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的启蒙经典。

内容简介

从古希腊、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运动,房龙不厌其烦,将一部欧洲“思想解放史”,改写成一部宽容与专横的斗争历史。房龙认为宽容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并指出人类不宽容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 第二章 希腊人
  • 第三章 束缚的开始
  • 第四章 众神的黄昏
  • 第五章 囚禁
  • 第六章 生活的纯洁
  • 第七章 宗教法庭
  • 第八章 求知的人
  • 第九章 向印刷文字开战
  • 第十章 关于一般历史的写作和本书的特殊性
  •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 第十四章 拉伯雷
  • 第十五章 旧时代的新招牌
  •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 第十七章 索兹尼叔侄
  • 第十八章 蒙田
  • 第十九章 阿米尼乌斯
  • 第二十章 布鲁诺
  •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 第二十二章 新的天国
  •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 第二十八章 莱辛
  •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因
  • 第三十章 最近一百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宽容》这本书书名是宽容,但其实它讲的却是不宽容的历史。它讲述了从一个守旧部落走向新世纪的故事,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宗教的统治历史和思想变革史,而宽容的命题则针对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对威胁其统治基础的人迫害而提出的。从原始社会到 20 世纪初的社会,部落制定的规矩到解决政权的更替,它都是围绕这不宽容而展开,为什么会不宽容呢?是因为恐惧!原始社会因为他们对于疾病和病毒了解得不多,为了族群的繁衍,而制定的一些信仰和戒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不再是他们的问题后,为了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他们对于政权的追求也越高。随后各类政权和教派以不宽容的名义替代了旧有的掌权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逐渐变得不宽容,陷入了英雄与恶魔的循环。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恐惧和自私。恐惧是人的本能,它是我们负能量的来源,同时也是我们发展的润滑剂。我们需要的是克服它,使它往好的方面发展。在书中,我们知道人是自私的,俗话说的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这一定要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如何从” 不宽容 “到” 宽容 “,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亦可无,战胜人性中的自私。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偏向于历史散文,涉及到世界古代史,可以很好得拓展我们的视野。同时它是深奥的,很多内容、句子都值得我们阅读和深思,值得推荐。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做到真正的宽容是如此的不容易。1、在对生存方式展示新兴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股严重的潜流,那就是对现存社会体制的不满。2、现代心理学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自己的有用的东西,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很少单纯出一个动机行事。3、内心深处,我们清楚得很。但如果我们胆敢对自己或周围人说实话,就会与世界格格不入。4、我们私下里所想的,那是我们自己的事。5、自文明开始以来,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无论发生什么事,这都摆不到台面上来讲。6、法国人有一句名言:“知道一切就会宽容一切。” 这个结论似乎下得太简单,我愿稍加改动,变成:知道一切就会理解一切。7、无论人性有多恶,我们应该学会爱人。8、宗教改革却留给世界一本据说是永无过失的书。9、一旦卷入自己一手造成的大漩涡时,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随波逐流。10、思想就像闪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划过天空 11、神的话语是希望之灯塔,但道路漫长而黑暗,太多的诱惑会使人们忘记他们真正的目的地。12、明令禁止的标志可以消除罪孽,但无法叫人爱上美德,这得让人心服口服才行。13、弱者的心智屈服于巨大的情感压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宽容》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房龙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借助于房龙极其著名的 “宽容” 之眼,让我们重新发现和更深入地认识几千年来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