发展
 - 放血疗法的悠久历史和“创新”
 - 输血疗法早期是为了治疗精神病
 - 产科技术发展与输血
 - 血型理论的提出
 - 早期的皮肤移植
 - 卡雷尔的“圣母显灵奇迹”与移植术
 - 免疫问题、肾透析与肾移植
 - 肾移植与AZA
 - 肝移植与泼尼松、环孢素
 - FK-506与药物设计
 - 两家靶向药物设计企业
 - 雷帕霉素、FK-506卷入的移植医学竞争
 - 药物设计初衷失败与企业的成功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致命病毒与生命奥秘之钥
 - 美国的天花疫苗接种史
 - 病毒的发现与噬菌体疗法的出现
 - 电子显微镜与跨界学者德尔布吕克
 - “噬菌体小组”与设想不符的实验发现
 - 肝炎的流行与早期的争议性人体试验
 - 乙肝的发现及血源性疫苗研究
 -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竞赛
 - 丙肝病毒的发现
 - 抗丙肝药物索菲布韦的发现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终极堡垒与至强武器:免疫疗法
 - 科利毒素(Coley′s Toxins):癌症免疫疗法投石问路
 - 科利毒素重出江湖
 - 抗体免疫与细胞免疫
 - 抗体、抗原的本质
 - 鲍林的人工抗体
 - 结核疫苗开启肿瘤免疫研究
 - 蛋白质测序及抗体结构发现
 -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专利:第二个“青霉素产业化事件”
 - 鼠源性单抗的应用
 - 嵌合抗体药物的发现
 - 人源化抗体:CDR移植抗体
 - 全人源化抗体技术
 - 免疫检查点药物:CTLA-4抗体
 - PD-1药物发现
 - PD-1专利大战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永生的幻想:细胞治疗
 - Spallanzani的再生学研究
 - 细胞理论的提出
 - 米勒的学生们与干细胞概念的提出
 - 卡雷尔的永生细胞
 - 永生化细胞的出现与海弗里克极限
 - WI-38细胞法律纠纷与污染问题
 - 造血干细胞与骨髓移植
 - 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建立
 - DC细胞与首个肿瘤疫苗
 - 参考文献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