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刻剖析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标准UML模型的概念、构成元素、使用规则和建模方法,这些标准模型包括:用例模型、类图模型、顺序图、通信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和部署图等。

同时,还概要介绍了UML2.0中新增加的一些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如复合结构图、交互概览图和时序图等模型。

本书还介绍了设计模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概要介绍了每种设计模式的定义、结构、适用情形和主要特点。

最后,本书还提供了若干带有全部实现的软件设计案例,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各种抽象概念、设计原则、建模方法和建模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1.1 对象及对象模型
  • 1.1.1 对象的基本概念
  • 1.1.2 对象模型的构成要素
  • 1.1.3 对象模型的主要优点
  • 1.2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 1.2.1 典型的结构化开发方法
  • 1.2.2 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过程
  • 1.2.3 面向对象方法与程序设计语言
  • 1.2.4 典型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1.3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
  • 1.3.1 面向对象分析(OOA)
  • 1.3.2 面向对象设计(OOD)
  • 1.3.3 OOA与OOD之间的关系
  • 1.4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应用举例
  • 1.4.1 问题定义
  • 1.4.2 需求分析
  • 1.4.3 软件结构设计
  • 1.4.4 软件行为建模
  • 1.5 小结
  • 习题
  • 第2章 统一建模语言(UML)概述
  • 2.1 UML的基本概念
  • 2.1.1 UML的定义
  • 2.1.2 UML的主要特点
  • 2.1.3 如何使用UML
  • 2.2 UML的概念模型及视图结构
  • 2.2.1 UML的概念模型
  • 2.2.2 UML中的视图
  • 2.3 模型元素
  • 2.3.1 实体元素
  • 2.3.2 交互元素
  • 2.3.3 组织元素
  • 2.3.4 注释元素
  • 2.4 关系
  • 2.4.1 依赖关系(Dependent)
  • 2.4.2 关联关系(Association)
  • 2.4.3 组合与聚合(Composition and Aggregation)
  • 2.4.4 继承(Inherit)
  • 2.5 图
  • 2.5.1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 2.5.2 类图(Class Diagram)
  • 2.5.3 对象图(Object Diagram)
  • 2.5.4 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
  • 2.5.5 通信图(Communication Diagram)
  • 2.5.6 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
  • 2.5.7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 2.5.8 构件图(Component Diagram)
  • 2.5.9 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
  • 2.5.10 其他类型的图
  • 2.6 通用机制
  • 2.6.1 规约(Specification)
  • 2.6.2 修饰符(Decorator)
  • 2.6.3 扩展机制(Extend Mechanism)
  • 2.6.4 约束(Constraint)
  • 2.7 对象约束语言简介
  • 2.7.1 对象约束语言的特点
  • 2.7.2 OCL的主要用途
  • 2.7.3 OCL类型与操作
  • 2.7.4 OCL表达式
  • 2.7.5 集合操作(Collection Operation)
  • 2.8 小结
  • 习题
  • 第3章 业务模型的建模
  • 3.1 业务模型
  • 3.1.1 业务的概念
  • 3.1.2 良好的业务模型的特点
  • 3.1.3 业务模型的基本结构
  • 3.1.4 业务建模的主要动机
  • 3.2 业务模型的建模方法
  • 3.2.1 UML与业务建模
  • 3.2.2 UML的业务扩展
  • 3.2.3 业务过程模型
  • 3.2.4 软件模型与业务模型之间的关系
  • 3.3 业务规则
  • 3.3.1 派生规则(Derivation)
