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孙中山科学观形成的过程,同时就发于“科学”的孙中山思想的深化过程及其特点、意义进行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用度,详细探讨了孙中山这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核心为“生之哲学”的思想以“科学”为桥梁深入的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孙中山思想概观
  • 第一章 孙中山的科学观 ——出发点与高度
  • 第一节 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
  • 第二节 西医书院的科学与孙中山
  • 第三节 由“生元说”看孙中山的科学观
  • 第四节 关于进化论和细胞智能
  • 第五节 “生元说”以后
  • 小结
  • 第二章 孙中山与医学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翻译与出版
  • 第一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出版
  • 第二节 柯士宾其人
  • 第三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翻译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的国际红十字运动
  • 第五节 孙中山与红十字会
  • 小结
  • 第三章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中国经济开发计划的背景与工程师
  • 第一节 《实业计划》的发表经过
  • 第二节 《实业计划》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英文读者的评价
  • 第四节 《联太平洋》与孙中山
  • 第五节 中国工程师看《实业计划》
  • 小结
  • 第四章 孙中山与工程学 ——“太平洋时代”的上海港
  • 第一节 浚浦局的上海筑港计划
  •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东方大港”计划
  • 第三节 张謇的水利事业
  • 第四节 “东方大港”计划与张謇
  • 小结
  • 终章 近代科学思想与孙中山
  • 第一节 孙中山科学观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科学与哲学的沟通
  • 第三节 孙中山与哲学
  • 结语
  • 补论 孙中山与南方熊楠
  • 绪论
  • 第一节 南方熊楠科学观的形成 ——“贯通日汉洋”之路
  • 第二节 围绕民俗学及近代科学的对话 ——伦敦时期
  • 第三节 围绕植物学的对话 ——和歌山重逢之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