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为基础,力图展现对美学和文学艺术的新理解。

内容简介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进行哲学治疗,清除那些深藏于哲学中的宏大概念,这一特点同样贯彻在美学研究中。

本书对传统的美、艺术本性、艺术意象等观念进行破坏性拆解,把语言分析和艺术类型提高到基础的地位上,重点探讨艺术规则与语言活动的内涵,并力图提出新的理论观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总论 美学语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旨趣
  • 上 诊疗篇
  • 第一章 美学是一门错误的学科? ——维特根斯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及对新美学的启示
  • 一、美的普遍本质与作为语词的“美”
  • 二、语言使用的原初语境
  • 三、“美”的概念的误用
  • 四、“美”作为超级概念
  • 五、小结:美作为艺术行动
  • 第二章 私有语言命题与内在心灵 ——维特根斯坦对内在论美学的批判
  • 一、内在心灵世界的形而上假设
  • 二、内在心灵与私有语言命题
  • 三、私有语言(内在心灵)的翻译误区
  • 四、内在感觉的不确定性
  • 五、区分内在心灵与外在世界的谬误
  • 六、一个诊治:去除神秘主义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反弗洛伊德 ——心理学美学的问题所在
  • 一、无意识层面的性心理与美感的由来
  • 二、生理—心理模型与深度解释
  • 三、心理动机与审美因果
  • 四、精神分析的解释魅力与理论误区
  • 第四章 无限与审美神秘性 ——康德美学批判
  • 一、无限:数的飞跃?
  • 二、无限是一种飞跃?
  • 三、 作为事实的“无限”的断裂与无限的意义“在别处”(概念使用)
  • 四、对“无限”的意指:心灵的机制还是概念误用
  • 五、愉悦:情感的重负或另一种游戏
  • 六、方法反思:先验及其批判
  • 下 建构篇
  • 第五章 艺术本性、家族相似与艺术类型
  • 一、艺术本性的时间溯源
  • 二、艺术本性的先验溯源
  • 三、先天基础的无限悬搁
  • 四、先天之物作为反思的经验界限及推论剩余
  • 五、非先天亦非经验的家族相似
  • 六、艺术类型作为艺术本性的替代
  • 第六章 艺术规则与契约 ——在艺术训练中习得规则
  • 一、被抛入的艺术实践
  • 二、艺术游戏与遵行规则
  • 三、艺术标准与超级机制
  • 四、艺术之规无处不在
  • 五、艺术类型与规则习得
  • 六、艺术灵感的误区
  • 七、艺术制度还是艺术契约?
  • 八、杜尚与艺术试验
  • 第七章 文学伴随论 ——论“真实”作为文学的伴随因素
  • 一、类型与情节的合理性:一个例子
  • 二、真实(reality)在文学中的地位
  • 三、“真实”之为文本解释的功能
  • 四、一个独特的例子:诗如何成就生活事实
  • 五、文本内的“真实”
  • 六、“真实”作为文学的伴随要素
  • 第八章 虚构与语言行动 ——论塞尔的假装的以言行事观
  • 一、文学与虚构的关系
  • 二、区分三个概念:虚构、说谎与假装
  • 三、虚构:意向还是惯例?
  • 四、文学虚构如何与世界相关
  • 总结论
  • 附录 维特根斯坦论美与美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