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5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评价新中国外国文学批评发展史,具国际化视野,展现特色及国际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梳理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专著。按照所涉及的时段分为七个部分:中国现代外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关于批评大家的讨论;现代派文学的论争;后现代主义的论争与批评以及21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批评。与以往的各类文学批评史不同,本书作者有着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试图将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放在一个世界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大背景之下,并且有意识地将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与国际文学理论批评进行比较,从而彰显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的特色和国际性。此外,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史带论,在一个世界文学和文论的大背景下系统探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总序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在边缘处发出独特的声音
- 第二节 游离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批评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外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世界意义
- 第三节 大规模译介与批判性吸纳
- 第四节 翻译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回顾与反思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代的外国文学批评
-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引进及其当代复兴
- 第四节 世界文学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批评
- 第三章 关于批评大家的讨论(一)
- 第一节 朱光潜的批评理论再识
- 第二节 季羡林的东方文学批评与研究
- 第三节 杨周翰的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批评
- 第四节 王佐良的英国文学批评
- 第四章 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论争
- 第一节 重访现代主义:一个文学史现象
-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建构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三节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两次高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关于批评大家的讨论(二)
- 第一节 袁可嘉的现代主义和诗歌批评
- 第二节 钱中文的俄苏文学和文论批评
- 第三节 柳鸣九的法国文学批评
- 第六章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争与批评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叛逆与超越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多元视角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从北美到中国
-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在外国文学批评界的回应
- 第七章 21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后理论时代”的来临
- 第二节 后理论时代的外国文学批评
- 第三节 “强制阐释论”及其批评性回应
- 第四节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
- 第五节 “强制阐释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