  • 3.3.2 约束规则(Constraint)
  • 3.3.3 存在性规则(Existence)
  • 3.4 业务过程的建模案例
  • 3.4.1 定义业务系统的目标
  • 3.4.2 业务过程模型
  • 3.4.3 交付业务流程图
  • 3.4.4 网络销售系统的结构
  • 3.4.5 系统需求
  • 3.5 小结
  • 习题
  • 第4章 用例建模
  • 4.1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
  • 4.2 参与者
  • 4.2.1 参与者的定义
  • 4.2.2 识别参与者
  • 4.2.3 参与者之间的泛化关系
  • 4.3 用例
  • 4.3.1 用例的定义和表示
  • 4.3.2 参与者和用例的关联
  • 4.3.3 用例之间的关系
  • 4.3.4 用例描述
  • 4.3.5 用例模板
  • 4.3.6 用例的识别
  • 4.4 用例建模应注意的问题
  • 4.5 小结
  • 习题
  • 第5章 类图建模
  • 5.1 类图的构成元素
  • 5.1.1 类和对象
  • 5.1.2 类(或对象)之间的关系
  • 5.1.3 关联类(Association Class)
  • 5.1.4 关联限定符(Qualifier)
  • 5.1.5 多继承(Multi Inheritance)
  • 5.1.6 混入技术(Mixin Technique)
  • 5.1.7 模板类(Template Class)
  • 5.1.8 接口(Interface)
  • 5.2 从用例到类
  • 5.2.1 业务逻辑类、实体类和边界类的基本概念
  • 5.2.2 用例模型到结构模型的映射
  • 5.3 问题域子系统设计中的要点
  • 5.3.1 复用已存在的类
  • 5.3.2 为相似的类增加基类
  • 5.3.3 多继承的调整
  • 5.3.4 关联的转换与实现
  • 5.3.5 调整与完善属性
  • 5.3.6 提高软件性能
  • 5.3.7 算法的构造与优化
  • 5.3.8 对象的可访问性
  • 5.3.9 类作用域
  • 5.3.10 例外处理机制
  • 5.3.11 考虑使用设计模式
  • 5.4 小结
  • 习题
  • 第6章 顺序图与通信图建模
  • 6.1 顺序图的构成元素
  • 6.1.1 对象(Object)
  • 6.1.2 生命线(Lifeline)
  • 6.1.3 控制焦点(Focus of Control)
  • 6.1.4 消息(Message)
  • 6.1.5 撤销(Destroy)
  • 6.1.6 组合片段(Combined Fragment)
  • 6.1.7 条件分支和从属流
  • 6.2 顺序图建模方法
  • 6.3 通信图的构成元素
  • 6.3.1 对象(Object)
  • 6.3.2 链接(Link)
  • 6.3.3 消息(Message)
  • 6.3.4 通信图中的主动对象(Active Object)
  • 6.4 通信图建模方法
  • 6.5 通信图与顺序图的比较
  • 6.6 小结
  • 习题
  • 第7章 状态图与活动图建模
  • 7.1 状态图的构成元素
  • 7.1.1 状态
  • 7.1.2 转换与事件
  • 7.2 状态图建模方法和原则
  • 7.2.1 状态图的建模方法
  • 7.2.2 状态图的建模原则
  • 7.3 状态图与人机界面
  • 7.3.1 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
  • 7.3.2 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结构
  • 7.3.3 从用例描述到人机界面
  • 7.3.4 从状态图到人机交互界面
  • 7.4 活动图及其构成元素
  • 7.4.1 活动(Activity)
  • 7.4.2 控制流(Control Flow)
  • 7.4.3 决策(Decision)
  • 7.4.4 泳道(Swim Line)
  • 7.4.5 并入(Fork In)和并出(Fork Out)
  • 7.4.6 信号(Signal)
  • 7.4.7 对象(Object)和对象流(Object Flow)
  • 7.5 活动图的用途及建模策略
  • 7.5.1 活动图的主要用途
  • 7.5.2 活动图的建模策略
  • 7.6 其他UML图的建模方法
  • 7.6.1 复合结构图
  • 7.6.2 交互概览图
  • 7.6.3 时序图
  • 7.7 小结
  • 习题
  • 第8章 包图、组件图和部署图建模
  • 8.1 包图
  • 8.1.1 包图的构成元素
  • 8.1.2 包的设计原则
  • 8.1.3 包图的建模方法
  • 8.2 构件图
  • 8.2.1 构件及其特点
  • 8.2.2 构件图的主要元素
  • 8.2.3 构件图的应用举例
  • 8.3 部署图
  • 8.3.1 部署图的基本元素
  • 8.3.2 部署图的建模方法
  • 8.3.3 部署图的应用举例
  • 8.4 小结
  • 习题
  • 第9章 UML模型与程序设计
  • 9.1 类的映射
  • 9.1.1 C++类的基本结构
  • 9.1.2 UML类到C++类的映射
  • 9.1.3 属性和方法的映射
  • 9.2 泛化关系的映射
  • 9.3 关联关系的映射
  • 9.3.1 关联的方向性
  • 9.3.2 多重性与关联映射
  • 9.3.3 组合和聚合关系的映射
  • 9.4 依赖关系的映射
  • 9.5 接口和包的映射
  • 9.5.1 接口的映射
  • 9.5.2 包的映射
  • 9.6 UML中其他各种图的映射
  • 9.6.1 顺序图的映射
  • 9.6.2 状态图的映射
  • 9.7 小结
  • 习题
  •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原则
  • 10.1 软件质量属性
  • 10.1.1 用户视图下的软件质量属性
  • 10.1.2 开发人员视图下的软件质量属性
  • 10.1.3 软件质量属性的权衡
  • 10.2 七个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原则
  • 10.2.1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OCP)
  • 10.2.2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
  • 10.2.3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DIP)
  • 10.2.4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
  • 10.2.5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 10.2.6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e Reuse Principle,CRP)
  • 10.2.7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LoD)
  • 10.2.8 七项设计原则的总结
  • 10.3 软件设计案例——制作一个幻灯片播放软件
  • 10.3.1 软件的主要功能
  • 10.3.2 软件的非功能需求
  • 10.3.3 软件的结构设计
  • 10.3.4 软件的动态行为建模
  • 10.3.5 软件结构的重构和调整
  • 10.3.6 案例总结
  • 10.4 小结
  • 习题
  • 第11章 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 11.1 设计模式的概念
  • 11.1.1 设计模式的定义
  • 11.1.2 设计模式的分类
  • 11.1.3 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
  • 11.2 设计模式的应用
  • 11.2.1 如何应用设计模式
  • 11.2.2 应用设计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1.3 创建型模式及其应用
  • 11.3.1 创建型模式简介
  • 11.3.2 创建型模式应用
  • 11.4 结构型模式及其应用
  • 11.4.1 结构型模式简介
  • 11.4.2 结构型模式的应用
  • 11.5 行为型模式及其应用
  • 11.5.1 典型的行为型模式简介
  • 11.5.2 职责链模式的应用实例
  • 11.5.3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实例
  • 11.6 遗传算法设计实例
  • 11.6.1 遗传算法概述
  • 11.6.2 遗传算法的基本实现策略
  • 11.6.3 遗传算法的基本过程
  • 11.6.4 遗传算法的结构模型
  • 11.6.5 遗传算法的应用实例
  • 11.7 小结
  • 习题
  • 第12章 对象的持久化
  • 12.1 持久对象和持久化方法
  • 12.2 基于数据文件的持久化技术
  • 12.2.1 MFC框架提供的序列化技术
  • 12.2.2 Java语言提供的序列化技术
  • 12.3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对象持久化
  • 12.3.1 将实体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 12.3.2 数据库对象的持久化过程
  • 12.4 小结
  • 习题
  • 第13章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案例
  • 13.1 软件概述
  • 13.2 软件功能结构
  • 13.2.1 用例建模
  • 13.2.2 用例描述
  • 13.2.3 概念模型
  • 13.3 软件结构设计
  • 13.3.1 MFC文档视图结构简介
  • 13.3.2 软件的基本结构
  • 13.3.3 图形文档类的设计
  • 13.3.4 视图类设计
  • 13.3.5 交互操作的结构
  • 13.4 动态建模
  • 13.4.1 顺序图建模
  • 13.4.2 通信图建模
  • 13.4.3 状态图建模
  • 13.5 建模的抽象层次
  • 13.6 交互式编辑软件的实现
  • 13.6.1 系统的主界面
  • 13.6.2 图素操作
  • 13.7 小结
  • 习题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